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下)_农产品论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二论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论文,我国农产品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贸易政策改革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

基准方案是对2005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推断。在给定的条件下,世界贸易总量比基期增长34.1%,贸易品价格下降8.7%。 在所有商品中,非农业产品供给增长幅度一般高于农产品,增长率约在30%左右。植物纤维则是一个例外,以41%的增长幅度高居榜首。增长幅度较低的有粗粮、食草家畜和肉类。贸易量中,植物纤维、林产品和纺织品增长幅度最高,分别为84%、53%和52%,食草动物和食用油等农产品及矿产品、工业品和劳务的增长幅度也达到或超过30%,增长率最低的有稻谷、蔬菜水果、其他作物和肉类产品(见图1)。在这一方案下,我国外贸将实现快速增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比基期增长201 %和84%,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的比重也由基期的3.3%上升到7%。

图1 基准方案下不同商品生产量和贸易量变化率

图2反映了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动情况。从总体上看, 初级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包括肉类在内的加工农产品和林产品价格平稳,非农业产品及劳务价格则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一格局反映世界初级产品供给仍然受到资源的限制,在需求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拉动价格上升,而非农业产品供给增长潜力较大,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图2 基准方案下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化

基准方案反映国际经济走向一体化和贸易开放的趋势,我国则是在适度提高对农业的保护水平同时降低对非农业产品的贸易保护,以贸易额加权的平均关税水平由基期的24.3%降低到18.3%。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明显表现为按比较优势调整的特征(见图3)。与基期相比,非农业产品供给增长幅度最大,其次是肉类、劳务、食品和林产品;初级农产品中猪禽和植物纤维生产受肉类和纺织品出口拉动,供给增长也较快;与上述商品相对照,农作物、水产品、食用油和糖等商品的供给增长幅度要低的多。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拉动对农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对肉类、油、糖和加工食品的需求。计算结果表明,除肉类和大米外。所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均呈现净进口增长的局面。由于小麦和粗粮进口受到高关税限制(注:本方案中的粮食进口关税水平是根据实现基本自给目标通过模拟计算得出的,小麦和粗粮分别为110%和120%,大体上等于目前的配额外关税,稻谷和大米则为负值,表明我国仍具有比较优势。考虑到未来供给条件的变化,在本方案模拟中对稻谷和大米均采用了5%的关税率。),价格出现大幅度上升, 进口额增长相对较小,而植物纤维、其他作物、食草家畜(主要羊毛)和油等商品的净进口均增加了30亿美元以上。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贸易增加了近200亿美元的逆差。与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相类似, 我国经济发展也带动了矿产品进口。然而由于纺织品、工业品和劳务出口显著扩大,我国的外贸盈余增加了近1600亿美元(注:根据GTAP数据,199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为430.5亿美元。根据我国海关统计, 当年的贸易顺差为166.9亿美元。)。

图3 基准方案下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基准方案下我国外贸出现高额盈余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无论是从维持正常的国内金融秩序还是从发展贸易关系的角度说,高额贸易顺差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或可持续的状态。在有控制的汇率制度下,出现国际收支盈余将迫使中央银行购入外汇,导致扩大货币发行量,使货币政策选择受制于贸易格局。持续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导致中央银行资产结构恶化,另一方面可能推动物价上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出现国际收支盈余(注:这里将外贸盈余视为国际收支盈余,其原因一是GTAP模型未反映资产流动,二是贸易盈余通常是决定国际收支盈余的最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外汇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必然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其作用等同于按同一幅度削减进口关税和提高出口关税,进而使贸易收支平衡恢复到一个可持续状态。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我国不可能根据人民币升值幅度提高关税保护水平,因而出现货币升值时,关税对本国农业的保护自然会受到削弱。另一方面,高额外贸顺差常常是引起贸易纠纷的重要原因。根据基准方案模拟计算结果,我国的外贸顺差主要出现在与北美和西欧的贸易中,与东亚的贸易则为较大逆差。近年来,美国经常以中方存在贸易顺差作为理由,在双边及WTO谈判中指责我国采取限制性贸易政策, 并就我国“入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价。因而就发展稳定的贸易关系而言,高额外贸盈余是一个消极因素。

(二)不同试验方案的综合评价

前述的不同政策方案代表不同程度的市场开放。表6 列出了各政策改革方案的平均进口关税。从中可以看出,与1995年基期相比,基准方案下农产品关税率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工业品关税较大幅度下调,平均关税水平仍得到降低。从“发展中国家”方案到“开放贸易”方案,农产品关税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然而除了“开放贸易”方案外,平均关税水平不仅高于乌拉圭回合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而且与我国已经做出的关税减让承诺存在较大差距(注:根据我国向APEC提交的行动计划,到2005年我国的算术平均关税将降低到10.8%,以进口额加权的平均关税降低到6.6%。)。这一情况表明,在WTO谈判中,除“开放贸易”外的其他方案可能很难满足谈判对手的要求。

