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_小学教育论文

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_小学教育论文

我国贫困地区小学教育针对性的观察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针对性论文,小学教育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的委托,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承担了“加强贫困地区小学教育项目(1990-1993周期)”的终结性评价工作。1994年5月至6月,评价组先后到安徽省的六安、岳西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马山、上思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固原县以及甘肃省的平凉、华池县,共8个县(市)的25所项目学校进行现场观察评价。此外,评价组还走访了若干所非现场评价的项目学校和8所非项目学校。

根据国家教委的最近规划要求,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即在全国85%的人口覆盖地区普及初中教育,在10%的人口地区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在5%左右特别贫困的地区普及小学四年教育。据调查推算,目前全国贫困地区的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不足50%,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结业生或辍学生不能继续接受正规教育。在这么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似乎更需要从单纯为升学作准备这一隐含的教育目标占统治地位的状态下解脱出来,注重应教些什么和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否则,小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脱节,单纯应付考试,使不能继续接受正规教育的孩子以观面对未来的生活。

1990年3月,在泰国宗滴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将“满足基本学习需求”作为大会的主题,会议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基础教育必须普及,其针对性和质量必须得到提高”;“基础教育必须注重真正的学习收效和结果,而不单纯重视入学,课堂出勤率和完成文凭的要求”。本文提出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的针对性问题,包括学生将来继续学习的技能和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不容置疑,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学生的读、写、算能力是小学教育的最核心部分;在继续学习或生活方面,它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这次现场评价,根据观察,听课与学生试卷分析,大部分项目学校在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质量,与我们前几年所调查的贫困地区相比,有很大的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些学校的教育还是唯考试为核心,唯升学为目的,升学与考试成绩排序左右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

要提高小学教育针对性,就必须下决心纠正长期存在的单纯应付考试的倾向。在目前情况下,关键在于这些小学是不是提供给学生一些于当地生活与社会环境有用的技能,尤其是为不能继续升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些准备就业的知识或本领,指导和改善他们的生活,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使所在地区的个人和社会能从小学教育中获得较大的收益。这次现场评价,笔者看到部分项目学校已经在不同角度作了努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他们的体验或许对确定贫困地区可接受的学习收益标准,改进衡量教育质量的方法以及提高教育针对性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个案1 安徽省岳西县项目领导小组结合本县的农业实践编写乡土教材,学校针对本地的经济重点讲授乡土教材,既有效地培养了农村学生对当地资源、经济发展的认知能力,也使学校周围的农民获得收益。

岳西县地处皖西南,大别山腹部。199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405元,是以大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自项目实施以后,结合当地实际,编写了项目小学劳动课乡土教材《作物种植》,重点讲授了水稻、小麦、板栗、葡萄、桑蚕、茶叶、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当地十七种作物的种植与栽培知识技能。

来榜小学是1992年1月开始试用《作物种植》的学校,现有1.3亩蔬菜基地果园,0.7亩桑园及12亩“少年林”。学校从机动课时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给《作物种植》,或讲授或实践,讲授结合实践,实践结合农时,教学做合一,克服教师黑板上讲种植,学生教室背课本的脱离实际倾向。针对本乡的物候特征和经济重点,来榜小学侧重以该书的林、菌知识为主,提高了农村学生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认知能力。该学校还对未升入初中的毕业生集中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回乡能开发《作物种植》中介绍的有关项目。

个案2 宁夏灵武县龙二小学建立学农基地,渗透农业技术教育因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使学生学到一些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农业技能,而且为学校增加经济收入,弥补经费不足提供了稳定渠道,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学校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增强了项目的持续效益。

龙二小学位于灵武县新华桥镇龙二村,全校学生659人(含学前班126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30%为学农基地,这是1989年被定为“加贫”项目学校后,在原有校田的基础上修建的,为了管好果园,学校各年级学生每周安排2节劳动课,并在中高年级增加园艺知识课,春季讲果树栽培与修剪,夏秋季讲病虫害防治,果园除草、施受等知识,使不少学生掌握了一些种植果树方面的技能,学校的果园成了当地优良品种的实验、推广和技术传授基地。

在学校的多功能教室,笔者看到了学校用果园创收的经费添置的彩电电视机、投影设备、电子琴、收录机等设备。校长说,果园每年为学校创收三四千元,钱的来源稳定了,学校有计划地改变校舍、校貌,改善办学条件,每年还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杂费,学校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个案3 灵武县崔渠口小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了文化,还学到了生活技能,家长对小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更加支持学校工作。

