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语文教育之本——由高考作文评卷引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本论文,高考作文论文,语文教育论文,立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作文题为“我与故事”,在此,我不想评论这个题目的优劣,也不想谈论高考作文评卷的科学与否。我只想就自己在参加重庆市高考作文评卷时,所评的三千多份试卷中考生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
悲痛?感动?
要么悲痛,要么感动。这是此次学生作文的最大情感倾向,好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这两种情感倾向似的。写“悲痛”的考生多数叙述(其实多为编造)家中某位(有的甚至是很多位)亲人去世,让自己悲痛不已。我们并不否认,失去亲人是令人悲痛的,甚至是让人伤心欲绝的,但那么多的考生写同一内容,让人不得不怀疑学生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写“感动”的考生采用的素材也大多雷同,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近几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考生往往在简单叙述该人物的事迹后,就抒发自己“深受感动”之类的情感。至于为什么而感动、为什么要感动则不得而知。一位考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鸟巢是由钢结构连接而成的,没有两个结构是相同的,这就增加了连接钢结构的困难。于是连接工人自己带上尿不湿,从早到晚,为了赶时间,他们的一切生活都在上面,他们需要强忍饥饿、寒冷,高强度地工作。在他们身上反映出的这股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精神,真令我感动。
这则材料,给一名高考生带来的除了感动外,似乎还应该有点什么。然而,我们的考生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那么容易悲痛、那么容易感动呢?
其实,无论悲痛还是感动,都是感性激发的结果,它永远替代不了理性的思考。如果修筑鸟巢的工人带尿不湿仅仅给我们感动,汶川地震只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大爱,那么我们永远也走不出用感性代替理性的历史怪圈。或许,我们的关系“和谐”了,但我们的社会发展并不“科学”。诚然,人类需要爱,需要善良,但仅仅有爱和善良是远远不够的,试图仅仅靠爱和善良来维系和发展这个社会也是可怕的,它必将导致集体性乃至民族性的思想缺失。
由此我想,在教会学生懂得悲痛、懂得感动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理性地思考,而不是让学生在简单的悲痛或感动之中迷失方向。不然,我们的学生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思想水平,就只能停留在读《皇帝的新装》时,仅仅读到“那个狂妄自大的国王和他那些迂腐的大臣……”(考生作文语)的思想状态,却永远读不出民众的悲哀和说真话的艰难。
幼稚?深刻?
思想缺失的结果是无知与盲从。
在评卷过程中,这样的文字频频出现: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小红帽》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灰姑娘》的故事,让我懂得了……
小时候,奶奶给我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懂了……
曾经,爸爸给我讲铁人王进喜奋斗拼搏、开拓油田的故事,让我浑身充满力量,全身奋斗的热情在燃烧;给我讲党的儿女雷锋叔叔热心肠的故事,帮助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让我感受到那一颗炽热的心在发烫,我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给我讲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故事,一生鞠躬尽瘁,把自己奉献在遥远的西藏,让我感受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让我有热情追逐那不灭的理想。他们的故事犹如夏日的烈日,让我激动,带给我追求梦想的热情,让心中的火永不熄灭。
故事让我懂得了,金钱乃身外之物;故事让我懂得了,别人的言行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故事让我懂得了,天无绝人之路,成功就在下个拐角处;故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成功的钥匙。
看着这样的文字,我头脑中闪现出两个对比鲜明的词汇:幼稚和深刻。
“故事+道理”,这是本次作文普遍使用的模式。可以说,大多数学生用“幼稚”的形式(讲故事)反映着“深刻”的哲理(道理)。因此许多考生说:“我们都生活在故事中,故事让我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事实上,学生这些“深刻”的道理并不是自己懂得的,而是受外界影响或强加的。用这套思维模式,即便是新颖的素材也只能反映出传统式的“深刻”而已。一位考生在作文中写道:“从奥巴马身上,我看到了光明,即使是在还存在种族歧视的美国社会中,只要努力依然会取得成功,更何况我们生活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呢?”
这是语文教育之喜,还是语文教育之悲?
一则故事,一个道理。这既是学生作文的模式,也是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育人模式——故事教育模式。故事教育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我们为了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往往追求故事的特殊性、针对性和单一性,而忽视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于是,“小故事,大道理”便成了简单、有效的育人模式。
简单的育人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简单的思维方式。这一做法的直接结果“造就”了学生一一对应的思维模式。陈丹青概括当今中国教育的四句话,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
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正因如此,我们把已是成人的高中生当作“小孩”教,教给他们一些空洞的“道理”,却忽略了基本“常识”(如科学、民主、法制、人权)的普及。相反,我们往往把那些基本的常识看作是或“深刻”或“尖锐”的“高论”(即使是用鲜血或生命换来的),教育无所涉及(或涉及不够)。于是我们疏远了鲁迅,走不近胡适,“常识”成了学生作文的盲区。
我想,教育绝不是简单地保护孩子的“童心”,也绝不是急速催化其“成熟”,而是应该让孩子在一点点懂得人生的、生活的、社会的基本“常识”中成为真正的人。
积极?消极?
