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生态论文,模式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指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使社会财富增加,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它不仅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包括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收入分配状况等方面的改善。经济发展及其模式的转变不仅要有物质财富量的增加,更要有质的提高,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高度化、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等。
1.1 经济发展模式概念与类型
经济发展模式亦称经济发展方式,即经济发展的具体实现方法和途径。主要包括粗放型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其本身而言,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只要它们的存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就是合理的。[3]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1.2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生物群落、自然形态生态系统逐渐消失;废物逸向大气层,使臭氧层变薄,出现空洞;自然环境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不列入经济核算体系,转嫁的毒废物威胁着不发达国家,造成国际间不合理的贸易;壮美的自然风景、优雅的田园风光被破坏,造成了景观损失;拥挤的车辆、噪音、烟尘给城市居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健康损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4]东亚地区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5]:(1)新加坡、南韩、台湾、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因素,除了资源禀赋、历史、政治、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之外,政府的质量——即它们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宏观经济调控、资源配置机制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6]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7]
1.3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循环经济是一种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由若干相互消费“废物”和共用基础设施的企业构成的产业共生体系。它综合考虑多种产业、多个过程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从而在区域内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废物资源化,向区域外部排放废物最小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8]
2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广州市南拓区为例
2.1 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
广州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发展特点。由于地处沿海,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机制占主导,政府计划体制处于劣势,因此规划没有建设快的现象严重;沿海城市开放程度高,资金引入与产品外销比重大,较多依赖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受世界经济冲击影响大。本文在广州市整体经济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广州市城市拓展的主要地区——广州市南拓区设计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
广州市南拓区包括现广州市番禺区和南沙区,是广州市城市拓展的主要地区。199l~1996年,“三来一补”企业外向拉动使本地区经济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州城市南拓使房地产、旅游等产业兴起,第三产业在本地区产业结构中占了近40%的比例。南拓区的开发目标是在保持该地区社会持续进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20年建成经济增长活跃、环境优美宜人的滨海新城。[9]因此,在开发中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以废物最小化为目标,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城区和工业园区为模式,以完善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为保障。
2.2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2.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广州市整体上三产比例基本遵循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规律:一产比例持续下降;二产基本保持稳定,只在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时期有骤然上升现象;三产比例从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开始持续上升。根据这种发展趋势,未来广州市经济结构中,三产比例仍将高于二产比例,一产比例将继续呈下降趋势。广州市南拓区作为未来开发新区,将依托龙穴岛港口发展临港重工业,其工业生产总值对广州市产业结构中二产比重贡献最大。
2.2.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为支柱,创新性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它要求不断运用高科技成果提升工农业生产水平,使其技术结构提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除了推动大农业发展,提升工业制品价值(科技含量),还要推动高科技产业迅速扩张,促进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广州市南拓区须制订各种优惠措施引入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此外,还需要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抢占高技术产业制高点,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全面转轨。根据广州市“十五”计划,将于2005年在南拓区规划建设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的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和生态医药产业为龙头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2.2.3 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
广州市重工业向南部转移,南拓区将成为重工业集中区,如何合理布局工业区成为南拓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EIP)是城市体系中各组团的细胞,它使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工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模式。在这种园区中,主要企业相互之间交换“废料”,共用基础设施,而各生态园区之间以林带、草地或农田隔开,形成生态屏障。从总体上来说,生态型工业园区应使人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成果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10]这里针对南拓区区位及资源环境特点提出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设置建议。
(1)集中建立工业园区。
根据目前工业聚集区的分布及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进行分区规划,根据目前主要污染大户的废物类型配置相关可回收利用其废物的产业,从而实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主要方案是集中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区和民用工业区。其中,农产品深加工区以食品、饲料、有机肥为主线,可参考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模式,对中小型的甘蔗制糖、食品加工、饲料、有机肥等企业进行集中,设在化龙镇和榄核镇。民用工业区则将其他类型的中小型乡镇企业进行集中,对产业结构进行根据经济和生态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设在潭州和灵山。
(2)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广州市南拓区开发要合理规划产业类型。从宏观考虑与现有工业企业配套,实现对现有企业的废物资源化利用,构建产业链。规划中的临港工业区位于万顷沙镇和新垦镇,该地区目前为生态农业基地,生态环境优良,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在该地区发展工业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将临港工业区建设成临港生态工业园区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很好途径,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设计该生态工业园区物质和能量循环模式如图1。
图1 临港生态工业园区物质和能量循环模式
Fig.1:Cycling mode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in Ecological Industry Park(EIP)nearby seaport
(3)园区内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并于2003年1月1日施行。为贯彻实施该法,广州市南拓区在企业层次实现清洁生产是必要的措施,而且规划今后南拓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都要进行项目清洁生产审计内容。对进入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可将环境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工具主要有清洁生产审计、环境标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设计以及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等,其中清洁生产审核是较为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也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筹划和组织、预审核、审核、备选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方案可行性分析和方案实施六个步骤。当企业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后,为了巩固清洁生产实施的成果,还需要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3 结论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基于这种理解,广州市南拓区未来产业发展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尽量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加强系统内部的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减少废物向自然系统的输出。
总之,面向生态城市的广州市南拓区经济发展模式应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两方面进行设计,遵循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这四化原则,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产业优先升级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主体、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行动”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