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也是阅读教学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资源论文,答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缘起】
阅读积累与考试效果不一致有多种原因:文本读不懂,作答无从下手;文本基本读懂,考试缺少作答技巧……阅读复习与应考技巧形成“两张皮”,造成复习反复无效。提高阅读复习效率一定要掌握阅读规律,在读懂文本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探究一些具体作答技巧。本节课我们就从答案切入,试着利用答案资源,突破影响阅读复习效果的障碍,提升阅读作答能力,从而提升阅读理解、欣赏和语言运用水平。
【教学过程】
一、依据答案明确考点
学生自读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第15题及其答案,探寻考查点。
本文记叙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交流本试题考查点:
①考查了修鞋人和年轻人;
②考查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考查了两个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④考查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
这些观点只看到了文章和题目表面,没有借助题干和答案反观文本,也没能理解命题人的考查意图。
这类题目考查的是情节发展中人物的表现,能力点是整体感知——通过梳理情节、人物表现感知文章内容。具体要把握这样几点信息:
①抓住题干中“三次修鞋的经过”;
②依循表格中第一列暗示,看情节的发展;
③从答案看,文章的主体基本呈现出来。
①知道了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就明确了作答方向;
②限定了选答区域;
③便于提取答案要点。
分析北京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第13题及其答案,弄清考查点。
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学生交流:
这个题目考查我们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把握,重点是对人物的理解,概括人物特点。
①答案不只是答案,也是我们破解一类题目的资源;
②考点多变,练习时要灵活把握。
二、依据答案判断答案
依据上面的练习题和答案总结答题规律。
学生讨论:
①题目第一列前两项有“听”和“读”,暗示第三项也应是个动词。文章内容写在西安和冼星海相见的情景,答案格式应该是动词“见”后带人物,或者就是“在西安见冼星海”。
②第二列答案是短语概括,都是对人物的概括,当然短语数量不一定相同。
题目暗示给我们一个答题的技巧,这也是命题意图,我们不能辜负命题人的良苦用心。其实试卷当中的每个题目都隐含着这样的信号,我们要善于从答案中总结作答规律。
仔细分析北京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第15题和答案,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
首先从题干中读出切入点:“描写得生动而感人”有两个信息:方法是“描写”,效果是“生动而感人”。我们要回答的是“描写”什么,什么“生动而感人”,因为有了方法和作用,只差内容。把“描写”的内容具体化就是答案。关键是怎样把答案具体化呢?
我们先看与前两题的关联,把第13、14题的答案用线性结构表述出来就明白了。
第13题的答案是:
听《黄河大合唱》觉得冼星海这个人魁梧奇伟,沉默寡言;读冼星海的自传,觉得它能够战胜坎坷,成就抱负;在西安见到冼星海,觉得他气魄伟大,好学深思,热爱祖国。
第14题是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答案有两点:
①听《黄河大合唱》之后,“发生崇高的情感”;
②能写出具有“伟大的气魄”作品的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
第15题的答案是:
作者先写听《黄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图》,从侧面表现出冼星海的气魄和神韵;然后再正面写与冼星海的见面,通过对他滔滔不绝谈吐的描述以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热情开朗的性格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冼星海这一形象生动而感人。
这个答案的具体内容恰好是前两个题目答案的综合,答案内容是有一定交叉性的。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从答案里理出分析题目的作答结构。
首先是叙述顺序:“先写……”“然后再……”,这样有条有理。其次是描写方法:“从侧面表现”“正面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分述清楚。再就是具体内容:在程序词、标志词后面表述具体内容。最后还要有总结句:内容表述完成后将答案调理完整,有个总结句,呼应题干要求。
了解答案结构能够矫正我们的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依据答案完善作答
学生阅读北京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第17题并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学生讨论:
学生一:九龙壁,相对独立与建筑群相配,有装点作用。