高考作文似乎有一个潜在的规则,那就是考生所写的文章必须反映积极的、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至于那些消极的、负面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现象则成为学生表达的禁区。
何为“积极”?何为“消极”?
一个人本身就是积极和消极的统一体,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一样,生命的形态也是多元的。正因如此,先秦时代既有孔子、孟子,也有老子、庄子。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只要是生命的真实形态就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求考生表达出“积极”、“正面”、“向上”的思想情感呢?诚然,作为对青年一代的导向,我们应该提倡“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彻底禁锢那些所谓“消极的”、“负面的”想法。
曾经有人说,读书无禁区。其实,写作也应无禁区。
过分“积极”教育的结果往往让我们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情”,哪位考生还愿意以“牺牲”自己的前途为代价“把心掏给读者”(巴金语)——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赤裸裸地袒露在评卷教师面前呢?于是,在作文中为了“积极”而说“假话”、“套话”,为了“积极”而“矫情”的现象就屡见不鲜了。即使一些敢于表达自己内心世界、说出真实想法的考生,也不忘在文末涂抹一点“积极”的色彩:
至今还记得1999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大火,37名教师和200多学生在大火中失去生命。
教委领导们为了迎接检查停课排练,举行不必要的活动,而友谊馆火灾隐患严重却得不到领导重视。因此这场大火完全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造成的。当火灾发生后,领导们仓皇逃跑,丝毫不顾学生安危,甚至有人卑劣地喊:“孩子们,让领导先走!”有的领导甚至推倒学生,踩着他们幼小的身躯狼狈逃命,最后10多位领导竟然全部逃离。
我们可亲可敬的教师们和这些领导形成鲜明对比。教师不慌不忙地疏散孩子们。其中有一位刚满20岁的年轻女教师唐文洁,将她带来的9名吓蒙了的同学一个一个推出去。当送出最后一名学生时,卷帘门落下,她身陷火海,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场大火燃烧的不只是生命,更是人们的灵魂,我们也不得不审视自己的灵魂。
“克拉玛依大火”这个故事一直藏在我心,我尊敬教师们的英勇无畏,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
读到这样的文字让人眼前一亮,我既感慨于这位考生关注的视角,又佩服他敢于表达自我的勇气。然而,最后一段则让我心生悲凉,他依旧没有忘记恩师的教诲:作文要表达“积极思想”。
育文?育德?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重负不堪”,其中最为突出的两点表现在:一方面,它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表达,担负起中华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的任务,即“育文”。另一方面,它还必须起到“传道”的作用,把泱泱中华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即“育德”。
这两种教育的结果在本次作文中都有突出的反映:
“育文”类的作文,被学生演绎成一种文字游戏,他们往往采用华丽的辞藻、“时尚”的形式做包装,文章看似玄妙,实则无物,真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此,西南大学王本朝教授发出了“救救汉语”的呼吁。
“育德”类的作文,则重在追求(更多的是迎合)“道”,追求前文所说的“积极”、“正面”、“向上”的“道”。于是,学生十多年的作文之路,便成了由“小我”演变成“大我”,从“大我”演变成“忘我”,从“忘我”最终演变成为“无我”的过程:
雷锋的故事,我时时刻刻都记着。他无私奉献,让我敬佩,他的乐于助人让我尊敬,他的大无畏精神更值得我学习。李大钊的故事,我听过,他的不畏牺牲让我汗颜,他的革命精神让我崇敬,周恩来总理的故事,我看过,我看到了他小时候是如何学习,如何坚持,是怎样忘我,我看到了他是怎样领导人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的,我更看到他的一生是怎样地为人民、为祖国而奉献的。也许,他们的生命就是用来奉献给中国人民的,从他们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人要为众多人的幸福而牺牲自我。
故事告诫我,将生命无私地捐献给祖国才能流芳百世。
故事劝诫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学生作文是学生学习和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的综合反映。片面强调“育文”,往往导致学生作文失去“灵魂”,成为无本之木;片面强调“育德”,往往导致作文缺乏“灵气”,缺乏生气。其实,语文教育纵然任务繁多,其根本任务还是“立人”。
就语文教育而言,教什么永远在怎样教之前,育什么样的人永远在怎样育人之前。我想,语文教育应该牢牢把握住“立人”这个核心,育懂得辩证思考、懂得常识、懂得坦然面对的人,育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育有“喜怒哀乐”的真实人。这样,考生的文章才不至于“千篇一律”,考生也不至于“万人一面”了。每位教师,都应该为学生的“立人”作出自己的努力。唯有如此,语文教育才可能在教育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才可能“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