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社会主义研究概论_理想社会论文

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社会主义研究概论_理想社会论文

对理想社会的执著追求——社会主义学概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要论文,执著论文,理想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近现代世界历史进程和未来世界发展影响最巨大、最深远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文化。要首推社会主义学。因为这是探索建立和实现人类理想社会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近几百年来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为创立、发展这门科学并把它付诸实践而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甚至不惜倾家荡产、颠沛流离、坐牢受刑、壮烈牺牲,他们不但无怨无悔,而且甘之如饴、乐此不疲。为什么社会主义学具有如此强大的引力和魅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社会主义学的渊源

人活在世上不能只为着追求个人的美满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要造福人类,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而且只有实现了社会理想,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个人理想如愿以偿。早在古代,自从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度、阶级和国家、广大劳动者就备受剥削阶级、统治阶级的盘剥和压迫。于是不论在东方或西方,在先秦或古希腊、罗马,都有先进人士如孔子、柏拉图等提出“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要建立公有、公平、公正、公决、公享、公安的社会制度,使人们摆脱社会奴役,得到自由解放,达到全面发展。最初,人们以为原始公有制的社会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事实上原始社会由于只能使用落后的石器工具,生产力非常低下,部落和氏族不得不集体占有、集体劳动、集体生活。生活十分困苦,甚至还屠杀俘虏。原始公社的社会制度绝非人类的理想。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俘虏改为留下来当奴隶,以后又变为农奴和个体农民,到近代又变为工人。几千年来,劳动者的地位逐步有所改善。只有到了近现代,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掀起了科学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蒸汽化、电气化、电子化、自动化等等使个体手工劳动为联合的机器生产所取代,人脑为电脑所取代,劳动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才要求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古代“天下为公”的理想是近现代社会主义理想的思想来源,近现代资本主义开创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学这一社会思潮和学术文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社会主义要继承资本主义所开创的文明,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创建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为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固有弊病,从资本主义刚刚在西欧出现,就产生了探索、追求创建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形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文化,这就是社会主义学。“社会主义”一词最早于1753年由德国人本笃派传教士安塞尔姆·德生最先使用,意指人具有社会性。到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和法国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空想派人物才把未来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称为社会主义,意即建立在劳动生产和人民生活高度社会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与此同时,在1834~1839年法国工人秘密结社中开始流传“共产主义”一词,意为公有,这是对未来理想社会更高的追求。从19世纪40年代起,“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已在西欧各国广为传播,成为一门新兴科学,一种学术文化和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学的演变

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一起诞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产生于16世纪的西欧。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大体上是西欧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时期。这300多年间, 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潮和文化。1516年英国人托·莫尔著的《乌托邦》一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力作。随后还有1601年意大利托·康帕内拉在狱中写成的《太阳城》,1618年德国约·安德里亚撰述的《基督城》,1755年法国摩莱里著的《自然法典》,1821年法国昂·圣西门著的《论实业制度》,1827年刊印的法国沙·傅立叶的《工业和协作的新世界》,1842~1844年成书的英国罗·欧文的《新道德世界书》等等,构成了洪峰叠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大潮。到19世纪40年代,人们才把这种社会文化思潮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或者空想共产主义。其共同点是他们辛辣尖锐地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祸害,生动形象地虚构、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种种方案(如欧文设想未来共产主义公社的住宅区都是呈平行四边形)。他们并不深谙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为依靠达官显贵的恩赐和资助,加上劳动者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实现产业革命,法、德等国也正在实现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在战胜封建主义后已进入自由竞争的大发展时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蓬勃兴起。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经过参加工人运动、进行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1848年发布的、他们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书和纲领文献。随后他们继续合作写成的《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以及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法德农民问题》等等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里程碑。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形成了列宁主义。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汇成强大的洪流,奔腾于世界五大洲,出现了百花竞放、百家竞争的蓬勃局面。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主要有九家(大、中、小各三家)。大三家即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政党的民族社会主义;中三家即绿党的生态社会主义、现代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和现代托洛茨基派的社会主义;小三家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大、中、小各家之中又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张。社会主义学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总结,互相比较,彼此借鉴,明辨是非,扶正祛邪,集其大成,开拓前进。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成就和未来趋势

早年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力图实现自己的理想。16世纪,德国的托·闵采尔曾在领导平民无产者和农民起义中建立过革命公社,为实现“千载太平天国”而献身。17世纪,英国以杰·温斯坦莱为首的掘地派也曾在伦敦附近的山区集体开荒耕种、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为创建“自由共和国”而奋斗。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派也试图组织理想的“国民公社”,作为“平等共和国”的基石。到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都搞过社会主义试验,亲自或由其门徒创办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社,欧文甚至花费巨资,到美国组建新和谐公社。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即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动员并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1847~1852年出现了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欧美各国先后创建了20多个社会主义政党(名为社会民主党、社会党或工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政党发生分化,其中左派从1918年起纷纷退出,另建共产党。随后在亚、非、拉又新建了20几个共产党。现在各国共产党也已有100多个,但是没有建立国际组织,各党独立自主活动。

在社会主义学说影响之下,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政权,坚持了72天。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社会党在议会和各项合法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俄国人民经过前仆后继的斗争,终于在1917年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2年进而成立苏联。此后,共产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苏联一国扩展到欧、亚、拉15国。战后,社会党通过议会斗争上台执政者也愈益增多,迄今曾达到28个国家。第三世界信奉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政党执政者也曾经多达50几个国家。

世界新科技革命全方位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各国区域化、国际化、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发展为世界通往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学社会主义者只要能够真正使科学与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坚决纠正以往的错误,就必能联合各派当中广大真诚的社会主义者,在未来社会使社会主义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社会主义学是综合研究各家各派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一门科学。早在1979年笔者就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也可以叫做社会主义学。”只有唤起众多有识之人士加强社会主义学的研究,使社会主义学繁荣兴盛、大放异彩,才能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标签:;  ;  ;  ;  ;  ;  ;  ;  

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社会主义研究概论_理想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