表6 不同方案下的平均关税水平

基期 非平衡

实际基准发展中发达 市场开放

关税方案 国家 国家 开放贸易

全部商品 24.318.3 17.9 17.6 17.4 9.6

农产品8.132.5 28.3 25.9 23.615.2

说明:表中为根据GTAP原始数据和方案模拟计算结果得出的用进口额加权的平均关税率。

对试验方案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见表7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居民实际收入和国家总体福利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而上升。进出口也呈现类似的趋势,但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后,进口增长远快于出口增长,使得贸易盈余减少,外贸收支趋于恢复更合理的平衡。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是一种有利的选择。就国内经济发展看,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总体福利。从发展稳定的贸易关系角度看,这样的措施也有助于消除发达国家在我国加入WTO问题上设置的障碍,从而加快谈判的进程。

从对各方案的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较大幅度削减农产品关税保护后,不仅我国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产品生产出现下降,而且除肉类等个别商品外,整个农业部门都将受到冲击(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受到冲击”指的是与基准方案相比生产下降和贸易平衡恶化。 若与1995年基期相比,各行业仍保持发展势头。)。 在全面削减关税的情况下,甚至纺织品这一优势产品也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虽然消费者从获得廉价商品供应上受益,但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出现下降。至于政府是否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来缓解农民可能遇到的困难,则取决于外部冲击的严重程度和内部实现有序调整的能力。

表8列出若干方案下不同生产部门间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粮食和油料收入明显下降,其他农作物收入下降幅度较小,畜牧水产业和加工农产品收入趋于提高。所有非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然而,扩大贸易开放程度并不会显著降低整个农业部门的收入。与基准方案相比,即使在开放程度最高的“开放贸易”方案下,农业部门的总收入也仅下降1.7%。 这一情况表明,开放贸易将使粮食和油料生产者的收入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但是在生产者有能力将资源转用于其他农产品生产的情况下,农民的平均收入不至于出现大幅度下降。实际上,如果模型隐含的劳动力自由流动能够实现的话,那么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将会转移到非农业部门,这可能使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出现增长,而不是下降。此外,由于我国粮食商品率仍非常低,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粮食市场价格变化对农民福利的真实影响要小于模拟分析得出的结果。

图4 若干方案下农业收入增长与国家福利损失的关系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农产品实行贸易保护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然而整个国家的福利损失增大(见图4), 这同时也意味着对农产品的需求受到抑制。因而,虽然我国可以利用贸易保护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回避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但为此需要牺牲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效率。实际上,由于农村非农业产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上述根据产品计算的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资料,1997年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7%,就业人数占城乡非农业就业的35.1%。对农业的保护非常可能打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而这一类产业恰恰集中在农村地区。考虑到这一情况,即使在短期内,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也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因而,我国应该一方面采取扶持政策来帮助农业生产者(特别是粮食油料生产者)按照合理的长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应以适当的口岸干预政策防止国际市场偶然变化造成的非正常冲击。在需要以较快速度放开农产品市场而农民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转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降低农业税或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缓解对其收入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削减贸易保护必然会造成生产下降和进口增加,导致对国际市场供给依赖程度的提高。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北美不仅现在已经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而且由于其比较优势最强,贸易自由化预期将导致其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注:根据基准方案模拟计算结果,我国从北美进口的小麦和粗粮均占进口总量的8 0%以上。)。我国与美国潜在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冲突,开放市场是否会加大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风险是一个需要认真评估的问题。

表7 各方案模拟计算结果中有关我国经济的综合指标 %

非平衡市场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开放

国民生产总值变化0.250.310.30

居民实际收入变化0.831.101.19

出口数量指数0.090.070.10

进口数量指数2.833.303.65

外贸收支余额变化(亿美元)

-25.4

-39.4

-48.5

国家总体福利变化(亿美元)60.267.464.4

开放贸易粮食禁运 贸易壁垒

国民生产总值变化

1.37 -0.30 -1.46

居民实际收入变化

2.11 -1.36 -3.09

出口数量指数

3.73

0.86 -0.91

进口数量指数 19.85 -1.09-17.49

外贸收支余额变化(亿美元) -397.2

46.2

8.8

国家总体福利变化(亿美元) 151.4 -57.0-456.4

说明:表中数字为相对于基准方案的变化率或绝对量。

表8不同贸易开放程度对生产者实际收入的影响

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非平衡市场开放 开放贸易

粮食和油料-47(-3.4)

