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探究论文_刘世林

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探究论文_刘世林

身份证号码:5103221976****0535 四川富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自贡 643200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成效日趋明显。如今,在现代化社会的加快建设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更是不能少。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具有涉及领域广、工程量大、费时费力费财等鲜明特点,而且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复杂多变,甚至可能会影响施工。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其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特点及现状

1.1开工急

很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都没有做好充分的施工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但是为了赶工期,不得不提前开工,从而导致设计图纸脱离实际施工情况,施工队伍人员层次参差不齐,甚至某些工程实施边施工边设计,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工艺流程不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要求。

1.2工期紧

城市道路施工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通常会缩短施工周期,提前完成施工作业。但这也导致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市政道路工程为了盲目的追赶工期,不分施工环境外在因素影响的变化连续作业,尤其是在雨水季节里进行路基压实施工作业,进而导致密实度及强度都不符合规范标准,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

1.3利低料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某些市政道路工程为了获取工程建设施工的主动权,对此在投标过程中故意压低价格,一旦投标获得工程施工权时,因其利润太低就采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作业,或是以次充好,好坏参半,进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

1.4建设、监理、施工部门各自责任不到位带来的质量问题

1)建设单位在协调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处理,导致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先松后紧”的现象。不仅如此,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人员管理等不能及时处理加以解决,从而为安全隐患埋下伏笔;2)监理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时,不能做到认真负责,严格按照相应地规范标准进行,甚至是走“形式”,缺乏深度研究与实际监察行为,这也将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3)在大多数市政道路施工中,很多市政道路工程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比较陈旧,或是工程材料与实际要求的相差甚远,完全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进而为整个道路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2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城市道路施工结构

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要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改造,对一些地下水管道会出现全部迁移的情况,为此,地下水管也要进行配套建设。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中交通的合理组织非常必要,城市道路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对现有的交通产生影响的情况,对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可以实行分半幅施工的方法,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城市道路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意外因素对工程的进度产生影响,因此,制定预防方案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及时进行解决,保证工程正常进行施工。城市道路施工还要对城市用地情况以及城市的美观问题进行考虑,对经济性问题也要进行重视,为城市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2.2管道和道路的施工

道路施工的必要基础措施是路基挖方,然后根据施工填方的步骤进行,施工过程中对挖方的深度和路槽宽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路基施工上应根据准备材料的调配方案以及施工的程序步骤,选择合适的开挖路面,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再施工。路基施工时应采用分层挖掘的方式,将规定区域的道路进行分区段平行作业,施工中运用的设备应结合道路施工的环境使用,短距离的运输距离可以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施工,长距离的运输应使用装卸货车施工,结合机械挖装、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必须的机器设备完善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质量。遵循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顺序的错乱,会给工程带来意外的损失。所以在城市道路的路基施工之前,结合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做出相关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方案做出调整,保证城市道路的地下管道的设施安全,再对路基进行施工。避免路基施工中的管道问题导致市政工程道路的返工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桥梁道路的主机动车道施工时会影响正常交通的通行而试通,在工程尚未完工情况下,应做好相关安全措施保证交通的安全通行。

2.3路基施工的工程方案

路基施工是对道路地表进行处理施工,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合理地制定施工的步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与其他因素产生矛盾。路基施工应对柱桩进行标注,测量实际挖方深度,标记实际坡脚桩数值以及施工的正确高度;选定填方内的所需材料进行路基填筑施工,用滚压机将路基地面滚动压实;对选取的材料应根据工程师的批准使用;对挖方后的地面进行维护处理,避免路堤的滑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路基填土时按路面的平度分层给挖方区域进行填土,应严格控制好路基施工区域内的路段填土厚度;在对路面整平情况下应使用推土机先将土地推平,保证路基两旁流水管道的排水流畅问题;碾压路段时用振动机对路面两侧先行碾压,然后再对中间路段碾压,保证碾压区域内的无漏压现象。

3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3.1加大技术管理力度

加强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具体做法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工作监督,制定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案等。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制定一定的施工责任制,将施工内容明确到个人,以便在工程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地查找出错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预定施工计划完成工作内容,施工单位定期派检查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确认,确保工程有序、高效的实施。

3.2强化施工过程技术管理

1)在进行市政道路各个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有关人员要提交一份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机械配备以及人员组织给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根据提交的情况进行开工申请,当开工申请批准后,施工单位才可以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2)在施工环节,必须要加强工程的试验和测量工作,然后根据试验和测量的结果进行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以及人员的配置选择,并且还要检验这些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质量的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3)在对市政道路的每一项工程和工序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并且还要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质量检验表格,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可以检验合格。然后还要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4)市政工程的施工全过程都要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抽样质量检查,通过检查不断的改进施工工艺,从而不断的提高工程的施工水平;5)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中,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对工程进行合理的检验和测试,在对市政道路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质量检测时,就必须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工程项目的有关负责人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此外,还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风险措施,并且将措施落到实处,责任到具体的岗位和人,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3道路路基施工防护技术管理

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对路面进行一定的挖掘,为了保证施工后路面的平整,必须做好路基的防护工作。路基防护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防止路面受到雨水的冲刷,防止温度、湿度变化对路面平整度造成破坏,防止强风对路面造成侵蚀等。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现在的路基防护还应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许多城市越来越注重对道路的绿化设施,使得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

总言之,城市道路的建设极大地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的秩序,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提高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从而保证道路的使用年限和功能。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处理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灵活的运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的一些施工工艺和技术,但是施工过程一定要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来进行,以此尽量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切实提高我国道路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的探析[A]..科学中国人(人文社科版)[C].2014:1.

[2]王海艇.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0,16:339+342.

[3]丁林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94.

[4]何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5]谢江楠.论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267.

论文作者:刘世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探究论文_刘世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