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孔子评价思潮研究述评_新文化运动论文

五四孔子评价思潮研究述评_新文化运动论文

五四时期评孔思潮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思潮论文,期评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四时期(1915年9月——1923年年底),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旧、古今、中西之争如风雷激荡,精彩纷呈。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大批文化巨子,如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虞、鲁迅、梁漱溟、恽代英、杜亚泉、张东荪、蔡元培、张君劢、傅斯年、郭沫若、顾颉刚等在历史的天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变迁的五四时期,再一次经历历史的严肃评判。这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评判,围绕着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文化乃至社会历史向着现代性方向演变的价值、作用和地位,站在“破”与“立”的立场上,激烈地展开。在论争中,新派与旧派,传统派与现代派,东方文化派与早期西化派,营垒分明,各不相让。虽然这场论争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单元,并且很快就被继起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923年,又称科玄论战)所冲淡,但是,这场评孔论战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明确认识到,在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中,必须正视以孔子及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明确认识到,在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前途中,必须寻求科学而可行的方法与途径,发挥孔子及其学说的积极作用;第三,明确认识到,实现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换,必须确立全新的文化价值标准及其取向,重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第四,明确认识到,面对世界性与现代性的挑战,孔子学说也面临着现代性转换问题。总之,通过这场论战,破除了“迷信孔子及其学说”社会心理与文化心理,对于探寻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是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的。

建国以后,受中共党史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范式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形成了一个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亚范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文化精英),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过程,由传播民主和科学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取得初步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此亚范式的指导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评孔论战被忽略了,评孔论战与新文化运动的关联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解说。在高校文科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此种范式在几种有影响的著作中得到了突出而典型的体现,如林增平著《中国近代史》(上、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版;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黄元起主编《中国现代史》(上、下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彭明主编《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刘健清、李振亚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等等。在几种影响较大的关于五四运动研究的专者中,也是如此,如丁守和、殷叙彝著《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2版;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等等。在这个亚范式中,上述论著对于五四时期的评孔论战的讨论存在以下明显缺陷:第一,没有把评孔论战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事件来讨论。在五四时期,事实上存在一场评孔论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事件,如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运动、问题与主义论战、社会主义论战等等一样重要;第二,对评孔论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有机联系缺乏必要的论述。一方面,评孔论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起因之一;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文化乃至社会演变在五四时期必然产生的文化思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评孔论战同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但又有其自身独立的演变轨迹;第三,五四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评孔论战两者虽有联系,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主辅关系,更谈不上谁重要谁次要,它们各自对中国社会及其文化变迁产生作用。离开历史学、文化学、文化史的立场与观点,仅仅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全面而科学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评孔思潮。

