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国市场的格局和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走向论文,我国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市场正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直接表现是商品积压、市场需求萎缩。因此,如何认识我国市场的格局,实现我国市场由非均衡市场向均势市场的转化,就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就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国市场的基本格局
市场主体,即商品交换中的买者和卖者,买方和卖方是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体称谓,按照市场价值理论,商品交换应该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然而,商品交换是否等价,不是由买者和卖者的意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双方经济力量的对比。根据买方和卖方经济力量的变化,市场可区分为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和均势市场三种类型。当市场受到短缺供给和过度需求的制约,市场价格上升,买者之间竞争激烈、卖者之间竞争淡化时,形成卖方市场;当市场受到过剩供给和需求不足的制约,市场价格下降,卖者之间竞争激烈、买者之间竞争淡化时,形成买方市场;当买者和卖者势均力敌、共同控制市场运行时,形成均势市场。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和均势市场之所以形成则在于市场价格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市场价值。当投入产出率低,资源浪费大时形成的价值是高位价值,高位价值支配下的市场是卖方市场;当投入产出率高、资源浪费少时形成的价值是低位价值,低位价值支配的市场是买方市场;当投入产出率适中、资源耗费适中时形成的价值是中位价值,中位价值支配的市场为均势市场。区分这三种市场类型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基本格局,以便更好地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卖方占统治地位的市场,即卖方市场(1978年至80年代末)。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逐步摆脱了影响经济稳步发展的外在不利因素而开始逐步走向正轨。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我国市场的商品供给极为短缺,商品需求过度,市场价格为高位价格,这时我国市场表现出常态的卖方市场的特征。商品生产者处于优势地位,商品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消费者竞争激烈,生产者竞争淡化,这无疑有利于增进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为许多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生存空间。
2.卖方市场和畸形买方市场同时并存(1990年初至1997年底)。
90年代初,在我国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且从不回落的同时,我国市场表现出了疲软的态势,这种疲软不仅表现为总量的疲软,而且表现为结构性疲软。当市场容量急剧缩小之时,便出现总量疲软,同时潜伏着结构性疲软;当市场容量明显增长之时,总量疲软消失,结构性疲软则突出地显示出来。这就是说,这时的总量疲软和结构疲软是交替出现的。由于这种疲软不是一时性现象,它从1990年一直持续到1997年底,其范围也从消费品市场一直蔓延到投入品市场。因此,这是卖方市场旁边又产生了畸形的买方市场,是两种市场并存的市场格局。之所以如此判断这一时期的市场格局,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1)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属于买方市场。 这种市场结构是由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出现了供给过剩所致。但是,由于这种买方市场是以高消耗即高位价值为核心形成的,所以,它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买方市场,而是有限的、畸形的买方市场。
(2)从市场价格的角度来看,此时的中国市场又是卖方市场。 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此时的市场上不存在低位价格,而是由高位价格支配的。尽管商品滞销,甚至出现总量疲软,高位价格仍然支配市场;即使有所降低,其降低的程度也是有限的。二是此时的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卖者间的竞争。买者对积压的商品没有需求,即使需要,也会因为价格高、质量差而不多买,自然不存在买者的竞争。卖者企图竞争,但是因为高位价格居高不下,缺乏有力的竞争手段,也难以竞争。由此也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市场的基本格局是卖方市场和畸形买方市场的同时并存,其突出表现是市场疲软和物价居高不下同时并存。
3.买方占统治地位的市场,不过这是畸形的买方市场(1998年至今)。
与第二阶段相比,此时市场上的商品供给严重大于商品需求,多数商品的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其下降的幅度相对于90年代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增长近70%的水平来说,显然是有限的,远没有达到中位价值。据有关部门测算,1998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了2.6%, 1999年上半年下降了3%,这种物价持续下降的趋势, 是改革开放以来未曾出现的情况,也是出乎政府预料之外的。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有限下降,意味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虽然已经存在,但是没有全面展开;同时由于买者之间的竞争处于淡化状态,此时的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但是由于这个买方市场是一个缺乏适当竞争的市场,因而是畸形的买方市场。这种畸形的买方市场与常态的买方市场的不同点在于,畸形的买方市场因其无力消除供给过剩,难以实现买方市场向均势市场的转化。但是常态的买方市场却具有自我调节供给和需求,使之恢复平衡的功能。这就是说,它能展开卖者之间的竞争,并迫使价格下降到位。只要低位价格降低到位,即使供求脱节不能全面克服,也会有相当程度的缓解。但是,畸形买方市场却不具有这种功能。
二、我国市场畸形发育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导致我国市场畸形发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产出率的长期低下是导致我国市场畸形发育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追求数量的高速增长为主要目的,以通过粗放、外延型增长为主要方式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发展战略上仍然追求经济增长、追求产值的高指标,而忽视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以至于导致企业产出不足。投入产出率的低下,使各产业部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或产出率偏低,生产物耗普遍偏高,这使得投入的资产可用来形成增殖价值的较少;增殖价值的减少,使得企业资产长期处于非良性的运转状态。这也就是说,企业的低产出,使得企业增加的资产抵消不了工资的增加,也不能消化因投入品价格上升而加大的物耗费用,更难以抵制企业追逐利润所造成的影响。总之,只要投入产出率持续低下,高位价格中的费用、工资和利润的含量将会不断地增加,而不是稳定不变,而高位价格是高位价值的代表。
