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论文_朱维青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论文_朱维青

昌黎燕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结构设计,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为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而使建筑质量下滑,这就需要设计建筑结构的人员付出更多努力来避免这一问题。在而若使裂缝不出现,就需要知道结构裂缝为何出现并以此对建筑施工中提供一些符合科学、实际的方案来减少避免裂缝。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现裂缝;原因;对策

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建筑工程的发展,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完全的保障,如果建筑工程不合格,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每一项建筑工程都涉及到很多的步骤和施工环节,这里面混凝土施工尤为重要,这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施工时要对这个环节可能碰到的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现象,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准备,特别要注意裂缝这个现象,做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以此来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行业的顺利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危害

如果在施工时出现裂缝,会进一步降低建筑强度,随着时间的延长,甚至出现脱落的情况,空气中的水分会进一步加快对其内部钢筋的腐蚀,从而使得混凝土的物化性质发生改变,进一步加剧裂缝,使得整体的程度降低。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否则会对后期施工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以阻止裂缝深度与宽度进一步加深,避免引发一系列工程质量事故。

2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温度过高

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制作时,水泥和水混合后会产生大部分水化热,这些水化热会留在混凝土的里面,很难散发,会使制作出的混凝土湿度偏大,在拆模工作结束后湿度降低幅度会比较大,增大了膨胀的拉力,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水泥与水混合后会释放很大的热量,1m3最多能够产生2000J的热量,由于产生的热量过多,没有及时散发出去,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温度相对来说较高,这种情况许多施工单位都不会过多的注意,然后就直接开始进行浇筑,没有进行任何的散热处理,浇筑的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很容易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的现象,降低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材料不合理

由于材料选用不合理非常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增大,从而产生结构发生裂缝。混凝土在配比时会涉及到多种原材料,所使用的水泥、矿物掺合物以及添加剂等都会影响到混凝土自缩情况。而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周围气候的影响,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流失水分,当外界气温过高时,水分会蒸发的较快,混凝土自身就会出现收缩现象,进而导致裂缝现象。如果外界的气温过低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会形成明显差异,从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

2.3地基不匀产生裂缝

在利用基础的情况下,能够把房屋本身的自重以及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且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依据某一角度,地基用力会不断地进行扩散,深度越大,其扩散范围就越大。且同深度中,应力以中间位置最大,向两边递减。再考虑到地基土体的非均质性,房屋地基的应力分布也会缺少均匀性。这样一来,房屋地基就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建筑物的墙体也随之发生开裂现象,加上不注重开展加固处理工作,墙体裂缝的问题就会愈发之大,极易导致纵墙倾斜的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强度不够

混凝土的强度通常会受到原材料配合比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在混合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时如果没有严格配比或者采取的施工技术与配置方法不当,就会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会受到后期浇筑养护工作的影响。在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机进行充分振捣,然后再对其浇水养护,否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3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对策

3.1合理选用水泥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中低热水泥来控制混凝土收缩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粉煤灰水泥,且确保两种水泥混合量控制为360kg/m。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控制,在混凝土结构强度符合规定要求后,应该加大对水泥量的控制力度,同时水灰比不能超过0.6。要减少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并使用分散性,减水率等较好的外加剂,很多时候使用球装颗粒形一级粉煤灰,使用一定量膨胀剂对混凝土收缩进行补偿。

3.2混凝土的配置搅拌技术

由于混凝土在浇筑与搅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界环境产生较大温差,进而发生裂缝现象,影响着整个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与掌握混凝土结构内部具体情况,观察其受到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升降变化特点,抓住混凝土的内部变化规律,从而把握大气问题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温度变化规律,防止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变化产生温度差异,从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不利于混凝土的浇筑与搅拌工作。

3.3选择合适的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的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可以在表面涂抹加固材料以及表面进行贴补。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细小裂缝,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一般选择使用表面处理技术,例如灌浆树脂材料,能够有效地加固结构,防止出现裂缝现象。(2)填充处理技术。填充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较宽且深度较大的能够直接进行裂缝的填充。对于裂缝填充技术施工操作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而如果是裂缝宽度较小且深度较浅的可以使用开裂的方式进行填补,在裂缝处开一个V型槽孔,然后做相应的填充修补,从能够更好地确保填缝质量。(3)结构强度处理技术。结构强度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表面超荷载而产生的裂缝修补,混凝土的强度无法过大的荷载很容易产生裂缝,对此必须要重点进行处理,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提出以及产生出现裂缝以及破损的结构,并且填充相应的修补材料和新的混凝土,从而保证裂缝修补质量。

3.4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

当混凝土施工工作结束后,应该加强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这也是治理裂缝的有效策略。养护工作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立专业的养护人员,定期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这样能够保证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另外,在进行养护工作时,也要注意对混凝土温度的监测与控制,以及对混凝土的保湿工作,可以盖一层塑料膜在混凝土的表面或者时常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水分,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的散发,避免混凝土过于干燥而出现裂缝。后期也要经常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的话及时解决,防止裂缝现象的发生,提高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

结语

建筑业是中国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更应当对其质量严格要求,这就要对结构设计要求高,降低施工前后产生裂缝的数量,甚至把裂缝问题避免了,就能提高建设质量,使国内建筑产业具有更辉煌的明天,这样就能回馈大众,让大众更加放心使用质量高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熊正中.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82-84.

[2]刘柏军.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7,2(24):17-19.

[3]薛彪.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7(3):84.

论文作者:朱维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论文_朱维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