当然,也有打破这一亚范式来讨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评孔论战的。如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就别具眼光。在书中,作者专辟一章“新文化运动”。在讨论中,作者是从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角度立论的。书中论述道:“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非始于‘五四’。早在戊戌时期,……但这些批判仍然是局部的而非总体性的。且多着眼于政治,把孔孟之道与作为封建专制主义理论内核的‘三纲’截然划开,把罪恶归诸后者。这与‘五四’是有区别的。”(第377页注释3)“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此前70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第377页)虽然本书关于五四时期的评孔论战的篇幅有限,但是,其立论的视角与方法,是有启发性的。显而易见,蕴涵于其间的一些精当的看法,也发人深思。此外,马勇著《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也值得重视。本书从中国文化在近代演变的自身轨迹和内在规律出发,用两章半的篇幅,讨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评孔论战。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关论述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美中不足的是,叙述略嫌过繁,而论述略嫌简单。这当然是苛求之辞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第一篇研究新文化运动与评孔论战的论文当属林风的《新文化运动与尊孔复古》《清华周刊》第42卷,第3、4期)。文章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个反封建文化的运动,它是清末梁启超领导的反对旧文化的继续,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民主革命的推动,新文化运动最后陷于失败;封建势力没有被消灭,封建文化也没有被打倒,因而孔子的偶像依然受着香火,“复古实在不是飞来的奇祸”。这篇文章虽然从字里行间映现出强烈的现实感,立论也很偏颇,但是,它对于封建势力、封建文化、孔子偶像同新文化的此消彼涨的关系,还是看得很清楚的。此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文,虽已突破百篇大关,但如果细化,并予检讨,不难看出其间的成绩与不足。就成绩而言,第一,面和点均有涉及。宏观上进行讨论并代表研究水平的论文,约有10余篇。这些文章主要形成于新时期20年。如,朱玉湘《试论五四时期思想界对孔子的评价》(《孔子及孔子思想再评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俞祖华《五四时期复古与西化的文化偏向》(《中州学刊》,1988年第1期),黄万盛《论五四反传统的性质与意义》(《光明日报》,1989年4月5日),胡绳《五四和反封建》(《求是》,1989年第9期),苗润田《五四对孔学批判的理论成果需要总结》(《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彭明《论五四时期的理性精神》(《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黄克剑《五四文化价值取向论略》(《福建论坛》,1989年第2期),耿云志《五四文化运动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龚书铎《辛亥文化革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齐卫平《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的再认识》(《江汉论坛》,1993年第5期),程佐清、徐绍清《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潘光伟《五四文化保守思潮兴盛的原因及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等等。微观上予以讨论并代表研究水平的,约有20余篇。这些文章涉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活跃分子评孔的论述,如,陈永志《谈五四初期郭沫若对孔子的评价》(《辽宁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浴沂《恽代英的孔子观》(《孔子研究》,1986年第2期),杨纪元《李大钊孔子观简述》(《孔子研究》,1986年第4期),陈增辉《五四时期的批孔与李大钊的孔子观》(《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王杰《吴虞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洪凌峰《瞿秋白与五四中西文化论争》(《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张洪波《陈独秀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评析》(《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王兴国《青年毛泽东与儒学》(《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李旭东《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态度——兼论鲁迅反孔的文化契机》(《江汉论坛》,2000年第7期),等等。第二,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巨子中的重点人物的孔子观有了明晰的认识,如李大钊、陈独秀等。第三,在研究中,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取得了成功。第四,对于评孔论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研究领域的开辟与拓展,起到了拓荒的作用。虽然上述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但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由于没有将评孔论战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重要事件来对待,因而进行宏观研究就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第二,在个案研究上,点的分布不匀,一些重要人物的研究如胡适、傅斯年、梁漱溟、杜亚泉、鲁迅等等,要么成为空白,要么处于初始。第三,在研究倾向上,将研究对象政治身份化,重视“正面人物”,忽视“反而人物”;学术批判政治意识形态化,随意拔高,任意贬斥,贴政治标签,背离历史主义与实事求是原则。第四,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一种方法代替甚至排斥多学科的多种方法的运用。总之,尽管学术界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总体上说取得了长足的成熟的进展,但是,对于作为新文化运动内涵的评孔论战的研究,应该说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而且还有一些空白点有待扫除。

西方学者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评孔论战的研究,也值得重视。其代表性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两本著作中:一是美国学者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一是由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之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与国内学者的研究不同的是,《剑桥中华民国史》的作者们,在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采取了一种时段性认识方法,将新文化运动作为民国初年至中国大革命之间文化思潮演变的一个事件和一个纽结,因而在涉及评孔论战时,视阈宽广,立点很高,既免于就事论事,也没有陷于大而化之。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作者深挖了论战的参论者所支持言论的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与现实感。当然,这并不是说,本书对于参论者的了解和把握就十分准确,无可争议了。而是说,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值得借鉴。在论述中,本书的一些结论暴露了比较偏颇的缺陷。如,书中说道,以《新青年》为最突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我们在其所反对的方面看到的是对全部文化遗产更彻底的——更全面的抨击,这是整个运动的特点”(第471—472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否对“全部的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更彻底、更全面的”抨击,是可以讨论的;由此,这种“抨击”是否能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也就值得斟酌了。又说,“另一个与新文化运动有明显联系的发展,可以叫做对传统遗产的‘更高层次的批判’,以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第474页)。“更高层次的批判”,是指批判者所掌握的理论与方法,还是别有所指,这都还有讨论的余地。又说,“鲁迅‘全面’抨击传统观念”,“他对中国糟糕的过去和现在的‘全盘否定’的形象化描绘,和他的‘新文化’同行的描绘相比,如果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更为阴暗”(第479页)。文中所使用的“全面”、“全盘”是否正确、合适?姑置不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鲁迅身上,手段与目标、现实与理想的统一,是十分鲜明的;通观鲁迅一生,这“两个统一”,贯穿其文化生活的始终。在讨论中,本书使用了大量的概念和术语,其中不乏商榷之处。