可见,导致高位价值长期支配我国市场的原因在于企业生产的粗放经营,更在于企业投入产出率的持续低下,这无疑使经济运行始终处于紧张状况,而难以形成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据有关资料统计,“八五”期间,我国投入产出率仅为0.5,也就是说,投入2元钱, 只能产出1元钱。这种过低的投入产出率必然导致商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也使我国市场由高位价值向低位价值转化变得极为困难。
2.市场机制运转的被迫中断是导致我国市场畸形发育的市场制度原因。
按照西方经济学有关原理,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必然促使非均衡的市场向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均衡点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意味着市场处于出清状态,这就是说,卖者只要想卖都可以卖出去,买者只要想买都可以买到。用市场机制自动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运转的理论来解释我国当前的市场状况,这似乎又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为什么自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长期处于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非均衡状态而没有出清呢?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政府为了保护和扶持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而限制了市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这使市场在优胜劣汰过程中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当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产品价格随之下降,而产品价格的下降必然使投入产出率低、生产成本高的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无利润可言,进而迫使这些企业倒闭、破产或退出生产过程。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在价格方面的保护,使得这些低效益的企业得以生存。政府在市场运行机制上的种种干预,使市场机制自动运转的客观过程被迫中断,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3.政府在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方式上的失误是导致我国市场畸形发育的政策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失误已经逐步呈现出来,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而忽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七五”期间,经济增长波峰(1988年的11.3%)与经济增长波谷(1990年的4.1%)之间的落差达7.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近几年,在我国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资金所占的比重不到30%,与发达国家的50%相比明显不够。
(2)盲目扩大投资规模,铺摊子、上新项目, 而忽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更新。1992年和1993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分别达到13.4%和14%,而同时这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了42.6%和58.6%,多倍地超过了经济增长率。1980—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近3倍, 而投资却增长17倍。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是靠大量增加投资拉动的,而不是经济质量的提升。
(3)片面追求产量, 而忽视经济增长要素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目前我国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资本投入占62%,劳动投入占10%,技术进步占2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占经济增长的50%—60%的比例。因此,尽管我国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其中的技术含量与世界先进水平对照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片面发展超前产业, 而忽视人民(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例如,目前我国商品房积压面积已达8000万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商品房积压,并不表明我国居民已不需要改善住房条件,而是意味着这批商品房不为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所承受,是超前的生产。目前这种超前的生产已从个别行业扩大到许多行业。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特别是占我国人口总数80%的农业人口,自90年代以来,其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相对下降,有效需求不足。
4.财政、银行信用制度等方面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引发我国市场过剩的催化剂,加剧了市场畸形发育的态势。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经济的时候最稀缺的是资金,而我国企业为了争资金、上项目往往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借贷,企业贷款后可以欠债不还、新增加的贷款则变成呆账、坏账,这无疑增加了银行资产经营的风险。同时由于银行财务管理约束制度不健全,致使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银行信用风险加大。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些企业在严重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拿到银行的安定团结贷款或财政补贴,这无疑促使低效益的企业不愿退出生产过程,而继续生产着本已积压的商品,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益。可见,由于财政、银行信用制度等方面管理的不健全,其借贷行为在引发我国市场商品过剩方面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加剧了市场畸形发育的态势,进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住房改革的急于求成和教育收费太高等诸多问题,加重了人们对未来收入降低的预期,致使市场畸形发育的态势更加巩固。
