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物理教学中的“四个误区”_物理论文

走出物理教学中的“四大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物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四种现象,它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故称之为物理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一、重理论,轻实验。

客观上讲,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比重不大。以我国现行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来看,全书共407页,必做的演示实验才46个,学生实验也只有7个。而科技发达的德国某物理课本不足300页,却编入300多个实验。在这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这样,有的学校尚不能完成规定的实验。有些教师宁可花大量时间带领学生操练习题,也不肯拿出时间做实验;不少学校往往是要考到的实验反复练,而选做的实验从不问及,连那些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且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实验也删去了;还有的教师把学生做实验变成了教师讲实验,成了“物理不见物”。

二、重结论,轻过程。

分析一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错的原因,多数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学过的公式和结论,而缺乏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如有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也去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的不结合具体的运动状态去分析该状态下的受力;有的不加分析地认为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掉下来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等。学生不重视过程分析或不会进行过程分析,究其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或淡化过程的教学。如不研究定律的建立过程,不探讨概念的来龙去脉,直接给出公式,然后是围绕公式做题。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就行,学生便去死记硬背,用时硬套,成了“物理不讲理”。

三、重习题操练,轻方法教育。

随着教材的不断改革,研究方法有了它一定的地位。如教材在自由落体的研究过程中揭示了“假设、演绎、验证和推理”的研究方法;在欧姆定律的建立过程中,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效果量度的方法以及实验观察和数学方法。可惜的是有些教师只注重运用公式去解题,把研究方法给略去了,没有把科学方法的教育作为教学目标。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少学校都在积极围绕上年的高考题的类型进行操练,教师也不辞辛苦地把研究多年的“解题术”和“高招”都端给学生,学生便欣然模仿而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这样下去,学生总在教师的思维圈子里兜,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仅没有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其创造性思维也受到了限制。

四、重教师的行为变化,轻学生的行为变化。

我听过不少的物理课,其中有些是优质课评选的公开课和观摩课。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及其变化体现的很充分,经常是一人表演“独唱”,而学生的行为却很呆板,很受束缚。一节课下来,即使教师“表演”的很精彩,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却不可而知,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有的教师认为,物理难学,生怕学生考不好,就一味“灌输”,把所有的问题(包括学生通过行为变化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都分析得很细、很明白,然后端给学生,就像嚼烂的馒头,学生反而感到乏味。这种以教师的行为变化,代替学生的行为变化的做法,使学生失去了借以培养能力、挖掘内在潜力的机会。

如何走出物理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1.端正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就是要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和教师应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来发展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大误区”,不以分数论高低,要使每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正确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物理教学中要把科学素质的教育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2.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实践活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决定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物理教学中应充分体现“物”的作用,这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所在。教材的改革应加大实验的比重并增加实践性的习题。首先,教学中可增加一些运用简易器材,由学生来完成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认识物理规律。如“压强”一节,学生用两手指轻轻捏住图钉两端,就能体验受同样大小的力,由于受力面积不同而压强不同的道理。再就是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电磁感应现象等。还可以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走发现者的道路。如牛顿第二定律、玻一玛定律、楞次定律等均可作为探索性实验。另外,加强实验的全面考查,把笔试、操作、报告、设计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也是加强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定期开放实验室,定期组织参观学习,积极发动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是培养实验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兴趣的第二课堂。

3.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科学方法教育

任何物理概念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基础上。如场强的概念是在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基础上建立的。每个物理规律也都有其实验基础或推导依据。如牛顿第二定律是在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搞清楚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它们。在解决问题时,只有正确的分析物理过程,才能正确地运用概念和规律去分析、解决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木块,A的质量为2kg,以10m/s速度向右运动;B的质量为1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B前端连一轻弹簧,如附图。求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

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当A和B都做减速运动且B向左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于是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m[,A]v[,A] - m[,B]v[,B]= m[,A]v[,A]'+0代入求得:v[,A]'=7.5m/s。

错解的原因是由于对两物体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缺乏详细地、认真地分析。实际上,弹簧受压后,由于弹力作用,开始一段时间A和B都减速且随压缩的进行速度减小的越来越快,据题知B的速度减小的更快且B的速度先减到零,此时A仍相对于B有向右的速度,两者间距进一步减小。此后B向右加速,A向右减速,但只要A的速度还比B的速度大,A和B间的距离继续减小,直到两者速度相等,两者间距最短(即弹簧压缩至最短)。此后A继续向右减速而B向右加速,两者间距又逐渐增大。所以当v[,A]'=v[,B]'=v'时,弹簧压缩至最短。由动量守恒定律,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m[,A]v[,A] - m[,B]v[,B]=(m[,A]+m[,B])v'

代入得出v[,A]'=5m/s。

在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中,也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所有的实验定律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再就是理想化模型的方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它突出了对象对研究问题的主要特性,忽略了其它次要特性,使问题得到简化处理而又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等都是从实体中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另外,假说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研究方法,它是根据已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推测未知的现象和规律,并力求验证这种推测的思维方法。如安培假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等。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教师应注意挖掘和整理,把科学方法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实践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走出校门后,所学的知识可能会忘掉,或者说大部分人工作中并不直接用到所学的物理知识,但他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这对他的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比单纯教给学生某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

4.注重学生的行为变化,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进入青春期后,其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认为自己是个大人了,独立性意向十分强烈。作为教师不能忽视或低估中学生的“成人感”与“独立倾向”,要给以必要的指导,要给以充分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行为去实践、去探索。通过学生的行为变化,使学生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操作到会操作……。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实践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就教学目标的落实方面来看。从学生的行为变化方面落实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如学生对某概念能说出其内容,即完成了识记目标;能正确理解其形成过程,会举例说明其含义,即实现了领会目标;能正确选择观察方向会阐述观察现象,并能准确读取、记录数据,即实现了培养观察能力的目标……。试想,若教师代替学生复述、举例、观察……,就不会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暴露问题、暴露思路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行为变化为教学提供及时而又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从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看。素质教育主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也必须通过学生的参与行为才能实现。具体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同座位同学互当老师讲给对方听,做给对方看;前后四座位同学组成讨论小组研讨疑难问题;有些演示实验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在旁边给以必要指导,有条件的可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等等。总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行为变化,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要把教学活动比做一台戏,那么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得以充分的“表演”。只有注重学生的行为变化,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标签:;  ;  ;  ;  

走出物理教学中的“四个误区”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