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更加注重建筑物的美观和实用。然而渗漏作为一种建筑常见的质量通病,却频繁出现,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建筑物的渗漏,首先会对用户的工作生活造成不便,降低生活品质,严重的甚至对用户的财产造成损失。此外,渗漏会使得建筑物的钢筋被水锈蚀,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做好建筑物的防水防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应用
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漏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很重要。应当了解建筑物的易渗漏部位、可能产生的原因,施工时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做好监控,控制好质量。对于已出现的渗漏,查找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方能根治渗漏问题。
一、建筑工程渗漏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一)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由于现代建筑墙体结构多采用剪力墙,而剪力墙结构后砌墙外墙多采用砖体进行砌筑。若砖体砌筑缝隙抹灰不均匀、不饱满、则可能造成后期雨水沿着砖缝渗入。同时在墙体施工中,可能存在孔洞,若孔洞封填不密实,也可能出现渗水现象。因此墙体出现渗漏原因主要是墙体砂浆填缝不密实、墙体裂缝、墙体孔洞处理不当等。
(二)屋面渗水
在建筑屋面防水施工中,屋面是建筑支撑结构,若屋面结构所承受的载荷超出一定的临界值,则可能在屋面中出现裂缝,且随着承受载荷的增加,裂缝宽度逐渐增加,导致屋面结构发生渗漏现象。同时,屋面混凝土结构在温度作用下,可能造成屋面结构局部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而形成温度裂缝。此外,屋面防水层施工质量不当,例如粘贴防水卷材接缝处理不当,导致防渗性能下降,出现屋面渗水病害。
(三)地下室部位
建筑地下室施工中有大面积地下连续墙结构,地下连续墙质量不合格极容易导致連续墙出现裂缝,而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通过裂缝渗入到地下室。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施工缝处理不当,造成施工缝部位出现渗水现象。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施工处理不当,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平整,影响防水卷材的粘贴效果,在防水材料粘贴施工时,粘贴质量不符合要求,防水卷材搭接不密实,从而导致后期建筑物地下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现象。
(四)卫生间部位
卫生间渗漏问题更是普遍,也是处理难度最大的一处。由于卫生间用水量大,漏水时常发生且程度严重,加上给排水管道众多且多以交叉管路形式进行布置,墙体容易出现大的间隙,难以进行渗漏防范,管道破裂也难以及时维修。而管路受到压力、堵塞等,导致水流出现回流,容易造成管道的破裂。再加上卫生间水电联合使用,线路复杂,容易出现孔道渗漏。
二、建筑物渗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屋面的渗漏
混凝土屋面出现渗漏的原因简单讲有两个方面:(1)混凝土没振捣密实有裂缝。(2)防水层没做好,出现了渗漏。
(1)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再加上充分的养护,可以大大减少裂缝的发生,使得混凝土本身就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如果能做好这一步,无疑为屋面渗漏上了一道大的保险。还需要注意的是,屋面后浇带的浇筑。为防止后浇带接缝处漏水,必须清理好界面,采用添加了膨胀剂的比设计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使接缝处结合严实,降低渗漏的概率。此处的防水层施工也应作为重点部位考虑。
