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生态背景与农村扶贫的关系_农民论文

西部大开发的生态背景与农村扶贫的关系_农民论文

西部开发的生态背景与农村脱贫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开发论文,生态论文,背景论文,农村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有利于加快西部改革与建设的步伐,也有利于保持全国的长治久安,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决策。目前西部仍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区域,农业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西部广大人民赖以生活的基本产业。但目前西部的农业仍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十分恶劣,农民收入很少,生活比较贫困。要改变西部农业落后面貌,增加农民收入,除了要调整结构,实施种子工程、推广节水农业等新技术外,更要针对西部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特点,转变发展思路,注重改变农业生产环境。

生态环境恶化是西部农村贫困的重要根源

我国西部面积约540×10[4]km[2],占全国的56%;人口2.85亿,占全国的22%,但西部经济不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60%。全国农民人均收入1998年为2162元,而西部平均约为161s5元,只有全国的74.70%。农民收入水平最高的(京津沪3市不计)是东部的广东,达3527.14元,最低的(牧区不计)是西部的贵州,只有1334.46元,前者是后者的2.64倍。我国的贫困地区大都集中在西部,在目前全国3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中,约70%集中在这里。

西部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的原因很复杂,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是根本原固之一。

1.1 立地条件差,农业生产环境恶劣

西部省区的地貌大体分为3种类型,一是山区,二是高原,三是荒漠。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这里山势陡峭,河谷纵横,地形复杂,耕地较少,田块狭小,耕作不便,交通困难,加上山体的影响,日照较少,如遇大雨,还易发生水灾、泥石流,毁坏农田,有的在石头缝里种庄稼,农业生产极为困难;高原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暖气流北上,东南季风进不来,加上海拔高,严重影响优良农作物的生长,有些地方只能种植玉米、杂粮,云贵高原虽然海拔不是很高,但不少地方属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地块分散,土壤少石头多,农作物产量较低;黄土高原则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带,严重缺水,农业生产无保障;荒漠地带植被稀疏,大部分为草原,只有在有水引灌的地方才形成农业生产带,即绿洲农业,但这样的地方极少,近几十年来,荒漠地带开荒不少,却多数由于灌溉无保障,产量极低,不少又抛荒了,反而破坏了植被,恶化了环境。目前,每年仍以2640km[2]的规模向荒漠化演变。总之,无论哪种类型,农业生产条件都极为恶劣,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1.2 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农业生产处在恶性循环之中

由于特殊的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西部的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牧业生产交织在一起。但由于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农民追求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生产粮食。因而他们在不利粮食生产的环境下不惜生态环境的破坏,努力扩大粮食生产。一是大量毁林开荒,特别是60~70年代,毁林种粮盛行,许多地方天然林不复存在。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12.7%下降到1978年的12.0%,许多过去森林茂密的地方变成了光山秃岭。林地生产力下降,单位林地面积的蓄积量由解放初的143m[3]/hm[2]下降到102m[3]/hm[2],并由此引发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全国森林覆盖率有较大提高,但西部变化不大。二是毁草种粮,解放以来,在西部草原牧区曾发生过3次大的毁草种粮的政府行为,大量的草地被破坏,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并未杜绝,并有扩大的趋势,由单纯的政府行为变成无序行为,即任何人都可向草地伸手,地方政府、商人、农民、军队均可开垦,仅近10年,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开荒1456万多亩,新疆开垦860多万亩。三是人为破坏。这主要发生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草地上。草地上生长有大量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资源,如甘草、柴胡、党参、紫草、发菜、肉从蓉等,既是绿色食品,又有药用价值,很受市场欢迎,许多人受利益驱动,到草原上乱挖乱来,严重破坏了植被。破坏最大的是甘草、楼发菜,累计破坏草原面积2.2亿亩以上,遭受严重破坏的达6000万亩以上,致使草原退化,内蒙古1983年退化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34%,1998年达到62%。

由于上述原因,使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源遭到破坏,黄河断流天数日增,沙尘暴天气频繁,水土流失加剧,农业生产处在恶性循环之中。农业生产水平不高,谷物单产东部平均在400kg/亩左右,最高的达500多kg,而西部只有250~300kg/亩,最低的仅有200kg。其中两个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全国平均单产分别达到245kg/亩和351kg/亩,而西部几个农业大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都在平均水平之下,只有少数单产较高,但面积较小(见表1)。