该小学位于灵武县郝家桥乡崔渠口村。服务区人口近7000人,其中回族74.9%,全校学生285人,回族占81%。

学校自项目计划实施以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先后组织成立了针织、剌绣、手工制作、缝纫、编制、书法美术、图书阅读、折纸等十几个兴趣小组,在活动中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受到家长的欢迎和好评,全校学生的91%参加了兴趣小组活动。针织、剌绣、手工制作等小组已有作品2500多件,十多件手织衣已经送给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得到社会的好评。由于各种兴趣小组的开展,孩子可以在学校学到本事,家长很满意。现在家长经常和学校老师联系,督促孩子上学。

个案4 广西马山县加方乡项目学校针对当地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特点,因地制宜添置体育运动设施,开展文体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的体质和成长,也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加方乡位于马山县东部的大石山区,全乡有17个行政村,294万人,国土面积3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8亩,199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02元是现场评价项目学校所在乡(共20个)中,最贫困的三个乡之一。该乡少数民族聚居,壮族、瑶族人口占90%以上,文体活动十分活跃,1993年得到自治区授于“文体之乡”的称号。马山县的7所项目学校都属加方乡,他们针对当地少数民族爱好体育、文艺的特点,每个学校都因地制宜修建了篮、排球场、沙坑、跑道、爬竿及单双杠等场地和设施,不仅使体育课正常化,而且增加了学校的吸引力,入学率和巩固率有了较大提高。

本文列出若干个案。描述了他们在提高小学教育针对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它学校的工作。但由于笔者现场观察的局限性,不能包括所有学校在这方面的努力。例如,宁夏一些回族学生集聚的项目学校,针对当地伊斯兰宗教信仰的社会环境,开设了《简单阿拉伯语100句》的课程,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阿语以适应环境,受到回族学生及家长的欢迎;甘肃的项目学校针对贫困地区小学生见识少,缺乏自信的心理素质,从少先队员每天必须佩戴红领巾、注重文明礼貌的常规教育活动入手,普遍成立了学校仪仗队,规范化的服装、队旗、队鼓、队号以及统一的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结精神,改变了学生的仪容仪表,使学生建立了自信心。此外,大多数项目学校针对办学条件与校园环境较差,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现状,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在提高孩子入学率方面取得了成就,甘肃省华池县还在项目实施期间(1991年),完成了把全县小学生全部从窑洞搬迁出来的工作,写下了华池县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增加了学校对孩子入学的吸引力。

由于小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规范化要求,目前学校在提高教育针对性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大多是在劳动技术课、机动课或课外活动课中进行的。这类课时数所占的比例不大,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与生活环境有关的技能,值得分析。据此,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在小学教育课时安排中,增加劳动技术课和机动课时数的比重,使贫困地区小学的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学生传授与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活环境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适应社会环境的技能。

其次,目前小学教育主要学科,即语文和数学教材中,还缺少必要的乡土内容,因此除了针对读、写、算方面的学习技能传授以外,难以帮助孩子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而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审权在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很难在这方面进行革新,更何况面对全县(或学区)的定期统考和成绩排序评价制度,教师也难以在教学内容上作出针对性的补充,因此,建议由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当前,贫困地区小学教育正面临着需要改善针对性的时候。一方面,2000年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划目标,要求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而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的资金还不能切实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贫困地区的小学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例如加强学农劳动基地建设,农科教结合,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同时,增加教育经费的来源。

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家长和学生“唯升学为读书目的”的传统观念,正在经受社会变革的冲击而逐渐发生改变。在固原和马山县,众多家长和孩子面临着:“考不上、念不起、没处去”的挑战:“考不上”—一可升入初中的比例有限,能继续接受高中以上正规教育的更是凤毛麟角;“念不起”—一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不断提高,与贫困地区的低收入形成尖锐的矛盾,既使考上了大学、中专,但因为收费问题而不能上学的个例使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没处去”—一大、中专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由原来国家包分配改为不包分配,以及眼看部分县、乡(镇)机构改革中,个别原以为终身吃“公家饭”的干部重新回乡务农,也影响了家长“为升学而读书”的观念。因此,贫困地区的部分家长和学生已经在重新审定“上学究竟图什么”这一陈旧而新鲜的问题。灵武县崔渠口小学的家长们说:“别的学校学生也想到这儿来,就是为了学到本事”(参见个案3),正是这种观念转变的表现。

如果贫困地区小学教育不失时机地调整办学目的,提高针对性,重新确认可接受的学习收益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社会与群众的需要,可以预见的结果将会是:学校步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增添新的活力;学校有条件继续提高传授学习技能,即读、写、算能力的教学质量,使有学习潜力的学生仍可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不能继续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将学到一些适应生活环境的技能;家长为学生能学到本事而高兴,更关心学校教育;社区将从学校的针对性教育中收益,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将会有利于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标签:;  ;  ;  ;  ;  

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_小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