学生二:九龙壁属于小品建筑,因为九龙壁在宁寿宫并不是主要部分,但它确实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一的答案不规范,但要点有了,不规范在于表述不完整,没能结合句义;学生二的答案规范却不到位,不到位在于没有答出“小品建筑”的三个特点。如能比照题干再推敲,将它们整合起来就完满了。(教师给出答案:九龙壁属于小品建筑。它是宁寿宫中一个独立的但又与整个建筑群相配的小品建筑。它起到了装点宁寿宫的作用。)
通过作答一对比一修改几个环节,把考点、作答点、能力点统一起来了。
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动手,要使结果看得见摸得着——让成果固化。
阅读北京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第17题,展开讨论。
根据第②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街头雕塑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材料一 大连街头,有一座“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雕塑。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连人刘长春代表中国参赛。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他在短跑预赛起跑时的瞬间,人物形象动感十足。
材料二 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富有北京特色,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街头有一座人力车夫拉洋车的雕塑。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一位老北京人力车夫的形象。他身穿布衫,手扶车把,身体侧倾,注视前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提示:①注意对应题干——回答“类型”、“作简要说明”;②借用文本信息,抓住材料特征。
学生一:“材料一”属于纪念性雕塑。因为刘长春是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大连人,它安放在刘长春的家乡大连,再现了刘长春当年参加奥运会的情景,显示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具有纪念性雕塑的特征。
学生二:“材料二”属于主题性雕塑。王府井大街是传统的商业街,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浓郁的北京文化特色,“拉洋车”又是老北京劳动人民的生活缩影。放在王府井大街上,具有主题性雕塑的特征。
两个同学的答案结构完整,要点具备,作答规范。读懂了文本内容,不仅理解还能够运用。
四、依据答案促进阅读
要求:《藤野先生》一文中有“实在标致极了”一语,请解释此处“标致”的含义和作用。
展示错例:
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表讽刺。写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①,②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行为的③讽刺。
这个答案基本正确,但不完美。①处缺一个宾语,如可增添“的丑态”;②处可加入一个程度副词,如“强烈”“深刻”等;③处的“讽刺”换一个表示感情的词语更好,如“厌恶”“憎恶”“反感”等。
从能力提升方面考虑,做到这个程度不能停步,需再向前走两步。
第一步:这个答案反映了哪些知识和能力。
考点——赏析语言;
能力点——欣赏评价。
“漂亮”是在解释词语的原意,“这里是反语表讽刺”解释所使用修辞方法及作用,“写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的丑态”阐述了语句的内容,“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行为的厌恶”表示了作者的态度。
第二步:总结了作答规律:方法—功能—内容—情感。
语感、语言是阅读的核心任务。总结出答题方法,返回来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白杨礼赞》第二段,解释以下问题:
①“外壳”什么样?
②“麦浪”怎么理解?
③“锤炼的语言的精华”中“精华”指什么?
④“单调”有什么作用?
⑤“另一种味儿”是什么“味儿”?
提示:这些问题很有研讨价值。可以根据以上总结的方法,展开讨论。
学生一:有了对“麦浪”的描写,黄土高原就有了动感,有了灵气,有了生机,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强烈情感也有了根基。
学生二:“味儿”,由“黄绿错综”的视觉冲击力转为嗅觉,使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更富意蕴……
由作答引申出对语言的理解,文章的语言味很快嗅到了,语文课真正有“味儿”了。语文课上出现了语文美,我们也享受了这种美感。
【教学反思】
1.由答案开发教学资源,能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复习不再是重复。资源的开发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标准答案的使用价值——可以总结出具体可操作的作答规律;二是学生答案的资源价值——不在乎“对”与“错”,重在追寻阅读后的思维过程。这样将复习作为一种提升阶梯,既是能力训练更是思维训练,把应考和增强学养、提升素养结合起来。
2.对课上的资源学生虽然都很熟悉,但还是感到内容过多,一部分学生消化起来感到困难。实际上本课内容可以分开来突破,比如可分成在答案中寻找作答规律、依据答案反刍文本等,或者按文体分开来做。
标签:冼星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