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体会论文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体会论文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体会

胡丽娜

(武汉市康复按摩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摘 要: 目的 分析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体会。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6 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脑瘫患儿,共31 例,收集整理患儿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探究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1 例脑瘫患儿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包括5 例痊愈5 例(16.1%)、25 例好转25 例(80.6%)、1 例无效1 例(3.2%)。结论 针对小儿脑瘫患儿,经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后能够有效的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小儿脑瘫;中医治疗;康复训练

0 引言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小儿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期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视听觉障碍、感知觉障碍、癫痫及心理行为异常。从中医角度讲,小儿脑瘫属 中医儿科“五软”、“五迟”的范畴,[2]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病后调护不当,致使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失养,脑络受损而产生临床诸症,病以虚、於为发病特点。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院在采用中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后,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6 月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31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 例,女11 例;年龄0-6岁23 例,7-14 岁8 例;痉挛型17 例,混合型7 例,肌张力低下型5 例,不随意运动型2 例。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被临床确诊为小儿脑性瘫痪。

1.2 中医治疗方法

1.2.1 针灸: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是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脏腑经络理论,循经、远道及邻近取穴,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醒脑健脾、补益肝肾、益气活血、解痉止痛、安神镇静、扶正祛邪等功用。现代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瘫能缓解肌张力,提高肌力;增加脑血流量,增强智力,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①头针疗法:选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1 线、顶旁2 线、顶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用1.5寸毫针迅速刺入帽状腱膜下,然后将针体与头皮平行,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区,留针2-4 h,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隔日1 次。②电针疗法:针刺人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③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手三里、丰隆。所取穴位多位于脊髓所在的督脉和肢体上,用针药的协同作用,达到激活瘫痪,平衡阴阳,缓解血液循环障碍,改善脑部供血的效果。每次选2-4 穴,5%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 注射液、维生素B12 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射药液0.5-1 mL,隔日1 次。④耳针疗法:选枕、皮质下、心、肾、肝、脾、神门。每次选2-4 穴,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20-30 min。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 日更换1 次。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由于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成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紧缺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2015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能源互联,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

1.2.4 脑瘫中医治疗的注意事项:①调整阴阳,因为疾病的发生从本质上讲都是阴阳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补其偏衰,损其有余,这是治疗疾病的根本之法。②扶正祛邪,由于脑瘫以虚实夹杂为多,所以扶正培元固本为要兼顾祛邪,做到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③标本兼顾,要灵活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

1.2.3 中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依据小儿脑瘫临床表现的特征,辨证分型,确定治则,选取相应方药进行治疗。肝脏亏损进血不足型小儿脑瘫,以补益肝血、肾精、强壮筋骨为主,用补肾地黄丸、鹿茸、山药、丹皮、杜仲、桑寄生等。血虚风乘型小儿脑瘫,以补益气血、舒筋活血为主。若以手屈曲伸展不利为主,选用薏米仁、防风、羌活、人参、杜仲;若以脚屈伸不利者,选用海桐皮散、当归、川牛膝、山萸肉、羌活、丹皮、生地、杜仲、人参、补骨脂。还可以口服一些开窍益智、醒脑的药物比如智力糖浆、小儿灵膏滋、益脑胶囊等。

1.3.1 PT(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儿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等),使患儿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包括:头部的控制:我们可以进行抬头训练,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利用声音以及玩具等来吸引他,使他头部一点一点抬起,反复进行训练并逐渐增加保持抬头的时间。翻身训练:翻身需要患儿利用肘的支撑以及身体的扭转来完成。患儿完成不了时,我们需要给与帮助将需要翻身的另一侧的膝关节屈曲,在臀部给予一定的力量,使他借助力量向翻身的一侧翻滚。坐位训练:加强患儿腰部力量,根据儿童的情况再背后给予支撑,如果情况较好的患儿,则可以让他双手支撑或者单手支撑来进行坐位训练。四点支撑及膝立位训练:先让患儿进行四点支撑,支撑不了时,在腹部放置枕头给与帮助,根据患儿支撑情况来减少枕头。如果四点支撑能基本完成,在训练膝立位,先训练双膝立位,根据患儿情况在腰部给予支撑,在循序渐进减少腰部帮助的力量并进行单膝立位训练。爬行训练:患儿俯卧位,将玩具离开他摆放,叫其用一只手去抓,如果下肢不能屈曲,要帮助给与帮助。利用玩具逗引,能爬动时,移动玩具向前,并帮助患儿屈曲膝部,蹬康复师手掌,来向前爬进。紧紧握住足跟,足尖向外的使下肢外旋,诱发其屈曲。接着用手掌顶足底叫他强蹬,相应的两肘交替的前进。站位训练:先使患儿背靠康复师站立,双脚与双肩平齐,康复师用双脚将患儿的双脚固定,在腰部给予支撑的力量。之后根据患儿训练的情况来减轻腰部给予的帮助。步行训练:先需要一侧腿向前来改变重心的转移,重心前移,并准备迈出另外一只脚,反复练习。