表1 1998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平

Tab.1 The production level of the main crops

 粮食作物

其中

省区播种面积

 单产 小麦

玉米

 /10[3]hm[2] /(kg/hm[2])

播种面积

 单产播种面积

单产

/10[3]hm[2] /(kg/hm[2]) /10[3]hm[2] /(kg/hm[2])

全国平均  113788.16

 4502

 29775.14368525239.05267

广西   6293.44143

 25.5

1372578.6 2699

重庆   3614.43869

 548.3  2381526.1 3626

四川   9714.44796

 1864.7 32231364.9 4565

贵州   4514.23515

 604.5 

 1801728.8 4239

云南   5225.93395

 706.8 

 21401095.7 3815

西藏   229.4

 4241

 55.0 

 52903.04333

陕西

4697.21

 3233

 1610.5

   31301065.2 45.6

甘肃

3767.83016

 1323.5

   3117511.7 5042

青海

566.9

 3330

 211.9

37702.3 

 7826

宁夏

1005.35

 3603

 316.8 

 2960143.34 6974

新疆

3278.65276

 966.8 

 4722428.6

   6411

资源来源:中国农业年鉴,1999。

1.3 自然灾害多,农业生产不稳

由于西部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旱灾,我国西部本来多数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大部分农田缺少有效灌溉,而多数年份往往雨季无雨,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牧草生长迟缓,甚至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水成了制约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雪灾,这主要发生在西藏、青海等牧区,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往往造成大批牲畜死亡,给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三是滑坡、泥石流,常常因此毁坏农田和农业基本设施,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铁路、公路也因此而遭破坏,使本来不甚发达的交通常常中断;四是沙尘暴,近年来频率不断加快,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刮走大量表土,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常常造成大量人畜伤亡。

由于上述灾害的频繁发生,使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农业生产环境更加恶化,农牧业生产不稳,甚至得不到保障,贫困的农民难以脱贫,脱贫的农户可能随时返贫,富裕的农民也可能一下变成贫困的农民。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不仅影响西部人民致富奔小康,也将影响全国的经济建设步伐。

植树种草是改变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

要稳定发展西部的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变农民贫困的面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植树造林、人工种草,改变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

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步骤、有组织地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2.1 落实禁伐、禁垦的禁令,防止农业生产环境进一步恶化

由于近年洪水泛滥、沙尘暴袭击,给农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中央及各牧业省区分别作出了禁伐森林和滥垦草原的决定。这是致力于西部生态环境改造,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第一步。目前,禁伐森林的决定,由于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措施,落实的比较彻底,但禁止滥垦草原的决定仍没有得到彻底执行。根据我们调查,内蒙、新疆等省区仍有不少地方在开垦草原,这里既有政府行为,也有农民的自发行为、既有商业行为,也有所谓开发行为、既有地方行为,也有军队行为。除了开垦之外,还有大量的人为破坏活动,致使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这是西部沙尘暴频发的根源。开垦种植或采集经济植物虽能获得眼前的经济利益,但这是短期行为,还为牧区长远发展埋下祸根,因此,必须坚决落实禁垦草原的决定,打击破坏草原的行为。除确有灌溉保障、经省、自治区政府以上批准开垦的以外,一律禁止开垦,违反者要处以重罚,除责令其恢复植被外,还要给以行政的、经济的处罚,如撤消批准者的职务,补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牧区只有通过草地保护、休养生息、逐步改善草地环境、增加产草量、提高载畜量,才能使牧民增加收入奔小康。

2.2 退耕还林还草,营造新的生态平衡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长期不良社会活动的结果。因此,要改变目前恶劣的环境、形成新的生态平衡、为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还必须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来实现,除不再滥伐滥垦外,当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退耕还林还草。

