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什邡 618400)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管理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23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117例。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诊疗质量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发现,两组治疗效果之间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管理,脑梗死患者和医院获得双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其它疾病中推广。
【关键词】 临床路径;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164-02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是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是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的基本含义是对特定病种的患者由医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按照优化及既定的方案对其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的一种新的诊疗模式。在重点控制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着重控制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医疗成本,同时也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不合理费用,最大限度的增强服务效益[1]。我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1月开展脑梗死临床路径,从引入后至2014年l2月共收治脑梗死患者234例,对照之前未应用临床路径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我们发现临床路径管理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23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和传统组,每组117例,一组应用临床路径进行诊疗,一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案。临床路径组男78例,女39例,年龄(64.84±11.65)岁。传统治疗组男70例,女47例,年龄(65.68±9.38)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性别t=0.223,P=0.637;年龄t=-1.912,P=0.057)。
1.2 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根据各种疾病情况制定相应疾病的临床路径流程,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建立临床路径科室讨论登记表及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按月每年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及医院反馈记录在案。患者入院后先由临床路径医生检查评估,然后决定能否进人临床路径,进入临床路径后,临床医生告知患者和家属整个治疗流程,让患者充分参与诊疗活动,并按制定的临床路径表单的内容和时间进度实施诊治[2]。
1.3 研究方法
采用评价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常用指标:①平均住院时间;②平均住院费用;③患者满意度调查:每卷共10题,满分10分,7分及以上为满意、4~6分为一般满意、3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见表。
2.2 与传统治疗组相比,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临床路径后,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满意度也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满意度。
3.讨论
临床路径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医疗质量管理方法,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按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国内相关研究也证实临床路径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及规范医疗行为有着显著的意义[3-4]。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是评价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一项常用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均较传统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这是由于临床路径不但能使诊疗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而且规范了用药的合理性,使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了非常有效控制[5];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临床路径同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临床路径使患者能提前了解实施临床路径的诊疗模式,了解治疗方案和治疗费用,并预知大概的住院天数,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能积极参与整个诊疗过程,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6]。
临床路径这一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最终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青睐,并使其自身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们通过两年多来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管理成效明显,会将继续引入其它疾病类型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这将是患者和医院双赢的一种医学模式[7]。
【参考文献】
[1]公亮,龚四堂,张建涛.儿外科四种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7,21(6):462-464.
[2]徐菁.某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评价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18-1120.
[3]曾波涛,许婷婷,陈晓阳.临床路径在单病种质量和费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40-42.
[4]朱士俊.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实行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594-596.
[5]王晓颖,罗奕,彭雪珍.临床路径对单病种住院天数和费用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案,2013,14(2):27-28.
[6]戚德琴,姜管徐,秦峰,等.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J].医学与哲学,2010,31(10):74-75.
[7]高士洪,孙宏.某三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14-16.
论文作者:黄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路径论文; 患者论文; 平均论文; 费用论文; 脑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