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本应该是政府通过再分配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但是,目前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转为个人承担,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也是居民新的预期形成的原因。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我国能够依靠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后顾之忧的在岗职工只占1.8%,这无疑加重了人们对未来的忧虑, 储蓄防老防病成为这一时期居民安排收入的主导思想。从1998年7月1日起,我国停止福利分房,一律按成本价出售住房的措施虽然其初衷是为了通过房改启动经济运行,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迫使人们拼命存钱,以应付房改。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推广奖学金、实行贷学金制度的同时,逐步确立了自费上大学的教育机制,这种机制虽然对于教育消费启动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对广大低薪阶层和农民来说,则意味着只有依靠长期储蓄才能解决子女受教育这一问题。因此,尽管从1996年至今,国家已7 次下调存款利率,但人民币储蓄余额依然居高不下。政府增加的投资虽然对启动生产资料、劳动力市场作用突出,但是对启动消费品市场作用较弱,致使社会生产良性循环的轨迹在消费品市场的运行中被迫中断,市场畸形发育的状况更加巩固而难以改变。
三、中国市场发展的条件和两个走向
1.中国市场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市场发展的出路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序运转的作用,促使市场由非均衡市场向均势市场转化,而实现市场格局转化的条件在于高位价值向中位价值的转化。
首先,从改善生产条件看,就是要提高商品生产的投入产出率,实行企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这是实现中位价值支配市场的必备条件。提高商品生产的投入产出率的途径在于增加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的生产,只有这样市场格局的转化才有物质基础保证。目前,国家已重点扶持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产业),其目的正在于提高我国商品生产的投入产出率,并推动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只有实现这一转变,中国市场畸形发育的状况才可能有所转变。
其次,从完善市场条件看,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促使商品产销率的提高。要实现中国市场格局的转变,其市场制度保证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国家应放松对市场的种种限制,让市场机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这样,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才能在正常的环境中进行,市场机制才能稳定运行,价格信号才不致失真,商品流通速度才能加快,市场疲软的状况才能得以缓解,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措施才能顺利实施。目前政府已经开始了对市场容量的调节、控制,压缩相当一部分商品的过剩生产能力。目前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总量控制,压缩一部分商品的产量,如近三年国家压缩纱锭1000万枚;拟压缩钢铁产量1100万吨,还计划适当压缩建材、化工、石油、煤炭等的生产,其目的是为了淘汰过剩的生产能力。二是明确提出治理“五小”企业,这次调整改变了以往限产、压库等方面的做法,而是直接对低效益的企业进行淘汰、破产,这对于改变中国目前的市场格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从调整分配条件看,国家在对资金的分配上,应该实现投资和收入的大体均衡。这是因为分配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既对生产条件发生作用,也对市场条件发生作用。具体地说,国家是通过投资影响生产,又通过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的;但是市场是兴旺还是疲软,最终决定于消费品市场,投入品市场的兴衰是以消费品市场的兴衰为转移的。因此,只有实现生产和消费、投资和收入的大体均衡,才能促成市场格局的转化。目前,国家已着手改善居民收入水平,1999年下半年提高了中低阶层的收入增长率,这显然与国家一贯实行的投资启动措施有所不同,对引发以家庭为支柱的消费性需求有一定的意义。
2.中国市场的两个走向。
市场机制自行运转的结果必然是低效益、不盈利的企业退出生产过程或破产、倒闭。在我国,这些低效益的企业大多为老牌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等。这些国有企业的破产、倒闭势必会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显然,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它涉及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的调整,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这一调整中肯定会产生尖锐的矛盾,甚至出现一些冲突或摩擦,但是这又是任何人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阵痛”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中国经济就无法走出低谷而转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对此政府既不能盲目求快,也不能无所作为。政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企业破产行为,防止企业赖账行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弥补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的失效和缺陷;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经济运行等。
倘若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中国市场从这段艰难的岁月走过来的话,那么,中国市场格局势必会实现从以高位价值为核心支配市场的状态向以中位价值为核心支配市场的状态转化;畸形市场格局势必会向均势市场格局转化。果真如此,中国市场势必会展现出健康、成熟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也将更加繁荣。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市场同时潜伏着向另一个与均势市场相反的走向。这就是说,如果解决不了目前中国市场发展的许多制约因素,如职工下岗和就业、国有企业不良贷款、企业经济效益、职工社会保险等问题,则有可能迫使经济重新回到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来。如果经济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条件下运行,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资源的全面紧张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种单纯依靠投资拉动所实现的经济高速增长,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中国市场疲软、经济增长率下滑的态势,但是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实质性问题。这种依靠投资拉动所表现出的繁荣,显然是不可取的,倘若任其发展下去,将来势必要付出比今天付出的要沉重得多的代价,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