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归宿。核心教学目标更是一节课中学生必须达成的基本目标。为了达成核心目标,让学生真正由“学过”变为“学会”,我们必须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关键词:搭建 学习支架 核心目标
支架一:教师导学教策略
怎样通过小说中哈尔威船长的语言读出哈尔威的形象呢?孩子们初步感知的人物形象肯定是不丰满、不立体的。基于学情,在学习哈尔威船长的第一道命令这部分时,教师应教给孩子们读小说的方法。
教学环节: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1.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生说感受。2.播放轮船遇难时场面的音效。让我们将文字和想象结合在一起,身临其境,登上“诺曼底”号。3.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们切过西瓜吧,“剖”在这里说明了什么?4.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读一读哈尔威船长的这段话,再来说一说你读出了怎样的哈尔威船长?5.小结:关注话语所处的环境,有助于我们揭开人物语言的秘密。(板书:环境)6.我们再来细看话语的内容。默读这段话,这短短40个字说清了救援的哪些方面?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7.对比体会:如果换成这样来表达,可不可以呢?与原文比较,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请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可以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尽量把60人全都救出去!”小结:同样的内容,关键在于如何去说,也就是话语的表达方式。(板书:方式)8.指导朗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呢?(板书:语气)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为了达成核心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从环境、内容、方式、语气四个方面去品读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师又为孩子搭了三步阶梯,让学生经历“认识理解,实践运用,迁移深化”的过程。
阶梯一:聚焦语言环境,感知人物形象
(1)找出语言,初识人物。“这段语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将学生引入到将人物语言所处的环境感悟中。学生找出人物语言,初步感知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2)聚焦环境,体会危情。让学生联系切西瓜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剖”字,感受灾难的严重。让学生用文字加想象的方法,配以声效,还原场景,体会情况的危急。小说中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肯定不只是为了突出情况的危急,它还为塑造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服务。(3)厘清联系,深化认识。看完灾难的场面后,让学生将糟糕的天气、猛烈的碰撞、惊恐的人物这样的典型的环境与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形象”联系起来。
正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人物形象才更凸显。厘清了“环境”与“人物”之间联系,学生对人物的感知才会更明晰,更深刻。
阶梯二:理解语言内容,丰满人物形象。哈尔威船长说了四句话,略略一读,很简单,说话的内容就是在命令人们该怎么做,学生很难将语言的内容与人物形象联系起来。至此,哈尔威船长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沉着冷静、临危不惧了,他还闪耀着“舍己为人,保护弱小”的人性的光辉。船长这一形象就更丰满了。
阶梯三:探究言语形式,立体人物形象。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一读加上“请”“可以”“尽量”等词的句子,说感受。二读原句,与原文内容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通过探究、比较,一个负责、经验丰富、坚定、威严的船长形象便跃然纸上。三读,让学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支架二:合作探究用策略
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感知方法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学习船长与船员对话部分,让学生合作学习,运用关注人物语言所处的环境、内容、方式、语气的方法去学习,进一步丰满船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环节:
1.请同学们抓住语言的环境、内容、方式、语气等方面和同桌之间对船长与船员的对话部分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哈尔威船长?2.小组讨论。3.指名说。4.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人物语言,简短、没有提示语,还分段表述表达形式,都在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支架三:设疑拓展提策略
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指向“人物语言”,我们就应紧紧地“咬住语言不放松”。
教学环节:
1.作为叙述者,作者雨果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评价哈尔威船长的呢?“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2.说一说雨果对哈尔威的评价。(板书:忠于职守)3.雨果为何以“忠于职守”作为对哈尔威船长的评价呢?作为叙述者,他的语言又有哪些特点呢?
搭建的三副支架环环相扣,在巧妙的铺陈中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形象的感知越来越立体,孩子们心中自然就竖立起船长这座“英雄”的“丰碑”,本课的核心目标就得以有效达成。
论文作者:方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船长论文; 哈尔论文; 语言论文; 人物论文; 学生论文; 环境论文; 人物形象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