-73(-5.3)-75(-5.5) -144(-10.6)

其他农作物 -1(-0.1)-4(-0.3)

4(0.3)-9(-0.6)

畜牧水产20(1.9) 26(2.4) 27(2.5) 87(8.0)

加工农产品

3(2.6) 4(3.6)

5(4.4)16(15.2)

林业和矿产品 -10(-0.5)-1(-0.1)

4(0.2) 36(1.8)

工业品 35(1.8) 47(2.5) 54(2.8)

247(12.9)

服务56(2.1) 74(2.8) 83(3.1)

436(16.4)

合计56(0.5) 74(0.7) 101(1.0)669(6.3)

说明:表中数字为与基期的差额,括弧中数字为相对于基准方案收入水平变化的百分化。

在政策模拟分析中,以2005年保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需要的关税水平作为起点,评估在削减保护水平后自给率的变化,有关结果见表9。由于在所有政策改革方案下关税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使得粮食进口受到抑制,即使在大幅度降低粮食关税的“开放贸易”方案下,净进口数量也仅达到约4700万吨。虽然我国的粮食自给率降低到95%的“基本自给”水平以下,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进口粮食用于发展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同时大米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接近100%, 消费者的口粮需求仍然得到可靠的保障,因而在所考虑的各种情况下均不会出现严重的粮食安全风险。此外,随着我国非农业部门出口创汇能力的提高,外汇支付能力已经不再是一个制约粮食进口的重要因素。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在进口量最大的“开放贸易”方案下,粮食进口支出仅占进口支出总额的2.6%,占出口创汇额的1.7%,并没有显著高于历史水平。

在另一方面,北美对我国实行粮食禁运确实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打击(见表7),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由“发达国家”方案下的提高0.3%变为降低0.3%,消费者实际收入由增长1.1%变为下降1.36%,我国的总体福利由增加67.4亿美元变为降低57亿美元。然而就粮食而言,北美禁运将导致国内粮食价格上升,从而引导资源由其他作物流向粮食生产,粮食需求则受到抑制。此外,由其他国家进口的粮食数量有所增长。从总体上说,在供求能够按市场信号灵活调整的情况下,北美粮食禁运所起的作用是迫使我国将资源配置于缺乏优势的产品,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和发展速度,但不会造成粮食安全危机。考虑到未来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我国在确定放开粮食市场的速度和程度时需要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为了避免个别国家以粮食禁运作为工具实现其政策目标,我国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粮食储备、采取有利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粮食的贸易政策、在国际谈判中寻求形成制约粮食供应国行为的制度等措施来防止和回避风险。

表9 不同情况下我国的粮食关税水平和粮食自给率的变化

1995年

基准发展中发达国家粮食禁运

基期 国家

关税率%

小麦 -12.9

110.0 83.670.4

70.4

粗粮6.0

120.0 91.276.8

76.8

粮食自给率%

稻谷 100.0

100.0100.0

100.0 100.0

大米

98.899.6 99.699.6

99.6

小麦

90.089.7 87.285.8

94.9

粗粮

95.894.3 92.791.7

97.5

综合

95.194.9 93.692.9

97.5

粮食净进口数量(万吨)①

稻谷 -1 -10 -1 0

大米159 70

75 75 73

小麦

11371524 18742070785

粗粮5711004 12791440456

合计

18672598 32283585

1314

贸易壁垒

非平衡 开放贸易

市场开放

关税率%

小麦 110.0 110.0

33.0

粗粮 120.0

24.0

36.0

粮食自给率%

稻谷 100.0 100.0 100.0

大米

99.8

99.6

99.7

小麦

91.5

89.8

81.5

粗粮

95.4

85.5

88.5

综合

95.8

92.0

90.7

粮食净进口数量(万吨)①

稻谷 -1 -1 -1

大米 44 72 59

小麦

1280

1521

2659

粗粮815

2490

1978

合计

2139

4084

4696

①需要注意的是,1995年是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最大的一年。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时,基期水平是决定预测期水平的重要因素。