退耕还林工作主要在林区进行。随着林业生产方针和生产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已在不少地方启动。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做好农民的说服教育工作,变政府行为为农民的自觉行为。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等做好农民的工作,只有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的必要性,才能接受政府的指导。硬性推行,虽然也能收到一定效果,但速度、质量要打折扣。一旦变成农民的自觉要求,则不仅工作顺利,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搞好技术服务。政府不仅要制订政策,而且要为政策落实创造条件。搞技术服务就是重要条件之一。农民的文化水平低,掌握的科技知识少,退耕还林虽然不要求什么高新技术,但仅凭农民的经验还是不够的,什么样的土地需要还林、造什么样的林才能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又给农民增加收入、怎样才能造好林等等,这都需要有技术指导。如果只号召退耕还林,而没有到位的技术服务,则退耕还林是搞不好的;三是要落实补偿政策,政府已为退耕还林制订了补偿政策,为农民退耕还林消除了利益障碍。但我们的许多优惠农民的政策到了下边往往被扭曲、被挪用甚至被“贪污”,三峡移民款、扶贫款等都出现过这种情况,我们要防止退耕还林补偿款也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在退耕还林中,不仅要抓落实面积,抓技术服务,也要抓落实补偿金,为此要建立专门的制度,由专人负责,真正将补偿款送到退耕还林的农民手中,保证退耕还林的顺利开展。

退耕还草主要在西部牧区进行,由于它涉及的范围更广,不少人对此还缺乏认识,所以难度更大。首先,要求各级领导转变观念,要看到退耕还草的重要性、迫切性,然后下决心像在农区抓退耕还林还草一样,真抓实干;其次,要加强领导,组织班子,在摸清草地乱垦的家底后,制订退耕还草的相关政策、要求、作法、措施,逐步实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解决好农牧民退耕还草以后所带来的粮食供给问题,开垦草地的地方大多数是粮食供给不足的地方,解决吃饭问题是他们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在退耕还草以后,政府要组织好粮食供应,否则退耕还草难以实施。

不管是退耕还林还是退耕还草,都不是什么新的创造,只是按自然规律办事,还自然的本来面目,将由人类破坏了的环境,再由人类自己改变过来,营造新的生态平衡。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生产更多的物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2.3 积极营造水源生态保护林,确保水源充足,江河安全

西部是我国主要江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都发源在这里。它们给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保证水的供应就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近几十年来,由于滥伐森林,水资源日益减少,黄河出现断流,且断流的日期、时间有提早和拉长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森林减少、环境恶劣、水土流失加重、河道淤积,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因此,营造水源保护林,不仅有利于西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也有利于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

营造水源保护林面积大、范围广、公益性功能强,要采取三条腿走路的方针。对上游大面积的天然林地、国有林地,要由国家来营造,为此,国家要加大投入,可采用飞机播种的方式来进行。对江河沿岸大面积的集体林地,则可由集体组织农民营造,国家给以补助;对已通过拍卖、承包等形式由农民经营的山地,则要发动农民自己来营造,国家林业部门给以技术指导、苗木供应等服务。

但无论利用何种体制、采取何种方式造林,都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①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树木对地域、阳光、温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海拔、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朝向都要选择与其相宜的树种,不能不加区别的植树。这虽是常识性的要求,但在实践中,造林不长、不活、变成老头树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因此,仍应引起注意。林业主管部门、林业科技部门要制订植树方案,指导植树工作,特别对农民要开展咨询服务,实地指导,避免栽种老头树。

②造管相结合。我国的造林工作年年抓,而且面积逐年加大。近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实有林地和造林面积相比是不相称的,原因是重造轻管,成活率较低。因此,我们在营造水源保护林时要克服重造轻管的通病,加强对造林地的管理,提高成活率,做到造一片,成一片。为此,在统计考核上可做些改革,如将造林面积改为成活面积,由注重现象,改为注重实质。

③要注重经济效益。造林,特别是生态林、水源林,公益性功能很强,但又涉及到许多农户的利益,因此,造林中要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特别是农民承包、承租的山地,要结合林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植造生态林、用材林和经济林。营造经济林时,不仅要注意适宜性,还要瞄准市场,选择新的、质量好的品种,避免出现类似柑桔、苹果在一些地方过剩、滞销的现象。保证农民得到较好的收益。

植树种草可以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通过植树种草,进行生态建设,改变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无疑会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事关西部千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生态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毋庸置疑,进行生态建设,一定会给农民带来良好的收益。

下面我们从3方面来进行分析:

①生态环境的改造、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益。西部发展农业生产的难点,就在于环境恶劣、干旱缺水。而种树、种草等生态建设可以从3方面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一是增加地表植被,提高覆盖率,涵养水源,将天然降雨较多的保留在土壤中;二是改善小气候,增加降雨量。上述两种情况都能增加水份供给,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农作物产量;三是在西部广大牧区种草,可以增大产草量,进而提高载畜量,增加农民收入。总之,通过生态建设,为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取得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收益的效果。

