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扩散加权成像对Ⅰ型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_李立伟

永州市新田县人民医院 湖南新田 425700

【摘要】目的 探究Ⅰ型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中MR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9例为I型、26例为Ⅱ型,所有患者均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6.47%,与病理诊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诊断灵敏度为98.31%、特异度为96.43%,Ⅱ型分别为100%和98.33%。另外,ADC平均值Ⅰ型明显高于Ⅱ型,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Ⅰ型和Ⅱ型鉴别诊断中MR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价值较高,不仅能准确分型,还有着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能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MR扩散加权成像;子宫内膜癌;灵敏度;特异度

女性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一种,占比20-30%,主要患病群体是50岁以上中年女性。由于预后效果和患者自身因素、肿瘤分期、分级、类型等都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不同类型要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因此准确鉴别诊断Ⅰ型与Ⅱ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与MRI增强扫描对比,在术前子宫内膜癌分型诊断中MR扩散加权成像(DWI)效果更佳,而且具有无创伤性。此次我院就为了探究DWI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85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大73岁、年龄最小35岁,平均(50.34±6.25)岁,其中59例为I型子宫内膜癌、26例为Ⅱ型子宫内膜癌。均存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或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检查中患者呈平卧姿势,①先进行常规平扫,参数为:横轴面T1WI抑脂序列,层距为1.2-1.5mm,层厚为4.0-8.0mm,矩阵为320×320,TE为2.38ms,TR为4.89ms,激励次数为4;横轴面T2WI抑脂序列,TE为10ms,TR为761ms;矢状面T2WI抑脂序列,TE为83ms,TR为4000ms;冠状面T2WI,视野为380mm×400mm,TE为98ms,TR为4000ms。增强扫描中经肘静脉注射0.2mmol/kg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速度为2-3mL/s,用矢状面、横轴面T1WI抑脂序列。②之后进行DWI,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进行横轴面扫描,参数为:视野为238mm×280mm,矩阵为320×256,层距为1.2mm,层厚为5mm,b值为0s/mm²和1000s/mm²,TE为83ms,TR为3200ms,激励次数为4,扫描时长1分24秒。

1.2.2 扩散系数(ADC)测量方法:将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获得ADC图,通过感兴趣技术(ROI)测量ADC值或不同病变区域,ROI为圆形,有16个像素,最大程度包括所有病变组织,避开积血、宫腔内积液、局部坏死液化区域等,共计测量4次ADC值,取平均数。

1.3 观察指标

对比DW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情况,计算DW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对比Ⅰ型、Ⅱ型子宫内膜癌ADC值。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代表,行x²检验,计量资料用(±s)代表,行t检验,检验值P<0.05代表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DWI和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分型情况

所有患者经DWI诊断,共计82例与病理分型相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6.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²=3.054,P=0.081)。见表1

2.2 DWI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DWI对子宫内膜癌Ⅰ型诊断敏感度为98.31%,特异度为96.43%,对Ⅱ型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33%。见表2

2.3 对比I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的ADC值

I型子宫内膜癌ADC值0.657~1.506×10-3mm²/s,平均(0.89±0.34)×10-3mm²/s;Ⅱ型子宫内膜癌ADC值0.571~1.042×10-3mm²/s,平均(0.71±0.25)×10-3mm²/s,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x²=2.423,P=0.018)。

3 讨论

在临床中子宫内膜癌有不同的类型,其中Ⅰ型占比最高,约有80-90%,是雌激素依赖性,而Ⅱ型仅占比10-20%,是非雌激素依赖性,属于高危肿瘤,和淋巴血管浸润相关,手术需要对主动脉、盆腔旁的淋巴进行清扫。因此,如果能在术前准确区分两种类型,对于手术效果、预后都有着重要作用。DWI是以活体水分子扩散运动为原理,观察细胞外水分子扩散程度,来测量ADC值。由于高级别肿瘤或是恶性肿瘤的细胞,有着细胞外间隙小、结构更致密、细胞核大、水吸收能力强、增殖速度快等特点,所以会限制扩散运动,也就会降低ADC值,可以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分型诊断依据。所以在本次研究中,I型子宫内膜癌ADC平均值明显高于Ⅱ型,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DWI检查,有82例分型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准确率为96.47%,与病理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度方面,Ⅰ型为98.31%、Ⅱ型为100%;诊断特异度方面,I型为96.43%、Ⅱ型为98.33%。由此可以说明,DWI能准确鉴别诊断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而且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另外,DWI能提高子宫内膜图像上的信号,增加病灶与背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所以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盆腔、断端结构,明确病灶浸润程度,能同时鉴别病理学分级、分期,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Ⅰ型和Ⅱ型鉴别诊断中MR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价值较高,不仅能准确分型,还有着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X

[1] 牟东景, 漆静, 丁理. 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 18(02):84-87.

[2] 张秋妹, 苗重昌. 磁共振扩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与新进展[J]. 磁共振成像, 2017, 8(7):551-555.

[3] 黄恩善, 李瑞雄, 杨维珍,等. 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v.28(4):156-159.

论文作者:李立伟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MR扩散加权成像对Ⅰ型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_李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