说明:计算综合自给率和净进口数量时未包括稻谷。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北美粮食禁运相比,发达国家对我国产品出口设置贸易壁垒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更大损害(见表7)。 就农业部门而言,由于该方案下保护水平较高,粮食和油料生产者收入得到提高,而其他农作物、畜牧业和工业品生产者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国家的总体福利损失高达456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 由于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而使我国失去加入WTO的机会并不符合我国的总体利益。 模拟结果还反映,设置贸易壁垒的国家国民福利和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这一情况表明,我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较弱的一方,这要求我国在确定贸易战略时应该注意防止引发这种不利局面。根据乌拉圭回合协议,纺织品贸易将在十年内逐步置于WTO管理之下。在过渡期内, 协议要求各国逐步扩大一体化比例和改善配额增长率,对应用保障条款限制进口也制定出有关规则,因而在WTO框架下, 我国可以得到一个更有利于扩大纺织品和工业品出口的市场环境。

从对不同方案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我国的最佳选择是在WTO框架下参与世界范围的贸易开放; 其次是在双边或区域性安排框架下以扩大我国市场开放程度换取贸易伙伴的对等优惠待遇;再其次是单方面自主和有选择地降低贸易保护水平,最不可取的策略是拖延市场开放,从而使我国失去利用WTO所提供保护机制的机会。

上述分析建议主要基于GTAP模型模拟计算结果。由于模拟设计依据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增大贸易开放程度后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这样的模型在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方面存在着某些缺陷,所使用数据和参数也不够可靠。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就针对我国所得到的结果看,农产品需求增长幅度可能偏高,我国外贸出口能力扩大程度也可能被高估,然而模型推断的我国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与我国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六、结 论

我国加入WTO 并非仅仅是解决未来我国以什么样的条件与其他国家开展贸易这样的简单问题,而是确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体系中中国将起什么作用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换言之,加入WTO 将确定我国今后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方式和程度,因而需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总体利益出发制定决策,同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开放可能造成的短期冲击和对某些群体的不利影响。

从本项研究所做的方案试验结果得到以下几个重要发现:1.我国的贸易开放程度越高,整个国家的福利改善程度也就越大。这一结论不受我国是采取单方面自主降低关税还是参与在WTO 框架下的多边开放等不同选择方式的影响。2.降低贸易保护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将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调整,不同方案下调整的方向和幅度存在一定差别。就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看,我国按照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标准削减关税保护并不是一个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的问题。然而,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将使我国在过渡期政策措施选择上得到较大的灵活性。3.由于我国在大部分农产品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加入WTO,均会造成对农业部门的冲击,特别是农作物生产。从总的趋势看,未来我国农产品进口将趋于增长,出口则下降,农产品贸易会出现较大逆差。4.然而,我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推动需求增长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生产下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农民收入也明显提高。在要素可以在不同产业间灵活调整的情况下,实行开放贸易可能要比贸易保护政策更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5.随着市场的开放,我国粮油种植业将相对萎缩。然而在所考虑的各种情况下,均不会出现粮食自给率的大幅度下降,因而开放贸易不会使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6.与开放贸易对农业部门的冲击相比,发达国家对我国非农业产品出口设置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打击更为严重。在我国未成为WTO成员的情况下, 遭遇这种风险的可能性较大。7.根据我国削减关税对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一情况可以判断,我国利用征收所谓“最佳关税”来优化本国利益的潜力较小。因而从减少政策性扭曲的角度考虑,未来农产品的关税率宜逐步趋近和降低。8.限制进口政策导致的高额贸易盈余不仅会引发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冲突,而且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特别突出的是,如果允许汇率自动调整,人民币将出现升值,而汇率的这一变化会削弱关税保护的效果。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加入WTO 更有利于实现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鉴于WTO将于近期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对乌拉圭回合制定的贸易规则进行审议和修改,这将可能为我国加入WTO 增添新的障碍。从发展角度看,虽然我国有必要在加入WTO 时保障尽可能有利于我国的条件,但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积极参与这一多边体系的活动,影响世界贸易体系的改革方向。因而,为了推进谈判,我国可以在开放程度上做较大的让步,以换取较长的过渡期和允许执行与我国改革总体规划相协调的行动计划。与此同时,我国可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争取使WTO规则充分考虑和反映成员国不同的文化和法律制度, 在此基础上强化政策评审和争端调解机制,以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要求。

根据目前我国名义关税率高、但由于制度上的诸多漏洞使有效保护程度降低这一状况,我国可以承诺以较大幅度降低上限关税,同时强化关税的征管工作和打击走私的工作。在WTO谈判中, 我国可以考虑在具有一定优势或作为初级原料的商品上做出较大的关税减让,以换取在重要商品上较为宽容的过渡期管理措施。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在不同商品上存在利益差别的情况,有选择地在某些商品上做出较大减让,以使重要谈判对手能够得到一些用于缓和国内利益集团压力的“成果”,或赢得获益国家对我国立场的全力支持。从我国自身方面说,为推进谈判,需要从制度上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在谈判中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而不能仅限于做出原则性的承诺。在积极推进加入WTO 谈判的同时,我国还应该积极参与区域性贸易开放和加强双边贸易关系,这样做将减少我国置身于WTO之外的损失, 亦有助于缓解发达国家施加的压力。