1.2.2 推拿:推拿在我国脑瘫康复中是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阴阳,补益肝肾,活血祛瘀,恢复脏腑及肢体活动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推拿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肌肉,降低肌张力,恢复肌力平衡,促进机能发育,防止肢体畸形出现。推拿按巡诊推按和辨证施穴相结合,以仗不离皮肉,指不离筋穴,轻重有度,先后有序的原则,以柔克刚,以钢制柔为手法准则,以推、按、揉、捏、拿、点等放松性或刺激性手法配合关节摇法、拨伸法、扳法等刺激性重手法,通过经络与腧穴的点按刺激达到疏通经络、改善气血的目的以防治疾病。

语言贫乏 要么依葫芦画瓢,直接照着文本语言抄写,没有真正实现由仿到创的转变;要么依然是自己原生态的语言,平铺直叙,偏向于口语化,没能真正汲取到文本文字精华。

1.3 康复训练方法

2010~2015年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趋势,从性别分析,女性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从年龄分析,34岁以下的卫生技术人员逐渐减少,35~44岁以及60岁以上的逐渐增加,截止2015年底,25~44岁占比最大,为70.57%,60岁以上占4.18%;从学历分析,大专及以上的人员构成逐渐增加,截止2015底,主要以大专、中专及中技为主,占比分别为41.33%和42.62%。本科及以上学员占12.0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3.33%;从职称分析,职称构成变化趋势不明显,截止2015年,以师级/助理为主,占39.18%,中级占22.40%,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占比相对较少,分别为0.09%、1.18%。

LCP皮外固定治疗胫骨多段开放骨折的不足之处:由于锁定螺钉的长度较短,对严重肥胖的患者,接骨板过于贴近皮肤,如果发生肢体肿胀则可能对皮肤软组织形成压迫,因此限制了对严重肥胖患者的应用;锁定接骨板皮外固定不能通过接骨板复位,因此必须在打螺钉之前完成骨折的准确复位而不像传统外固定支架在打钉以后还可以调整复位。作者总结出一个技巧,在固定完成后,也可以通过折弯接骨板来调整轻度的成角移位。另外,由于皮外LCP与皮肤之间的距离较小,要注意其安放位置,不要影响二期皮瓣转移手术,也可以用填塞螺钉保护接骨板螺纹后,将接骨板预弯成拱形,增加接骨板局部与软组织的距离。

1.3.3 ST(言语治疗):原指的是发音和构音缺陷而设计的与行为有关的技术与方法,现在也指用于失语症的康复和处理发育性言语障碍的技术和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检查患儿口腔内的器官,看是否异常,以及口腔周围的肌肉呈什么状态,舌系带是否过短,舌头是否灵活,呼吸是否异常等等。再根据患儿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治疗训练。面对较小的患儿(两岁前),发音较不明确,我们可采取口肌治疗,通过按摩来促进口周肌肉的发育,用被动牵拉的模式来提高舌头的灵活度。面对较大的患儿,根据其情况进行不同的训练,我们可以鼓腮、抿棉签来提高唇部的力量,吹气球、哨子来改变患儿的气息,也可以通过舔酸奶和海苔等食物来增加舌头的灵活度。

1.3.2 OT(作业疗法):是让患儿参与不同的作业,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训练内容包括:矫正上肢的异常姿势;增大上肢各个关节的活动度,促进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手指的灵活度,促进精细运动功能;改善上肢的感知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

1.3.4 感统训练:是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视、听、嗅、触、前庭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统训练对患儿的肢体平衡、动作企划以及协调能力、身体机能的调整、多种感官的刺激训练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常见的训练方法有:跳蹦床: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改善脚底及腿部的支撑。患儿站在蹦床上(能力好一点的独站,能力差一点的康复师站身后给予帮助),自己跳跃或康复师来抖动蹦床,让患儿自己掌握平衡。走独木桥: 提高腿部控制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患儿自己上下独木桥以及在桥上行走,必要时康复师会牵行,给予一定的辅助。拍球: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患儿站在康复师的对侧,将球拍下传向另一方,来回训练。训练患儿手眼协调以及整体的平衡能力,以及增加动作的计划能力。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儿智力、语言、听觉等功能与同龄儿童无较大差异,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好转:治疗后,患儿的智力、语言、听觉等功能得到较大恢复,肢体运动功能部分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经过上述治疗和康复后,患儿各种病症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31 例脑瘫患儿在接受针对性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之后,痊愈5 例(16.1%),好转25 例(80.6%),无效1 例(3.2%),总有效率为96.7%。

3 讨论

在对小儿脑瘫患者的中医治疗及康复训练过程中发现脑瘫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因此脑瘫患儿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综合康复。目前我国相关方面的康复设施及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国家对脑瘫患儿的政策扶持也加大了力度,医保也将小儿脑瘫纳入了门诊重症范畴。在这些国家利好政策下,通过中医治疗及康复训练能使脑瘫患儿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实现最佳功能和独立性,提高生活质量,参与社会。

参考文献

[1]燕铁斌.康复护理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0.

[2]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4.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030

本文引用格式: 胡丽娜.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54-55.

标签:;  ;  ;  ;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体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