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电力应用系统安全的重要依据,结合现代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发展实际,探索造成多重电力应用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措施,为充分发挥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提供正确的引导。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及改进对策。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原因
1、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涉及5个方面,分别是制定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制度与政策,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针,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组建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以此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的最佳实现;依据最科学、最完整的施工计划方案系统施工,精确施工流程与进度,将施工损失发生率降为最低;制定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标准、安全管理工作业绩和考核方法,总结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杜绝安全隐患;对安全管理业绩进行全面性总结,改进电力资源安全生产与管理。而且,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是确保电力工程质量,维护电力资源的安全生产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维系社会生产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2、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
2.1、安全管理体制实际作用性较低
电力建设贯穿于现代工程的始终,安全管理意识是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但结合数据分析来看,电力建设管理发生事件多种多样,其中无意识触电发生的比重为30%,较大的比重是由于电力安全管理体制的实际作用没有发挥,才会导致较高的无意识触电问题的发生。例如:电力建设管理者对电力安全管理重视性较低,当工程用电系统存在电力应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进行系统的维修,导致现代电力的管理机制无法发挥保护作用,从而提升了工程中安全用电的危险性。
2.2、安全管理机构对接性低
电力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原因,与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旦工程中存在管理问题,工程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解决电力建设的安全隐患,同时电力建设工程的责任明确性较低,工程管理出现电力安全事故,无人承担责任;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的对接性低也表现在工程电力建设材料购买的质量令人堪忧,工程施工中的电力建设部分的质量检验性低,工程电力资源的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也会使电力建设的安全隐患性增加,最终造成文献中无意识触电发生概率为30%,机械设备出现触电为20%,电力建设传输系统坍塌导致安全问题为20%,以及电力设备损坏发生漏电的安全事故为10%的电力建设多样性问题频频发生。
2.3、电力建设人员的水平低
一部分,电力建设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际电力建设的实际操纵水平较低,一旦施工中进行电力技术的实际操作,就会出现电力管理技术整体应用技术不到位的情况;另一部分,电力建设人员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但对于建筑施工中电力规划设计图的分析能力较差,无法准确的将电力建设的技术合理的应用到电力建设中,对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都带来较大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电力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无法发挥电力安全管理作用。
3、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3.1、严格审查施工设计图纸
电力施工中,设计图纸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设计图纸存在问题,就必然会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审查设计图纸,确保图纸设计的内容符合规定标准。审查工作需要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要反复审核。如果在审核的过程中产生分歧,就要查找其中的原因,做好内容调整工作,之后再次审核,直到所有参与审核的人员对设计图纸一致认可了,才可以进入施工环节。
3.2、落实施工管理制度
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是纸上谈兵,电力施工安全的审核和检查固然不可忽视,但是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对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在电力施工工程中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各电力施工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具体工作,制定安全管理检查计划,加强对电力施工安全问题的识别和防范,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建立电力检查和验收制度,对电力施工工程的方案和安全进行评估和审核。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电力施工工程禁止施工,避免发生事故。作为电力施工工程的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安全施工,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安全隐患带来不安全事故。
3.3、优化安全管理技术
提高安全管理技术首先要改善电能电压质量,目前,
除此之外,需要在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充分采用5项改进举措:第一,在进行装置与发电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维护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并对一些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换,来确保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第二,在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时,应当根据图纸中的设计要求以及进行无功补偿控制器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并在安装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各项装置规定,从而有力地避免因装备的安装不合格而造成电路的重大故障;第三,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些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接触器时,应该及时进行替换工作;第四,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输电过程中电能损耗这一问题,就需要做好其准备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加强用户层面的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的维修力度,进行有功功率损耗的配置,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内部传输线路里产生的能耗降到最低;第五,一般在220kV的变电站中,会具备比较完善的无功调节功能,这就能够在城市的用电高峰期中使得其功率因素达到0.97,而且电力企业在进行功率因素的调节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来进行配电容量的差异化调整。而变电站借助无功补偿技术在进行无功补偿工作时,也需要该电力企业借助于先进的装置与工艺,来进行补偿容量的合理配置,并在该过程中充分地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这样才能够使得在电能输送的过程有效地避免无功率而造成的回送电流情况的发生,全面做好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资源的综合应用提供保障,电力建设下是社会建设施工中的一部分,一方面,电力建设工程的实施探索技术创新,提升现代电力工程的资源应用效率;另一方面,电力技术的应用与探索也要实现现代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发挥电力资源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作用,为电力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标准化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6,(15):43+45.
[2]柯皓.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与解决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6,(20):99.
[3]温达伟.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6,(16):107-108.
[4]刘宜德.电力建设施工管理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J].广东科技,2014,23(18):59+63.
[5]王连彬.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弱项和改进措施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170.
论文作者:钱旭军,夏丽妮,陈斌,李永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原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