附表 对GTAP数据的调整

商品 要素使用结构(占投入价值的比例%)

耕地 非技术劳动力 技术劳动力本 资本

稻谷 41.0

49.9

0.5 8.6

小麦 48.1

41.9

0.5 9.4

粗粮 51.4

40.5

0.3 7.8

蔬菜水果 28.2

59.5

0.511.8

油料 52.8

40.4

0.5 6.3

植物纤维 29.2

61.2

0.6 8.9

其他作物 37.4

52.9

0.3 9.5

食草家禽 29.1

57.8

0.512.6

猪禽

5.6

75.9

0.518.0

水 产 品

2.7

49.3

0.410.3

商品国内扶持水平%

自然资源修 改 前修 改 后

稻谷

0.0 -2.1 -5.4

小麦

0.0 -2.1 21.6

粗粮

0.0 -2.1 -1.5

蔬菜水果

0.0 -3.1 -8.9

油料

0.0 -3.1 8.2

植物纤维

0.0 -3.2 1.6

其他作物

0.0 -3.1 -1.7

食草家禽

0.0 -1.7 -1.2

猪禽

0.0 -1.7 -0.3

水 产 品 37.3 -3.7 -3.7

说明:1.修改仅涉及本表中包括的初级农产品。在GTAP基础数据中, 除水产品以外, 所有其他农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价值比例均为土地29%,非技术劳动力58.5%,技术劳动力0.5%,资本12%。 水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价值比例为:土地0%,非技术劳动力52.0%, 技术劳动力0.4%,资本10.3%,自然资源37.3%。2.当国内扶持水平大于100%时,表明该产品生产者得到政策扶持。

与加入WTO所要求的改革相适应,我国需要转换发展思路, 从追求经济规模增长转变到重视国民福利的提高。从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资源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依靠贸易保护不仅不利于提高我国的资源使用效率,而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持续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因而我国需要与开放市场的规划相配套,制定适当的国内政策,一方面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另一方面要为生产要素跨部门流动创造一个较为有利的环境,为实现平稳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安全保障。在这方面,当前亟需加强的工作是逐步完善支持竞争性市场运作所需要的法律和制度基础。此外,国家应该增加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教育和科研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于年内加入WTO, 那么关税削减和相关政策改革需要在从2000年开始的5年内完成, 为此所需要进行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是极为艰巨的,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准备工作远远不足,因而可能造成某些风险。随着我国降低关税,短期内农产品和工业品进口将会出现较快增加。在另一方面,由于其他国家已经全面或部分实施了乌拉圭回合要求的关税减让,我国加入WTO 不会在短期内产生推动出口的效应。因而,加入WTO可能在短期内加剧国内市场上的供过于求现象,并影响到就业和居民收入。为了实现平稳过渡,当前急需针对过渡期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展开深入研究。此外,要注意利用新闻媒介向公众进行必要的宣传解释,使整个社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尽可能地形成共识,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结构调整做准备。

附录

就反映我国经济实际情况而言,GTAP第4 版数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所有初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构成均相同。为了使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实际情况,同时又不会改变GTAP数据体现的价值平衡关系,根据1987年中国城乡经济投入产出表和近年我国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要素使用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一调整影响到原始数据反映的对国内生产者的扶持水平。调整前后的差别见附表。

修改后,除蔬菜水果和植物纤维外的其他所有农作物生产中,土地在要素投入价值中占的比例提高,劳动和资本投入占的比例下降;蔬菜水果和植物纤维生产的土地投入集约度与以前基本相同,但劳动集约度稍有提高,资本集约度则下降。要素投入结构调整较大的是畜牧业产品。食草家畜的土地集约度基本未变,但猪禽生产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幅度下调,两种畜产品的非技术劳动和资本投入集约度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由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发达,其发展与农作物生产在占用土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对水产业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包括了土地投入,同时减少了非技术劳动力投入。根据调整后的数据,我国对小麦、油料和棉花生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扶持。近三年来,上述三种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修改后的国内扶持水平与这一情况更为相符。

需要指出的是,对我国农产品生产中要素使用结构的调整受到时间和资料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判断。鉴于这些参数对分析结果有重要的影响,今后有必要在这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截稿:1999年5月

标签:;  ;  ;  ;  ;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下)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