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40-01
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阶段是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通常表现为一些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由于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其阶段的划分上既要考虑教师教的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的过程,更要考虑两者的相互适应。根据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必须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原则,笔者将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基本阶段。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在这里概指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这一阶段既是教师教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的起始环节。
教师教的准备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是一个学习中学地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心理准备过程。首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一旦确定下来就会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并成为教学中追求的目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什么目的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一开始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由于教学方案要预先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学中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胸中有数,早有思想准备。显而易见,这一阶段对教师教的活动来说,具有心理定向和心理动力作用。
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方面。前者是指在开始新课学习以前,有意识地复习与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对旧知识的积极回忆,并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后者主要是指教学前通过教师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其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怎样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初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产生学习需要,并自觉预习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不过,学生学习准备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启发、激励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方法得当,对学生的学习就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相互作用阶段
这是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系统地提示、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知识认知结构。这既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又是新的地理知识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内化地理知识,扩充原有地理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地理认知结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表面看,在这一阶段只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实际上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其它各构成要素都对该阶段产生制约作用。首先,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必须以中学地理教材内容为依据和对象,中学地理教材是师生相互作用赖以发生的中介;其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不能离开教学目的去漫无边际地发散,只能按照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指引的方向展开;再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见,这一阶段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过程。
根据实践经验,在具体实施这一步骤时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发挥教材的中介作用
首先,教师的讲解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及其逻辑顺序展开,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认识、理解教材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讲解中不要什么问题都合盘托出,应给学生留有看书学习的余地;学生在接受教师讲解的同时,也要重视看书学习,根据教材的提示主动发现有关的结论。
2.教师的讲解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充分展现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为了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教师在讲解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去实现新的地理知识结构同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在这方面,教材已经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安排。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更好理解。
3.用直观手段为学生的理解提供必要的帮助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地理学习中的抽象逻辑思维活动要有必要的感性材料作支持才能顺利进行。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努力提高讲解水平外,还要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利用动作和感知来密切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理解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巩固运用阶段
引导学生对已经理解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使其真正掌握,这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加深地理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的保持、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都具有其它阶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严格地讲,巩固和运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牢牢地记住,后者是指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很难作出严格的划分,因此将两者综合成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阶段。从活动过程的构成来看,这一阶段虽然主要是学生的练习,但由于学生的练习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因此巩固运用阶段仍然是一个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活动过程。
四、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评价是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要对前三个阶段的展开情况以及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效果进行必要的检查总结,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下一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总结评价,不仅是宏观上的单元、学期以及整个中学阶段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也是微观上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步骤,它是构成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问题:一要确立好总结评价的标准,其标准既要全面反映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内容,又要具体规定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层次要求;二要重视师生的自我总结与评价;三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总之,上述四个基本阶段,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的一般程序和普遍规律而划分的,它只反映了中学地理教学过程顺序结构的基本框架,至于每一阶段中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则有赖于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去灵活处理。
参考资料
[1]中学地理教育笔谈[M].中国环境出版社 ,林培英,2015
[2]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家清,2015
[3]地理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焦秋生,2014
[4]地理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 ,曹玮,2014
[5]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白文新, 2011
[6]新课程地理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京鸿,2011
论文作者:李虎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过程论文; 教师论文; 阶段论文; 学生论文; 中学论文; 这一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