②可以为农民增加就业机会。通过生态建设,改变生态环境,从而改变西部的投资环境,为西部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创造条件。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必然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这就不仅要扩大企业规模,还会新增许多企业,为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从农村转向城镇,而留在农村的人也可以因此获得较多的土地,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副产品生产的发展,这也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农民可以直接进入第三产业,从事餐饮、娱乐、交通等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蔬菜、水果、畜牧养殖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副业生产,从中增加收入。

③通过减灾增收。由恶劣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沙尘暴、黑白灾等灾害每年要给西部农业带来数以亿计的损失,特别是牧区,每年都要在一些地方发生白灾或黑灾,使几十万头、上百万头的牲畜死亡,几年都难以恢复。通过植树种草,一方面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固土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大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牧区可以增加牧草供给,减少牲畜因灾死亡,从而变减少损失为增加收入。

此外,通过西部的治理,特别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的治理,还会大幅度减少中下游水灾的发生,有利于这些地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其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总之,种树种草、进行生态建设是西部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摆脱贫困的主要渠道,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收到效果。

必须采取的相关措施

在西部进行生态建设,不仅是发展西部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实施中央开发西部战略的需要,但难度很大,不能期望在短期内见效,要作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

难点主要有:一是面积大、范围广,基本条件差、工作量太大;二是涉及的农户多,在他们的温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要退耕还林、还牧,有许多具体问题要解决;三要从传统的土办法中走出来,用科技兴生态,但农民文化素质低,科技力量薄弱;四是需要大量的投入,但西部不仅农民穷,财政也穷,资金筹措比较难。

为解决上述难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①利用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打开生态建设的门户,广招天下资金、人才参与建设

由于西部生态建设是全社会受益,所以应要求全社会参与建设,我们应走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共同建设的道路。无疑,农民是建设的主体,但大范围的国有林地、大流域治理等是农民所不能及的,我们应当打开生态建设的门户,广招天下资金。我们既要欢迎国内外企业来西部开发矿产资源,办企业、开工厂,也要欢迎他们参加生态建设,投资于植树造林、人工种草。尤其是大江、大河源头的水源林、沙化严重的草地要允许他们进行治理。为此,要给以一定的优惠条件,比如低廉的地价、长时间(150~100年)的经营、低税或免税等,我们的着眼点在于环境改造,为西部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②国家应采取一些特殊政策

为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顺利实施,防止草地继续恶化,国家已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退耕地的粮食补助、关闭发菜市场等,但这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民、农业的问题。过去农民之所以要毁林毁草开荒,关键是人多,人多就需要更多的粮食,现有的土地不能满足,就只有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走开荒的道路。解决的关键是控制人口膨胀,为此,国家应采取两条特殊政策,一是少数民族也要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西部绝大部分省市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过去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针对汉族,少数民族生育不受限制。今后要改变这个政策,少数民族同样要实行计划生育,只有人口控制住了,才能控制环境的破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二是移民。西部许多农民生活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又不断破坏已十分脆弱的环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移民是一条可供选择的办法。当然移民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比如哪里的农民该移、移到哪里、如何安置等等,但只要政府重视,加以认真研究,总是能找到出路的。

③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建设质量

无论是植树造林、种草治沙,还是发展农林牧业生产,都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农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搞生态建设、改造农业生产环境,科技要先行。科技就是人才。从长远看要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农业科技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人才,通过他们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为发展持续农业打下人才基础;从近期看,要引进、利用东部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利用他们掌握的先进科技,例如:优良的树种、草种、作物品种、科学的栽培方式、旱作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治沙防沙技术等。这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优惠招聘一部分人才,长期落户西部;二是与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长期开展合作,让他们既从事咨询,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又直接从事科技开发工作,并从中得到收益。这样就能使西部的生态建设、环境改造、农业生产发展纳入科技兴农之中。

④要加大农业投入的力度

进行生态建设,改善西部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巨大的投入。除了农民自身的和国内外企业的投入外,国家要增加投入的力度。从目前看,国家投入的方向主要是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而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建议国家调整投资计划,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只有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发展了,才能改变整个西部的投资环境,促进西部经济的腾飞。对外引资也要增加农业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固然需要,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环境改造项目更为迫切,只有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才有保障。

标签:;  ;  ;  ;  ;  ;  ;  ;  ;  ;  ;  

西部大开发的生态背景与农村扶贫的关系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