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文_朱春波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文_朱春波

江苏淮阴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223002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其质量监督管理极其重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有利于避免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出现重大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国家资金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基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的举措强化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管,以此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

为了使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进行得更加彻底,首先应该对质量管理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包含了对工程行为和工程质量的监督,而工程质量又分为工程实体的质量和工程验收的监督。水利质量监督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对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定期抽查,以保证各单位能够互相监督、共同合作,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施工行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通过思想教育和制度规范来提高施工方的质量管理意识。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有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提高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质量监督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工程实体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质量监督部门应该跟进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要素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严格把控工程原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质量。为了使抽查达到应有的质量监督的作用,应该形成书面的检查记录,并就发现的质量隐患进行口头上的批评和建议,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报给相关管理部门。工程完工之后进行验收工作时也需要开展必要的质量监督。验收时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验收标准进行,仔细检查容易被忽略的工程细节和关键部位。对于验收组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使水利工程的多个参与方共同进行验收工作,以提高验收结果的可靠性。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

质量监督管理过程复杂,涉及内容非常多,实际工作量较大,然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分水利部总站和流域机构分站以及各省中心站、地区、市质量监督站三级管理,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缺少专人负责行业管理,监督管理机构功能不完善,不利于其承担起监督质量管理的责任,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2.2质量监督管理定位不准

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监督管理规避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监督检查并不是目的,提升项目施工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中采取的是巡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手段,然而在实践中监管部门往往侧重事后监督检查的手段,这样就会造成项目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而且还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进而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另外,事后把关的质量监督管理定位还可能会变成滋生权钱交易的温床,对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是极大的威胁。

2.3质量监管流于形式

现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以行为监督为主,强调对项目法人等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重点是对监理、施工、设计等企业资质,专业岗位人员从业资格的审核,以及对相关技术资料是否完备的检查。实际的监督管理工作中,虽然开展了相关的检查审核,却仅限于检查的程序层面,只关注质量监督体系、制度是否建立,企业、人员的资质资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表面工作,忽视了制度本身是否健全可行,制度的执行贯彻是否到位,企业资质、人员从业资格与实际能力是否相符,技术资料是否真实准确,质量管理程序履行情况等深层次根本问题的监督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建议

3.1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岗位的深刻认识,在实践过程中马虎行事,导致质量监督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必须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思想觉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质量监督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任务。从而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促使员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监督水平。同时,还要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到质量监督的队伍中来,从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全面性。

3.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应为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一是从水利工程项目利国利民,以兴利除害为主,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二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这一点在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中更为突出;三是水利工程一旦出现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财产和人身危害,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质量监督机构在从政府行政职能部分分离出来时,要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为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这样做有利于质量监督机构对受监督工程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3构建水利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

强调项目前期监管工作,严格立项审批。水利工程项目应突出科研报告审查,制定相关审查制度,确保工程立项科学合理,符合当地水利工程区域规划。全过程对质量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全过程质量监督,不仅是对项目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全过程监督,也是对形成过程各责任主体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在施工前完成相应制度体系的建立检查,及企业资质、人员执业资格是否符合一致的检查后,在施工阶段应该着重对各责任主体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服务等体系制度的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对企业、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力与所具有的资质资格文件进行衡量,通过监督责任主体行为水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3.4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

加大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的重要支撑,保持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制性,树立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预算经费,改变由于收取相关企业资金然后统一运用到质量监督管理上的传统资金管理模式,全额拨款,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资金支撑。

3.5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基于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流于形式的问题,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四级领导机制,各级党政负责人亲自抓,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人,确保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工程有人管。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因此而落实责任。另外,也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监管机构,工程质量监管机构是受政府委托的质量监管部门,因此其行为代表国家,所以需要通过法律明确水利监管机构的独立地位,并且提高其经费,给予质量监管工作强有力的保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外部工程环境的限制和内部管理环境的制约,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面临着诸多难题,严重限制了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针对这些困难,首先应该认识到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措施使之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促进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试论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及难点[J].王秋昕.科技创新导报.2017(36)

[2]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J].刘群领,秦明生.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8)

[3]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实施要点分析[J].孙容,华新钢.江西建材.2014(18)

[4]新形势下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航.水利科技.2015(01)

论文作者:朱春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文_朱春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