(2)防水层出现渗漏的原因很多:①对于种类繁多的防水材料,大多是由于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施工所致。比如:卷材防水的搭接顺序不正确;基层不够干燥导致高分子卷材防水与基层粘接不牢;冬期施工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出现问题;重要部位的附加层没做好或漏做;泛水、檐沟等细部节点没处理好等等。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去要求、管理、控制。②防水层施工质量合格,但被扎破造成漏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何种材料的防水都是很薄很脆弱的,最怕扎破,故防水层一旦完成应立即做闭水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做保护层,这之前严禁其他作业。③变形缝是关键部位,既要保证变形伸缩的自由,又要保证不漏水,就必须选用合格的材料和认真安装。④屋面如果有设备基础的话,应当先做基础再做防水。如果防水做好后再做基础,必然会破坏防水,修补就一定要仔细并且试水,否则很难保证不引起渗漏的。⑤屋面渗漏的特点是漏点不容易查找,因为水有可能是从别的地方窜过来的,所以这就造成了屋面渗漏维修特别困难。预防屋面渗漏的方法除了注意以上两点外,最好是做好屋面的坡度,保证排水顺畅,不积水。⑥对已发生的屋面渗漏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渗漏点,往往能够彻底修复。但如果实在是找不到(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就要考虑采用注漿的方式来修补,将液体防水材料通过压力注射入渗漏处,让其布满混凝土板的裂缝中,待其凝固后将水封住。但这种办法因为没有止住漏水点,水会在防水层下乱窜,常常会出现这里止住了别处又漏了的情况。
(二)外墙的渗漏
1.外墙部分靠近门窗的地方也非常容易产生渗漏。首先是因为门窗的角部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一旦有裂缝,雨水会沿着裂缝流进建筑物内。
2.门窗框和墙体交接的地方是重要部位,如果出现裂缝,很容易渗漏。故里外都要处理好,打好密封胶。
3.尽量不要让水返到窗户上。窗户四周的常规做法,上框做鹰嘴或滴水槽,窗台做成里高外低的坡度,都能有效防止雨水返到窗户,防止渗漏。
4.屋面渗漏有时也会导致外墙渗漏。这多是由于屋面漏下来的水,进入了与屋面相接的外墙的装饰面层,导致外墙装饰被破坏。水量大的话,水还会沿着砖墙的灰裂渗透到外墙内侧,导致室内也出现渗漏。这种情况就需要找到屋面的漏水点加以止漏。
5.外墙的一些装饰构件,都固定在外墙上,和外墙的接缝处一定要处理好,比如石材、GRC构件要打密封胶处理,EPS等要用抗裂砂浆和界面剂处理好。处理的不好,遗漏或脱落、老化等都可能会造成外墙漏水。
6.靠外墙布置的有水房间,如厨卫间等,内墙一定要做好防水层。否则,即使有瓷砖,水也会轻易地渗透墙体而造成外墙皮起鼓、脱落。
(三)卫生间、厨房的渗漏
卫生间作为用水量最大的房间,永远是防水最重要的地方。做好卫生间的防水,不管是选用何种防水材料,卷材还是液态涂膜材料,都要遵循材料自身的特性分遍施工。
共性的东西是:防水附加层都要做好,尤其是管根部位;防水的上返高度都要保障不小于300,淋浴区墙面防水高度不低于1800;地面的坡度很关键,要保证水能及时快速地汇集到地漏流走;做完防水后的闭水试验,必须实实在在的做好。厨房间可参考卫生间做法。
(四)地下室的渗漏
由于处于地下,建筑物地下室可能遭受地下水、雨水等浸泡包围,相比地上部分,渗漏的可能性加大,故地下室也是防渗漏的重点部位。
1.通常地下室采用的是防水混凝土。地下室的施工缝和穿墙螺栓是漏水的高发部位。施工缝处的止水带或止水钢板、止水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在做外墙防水前,穿墙螺栓孔填塞密实并抹灰处理好。
2.地下室的外墙防水完成后要及时做挤塑板保护层,避免在回填土施工时,破坏外墙防水层。
3.地下室外墙设置的各种连接外部市政的安装套管,在完成后要将缝隙封填做好防水处理,防止水从套管渗入地下室。废弃的也要用钢板焊接封死后再做防水处理。
4.市政水管井和水管的施工一定要保证质量,避免水井下沉或水管堵塞、爆裂漏水,造成地下室周围水位升高,地下室外墙漏水。
参考文献:
[1]王凤玉,李玉英.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管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212.
[2]王华.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 科技与创新,2016(10):156-158.
[3]于海财.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6(2):165.
论文作者:夏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屋面论文; 外墙论文; 地下室论文; 裂缝论文; 防水层论文; 建筑物论文; 部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