由于《西方学者论五四》是一本论文选编,因而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它,只能就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分而论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西方学术界研究中国思想史权威本杰明·史华慈从长时段的角度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他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涌动放置于1919——1949年这段特定的时间内考察、分析,将评孔思潮(五四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作为各种新文化、新思潮产生的背景,换言之,从五四时期文化思潮变化的角度,探讨了评孔思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他认为:“有一种观察1919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方法,它倾向于肯定五四对于以后历史的决定性意义。这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为一幕终于在1949年共产主义的胜利中达于高潮的戏剧奠定了情节。由于五四运动的激烈争论而最后出现了三条解决现代中国问题的途径——自由主义、马列主义和新传统主义。民族主义自然是五四时代主导的激情,但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思潮,而是一种弥漫并制约所有三种途径的普遍倾向。在随之发生的剧烈冲突中,自由主义和新传统主义终于挫败,而马列主义则取得了胜利。”(第11页)“无论从五四之前的角度或现在的角度审视五四运动,它都可能不再被视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唯一决定性转折点。尽管如此,但它毕竟被证明是在一个巨大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变迁中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巨变迄今尚未终结。然而,无论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阶段,其终极意义为何,对于我们这些距离这段历史五十年的中西中国学者来说,它仍然继续保持着一切人类戏剧的永恒魅力,这种魅力是所有人们持互相冲突的信仰和主义而面临痛苦情境的戏剧所共有的。”(第14页)文章关于“转折点”的深刻而富于感情的论述,无疑是有启发性的。华裔美国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周策纵博士在评析了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对于五四运动的看法后,站在知识分子“反叛传统”的角度,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绩与不足,同知识分子反叛传统密不可分:“五四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随着旧的政治结构、农业经济的迅速解体,以及新的民族工商业的崛起,绅士、地主、官僚的显赫地位不复存在。知识分子中的新生力量向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以及地主官僚的统治发起冲击,特别是那些为数众多的出身于地主官僚家庭的知识分子也加入了工商界的反帝行列,这种现象被某些历史学家称为‘知识分子反叛’。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变化十分引人注目。传统伦理、教义、偶像、权威等等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土崩瓦解,几近荡然无存。年轻一代对新知识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新的标准和规范开始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亦由此确立。”(第27—28页)他又说:“承认‘五四’的功绩并不意味回避其不足。对于中国传统,当时的改革者缺少公正客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旧的传统阻碍改革与进步,造成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停滞不前,要改变这种状况,扫清前进道路,就必须矫枉过正。结果儒学和祖国遗产(包括其合理内核、精深大意)遭到全盘否定。改革者们对传统的批判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浅薄、缺乏鉴别和简单化的弊端,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在引进和介绍外来文化时盲目轻信,大谈各种‘主义’,却未认真考察其内容是否适用,因而在吸入或排斥的选择上显得头绪混乱。但这也是文化巨变时期的通病。‘五四’时期中国改革者们的缺点还表现在,对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过于自信,以为短期内即可在中国实现。完成如此庞大的文化和社会变革,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建设性工作,而当时知识分子在处理大量复杂棘手的问题是,缺少应有的耐心和毅力,急于求成,试图几年内在中国成就西方经过几个世纪努力尚未完全成就的业绩,这实属不切实际的幻想。”(第29-30页)囿于西方学术思维方式和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历史了解的程度,作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绩在某些方面有所夸大,而在缺陷上对有些缺失又有所夸张。这往往是西方学者讨论中国历史的通病。华裔美国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博士针对学术界认为五四新运动中“反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具有必然联系的观点,提出了一种颇为新鲜的观点:“‘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以至发展确是有关系的。但是一般的历史背景与部分的领导人物的相同是不是中共兴起的充足条件呢?至少我个人不敢作肯定的答案。……这些浅近的史实给我们指出,反传统与共产主义之间同样没有必然的关系。共产主义可以伴随传统反传统运动而出现;反传统运动却不必会带来共产主义。反传统运动也可以为共产主义尽开路之功,而共产主义之兴起却并不必然要反传统运动为之前导。因此即使我们承认‘五四’运动所开反传统风气曾经促成了中共的兴起,我们依然不敢相信;如果没有‘五四’,中国便不会产生共产主义,这样看来,根据中共之兴起来否定‘五四’的历史意义,显然也是一种错误。”(第37页)与学术界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参与者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导致政治归宿的差异不同的是,美国斯垣福大学教授夏洛特·弗斯博士显然对于“过程”的关心超过了“结果”。他指出:“在某种程度上讲,由关心文化到关心政治的转变,只有一步之差,他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方向。”(第99页)

西方学者的研究,在一些具体的看法甚至结论上,虽不免往往情感化,以至失于偏激;但是,他们在讨论问题时,重视着眼于大局,善于切中要害,特别是擅长分析文化思潮的社会心理、文化精英的文化心理与文化个性,是值得借鉴的。

总之,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评孔论战研究予以总体评估,结论是:第一,虽然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的整体程度较高,但是,其中评孔思潮之研究十分薄弱,其研究水平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研究专题比较,有很大差距;第二,从研究的阶段来看,学术界关于五四时期的评孔论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而且,其中存在若干空白地带;第三,为了进一步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为了探寻中国文化发展在五四时期的转折与走向,必须加强和深化关于五四时期评孔思潮的研究。

标签:;  ;  ;  ;  ;  ;  

五四孔子评价思潮研究述评_新文化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