——教学模式应用的探析
焦亚杰 甘肃省镇原县临泾初级中学 744521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现代生活实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也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的产物之一,它是以听读解疑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或教育模式或多或少的还是带有传统教育的印痕。它不是从多层次、多角度发展性的培养人才,不去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不去发展学生的特长,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学生的任务是死记书本上的知识,以应付考试。
这使得我们的课堂形式不平等、不民主,这种带有注入式、填鸭式、强制性的,甚至惩罚性的教学手段、方法,单调的教学形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通过听读解疑课文内容和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读中记忆,听读后学会朗读,多次听读中学会思考,用心听读后懂得感悟,感悟后尝试表达,表达后训练写作,以此锻炼学生听、记、读、思、悟、说、写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摆脱 “读死书”、“死读书”的枷锁,让他们将来能真正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
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旨在改变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偏重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现状,促进语文教学向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的目标发展。
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旨在改变封闭、专制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其更开放、更民主,变专家型的讲授为师生的共同探究,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变为学生的主动感受过程。
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旨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通过听读课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听读中记忆、朗读。在多次听读中学会思考、感悟、表达、写作,以此锻炼学生听、记、读、思、悟、说、写的能力。
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旨在把课堂交给学生,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运用的主要流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读解疑式教学模式是以听读解疑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听中记(记忆文章中的生字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课文作者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然后在视频结束后,设置相关的题目供学生答题,如作者的字、号及代表作等文学常识。
2.听后读(听文章的感情基调,然后根据感情基调去朗读优美词句,学习这些词句的写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的感情基调,有的欢快、有的忧愁、有的寂寞、有的伤感、有的恬淡、有的闲适、有的激愤、有的思念等等。在此环节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感情基调选取最能表达感情基调的语段让学生反复听读,从而把握整篇课文感情,也可学习这些词句的写法。
3.听中思(通过多次听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多次听读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文意。
4.听后悟(通过听读课文,联系实际生活感悟人生)。在此环节中,教师在学生听读课文后,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感悟。比如在《卖油翁》课堂中,让学生来感悟熟能生巧和不能骄傲自满的人生道理。
5.听后说(通过听读文章,赏析优美词句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在此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在听读时勾划优美词句进行赏析。
6.听后写(多次听读后,以读书笔记的形式积累写作素材,以读后感形式写出心得体会)。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以课堂随笔的形式写出心得体会。
这六个环节重在贯彻执行语文教学中,对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总之,在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和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及其过程,目前正在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教学模式问题,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程汉杰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3]吴恒山 《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论文作者:焦亚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学生论文; 模式论文; 中听论文; 式教学论文; 在此论文; 能力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