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前提性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教育是个热门话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它进行探讨。本文探讨的角度不是“创新教育”本身,而是使其得以实现的一般前提。表面上看这种探讨似乎超出了问题的范围,实际上却是从最本质的维度出发去接近问题本身。
是要“继承”还是要“创新”
这个命题看上去不言而喻,说起来却并不轻松。众所周知,教育本身蕴含着这样的悖论:一方面,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前人创造的文化得到后人的认同和继承:另一方面,教育总是激励后人怀疑、批判,乃至超越这一传统,从而进行新的创造。所以,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必须谨慎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即必须保持好二者之间的“生态平衡”。按照我们的观点,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因为,任何创造活动都不能凭空地进行。如果对前人已经表述的观点一无所知,又如何超越前人,进行新的创造呢?建国以来,由于政治运动频发,学术规范遭到破坏:“文革”后,教育事业刚开始复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教育,重要的不是空言“创造”,而是要认认真真地把国内和国外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接纳过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体制的改革工作。如果连继承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还没有做好,就大谈特谈“创新教育”,岂不是在沙漠上建造高楼?当然,对创新要加以激励,但必须注意这种激励的适度性和时效性。
目前,当不少人都在奢谈“创新教育”的时候,我倒想泼一点冷水:千万不要以为进行创新就像从地上拔起一棵小草那么容易,千万不要使创新这个词成为一个无意义的词:应该对创新这个词有敬畏之心,应该充分认识创造性劳动之艰难。事实上,一个当代人,作为人类数千年我们成果的继承者和当代精神生活的参与者,即使要说出一句与古人和其他当代人完全不同的话,也是异常困难的,更不用说创造了。因此,我们与其坐而论道,奢谈“创新教育”,不如切切实实地在教育改革中做几件实事。
是培养“听话的人”还是培养“独立自主的人”
无庸讳言,任何真正的创新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因此,在服从意识盛行的地方,特别是在对权威性见解顶礼膜拜的地方,创新思维和创造行为是不可能出现的。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漫长、保守的封建社会,铸造了我国一向只注重人的社会共性而轻视人的独立个性的民族文化性格。马克思曾经指出:“专制制度唯一的原则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黑格尔在分析中国这个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特征时指出:“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长期以来,封建主义的教育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定于一尊、循规蹈矩、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同时用暴力压制任何犯上作乱、离经叛道、标新立异甚至独立思考的言行。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封建政治伦理影响及今,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在培养社会历史文化的认同者、继承者和适应者,而没有严重地意识到如何培养现实和未来社会的生活中具有独立个性的创造者、开拓者和超越者。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去同化和驯化个体,使其成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工具。在这种价值目标的规范下,受教育者往往被定位于自觉的、机械的“听话人”,他们始终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缺乏主体性,其结果必然是逐渐养成了“惟书、惟上、惟师”的顺从之性。在这种顺从意识盛行的地方,创新教育又怎么发挥自己的作用呢?只有独立意识才是激励创新思维和创造行为的真正土壤。创造性是人的个性价值和意义的最高表现,也是有个性的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个性中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因素。因此,我们教育必须考虑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促使受教育者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价值。恰如《学会生存》所指明的那样:教育的“一个最后的目的是一种哲学力量,它是我们行动的先验的本质。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这就是最后的目的。”
是要“严师”还是要“人师”
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的形象常和这样的字眼相联系:“严师”、“主宰”、“塑造者”。在教育中教师替学生选择个性,决定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被改造,甚至被制造,教育蜕变为只有强制性,灌输性的育人活动,教师在其中的形象既不高大也不令人仰止,传统的师生关系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是尊与从的单向关系。“尊”当然是必恭必敬,不能犯上,但“爱”并非如此,“打是亲,骂是爱”曾是这种情感另一侧面的表现。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学生不听话或者质疑老师或因任何使老师不满意的缘故,就有被惩罚的危险。这种一尊一从的单向关系在教学上导致两种不良的后果:一是教师角色神圣化;二是学生丧失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学生隽逸突奔的才情、明睿深刻的洞察,由于来自教师权威的挤压,使得学生缺乏对自我足够的自信而不能得以张扬和生发,甚至泯灭了他们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信息和知识量的倍增,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使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推崇人的平等,一尊一从的师生关系显然是与时代相悖。因此,教师应该在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改革中去掉笼罩在自己头上的光环,摘掉一切伪装和假面具,走下神坛,加快教师角色由“严师”向“人师”的转换,教师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严师”而应该是拓展学生心灵智慧促进学生创造力生成的“人师”。教师将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名向导、一名顾问,而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教师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多的是激励诱导,成为一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不再只是已有信息的载负者、传递者,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组织者、辅导者、协调者,其作用的目的也不再是使学生的发展按照统一的步子前进,而是每个学生多样性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应该形成互尊互爱的平等关系——学生可以打断教师提问,甚至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不怕被学生问倒,勇于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以自己的开放、诚实激励学生敢于思考、怀疑、批判,提出自己的答案,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要“因教施教”还是要“因材施教”
谁都不会否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性力量,而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施教,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
所谓“因教施教”也就是为教育而教育,即既然从事教育工作,也就不得不实施这项工作。在这种理解方式中,职业上的考虑被处于中心的位置上,而其他动机,包括激励创造的动机在内,都被边缘后化或搁置起来了。在“因教施教”现象的深层原因中起作用的乃是市场原则,即教师把教育理解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诚然,现代教育无法回避这一点,但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教育同时又是一种超越市场原则的活动,因为它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事实上,只有当教师普遍意识到教育具有超越市场经济的价值时,“创新教育”才具有可能性。
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就必须重新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流行的说法。在我们看来,与其说这个说法给了教师过多的荣誉,不如说是过多的耻辱。把人称为“螺丝钉”或“零件”,把社会活动称为“工程”,把教师称为“工程师”,这是科学主义在社会生活、特别是教育领域里的泛滥。其实,每个人也包括所有受教育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当根据他们的不同个性,实行“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仁的含义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就是“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激发起每个受教育者创造性。如果每个教师都像“工程师”对待“零件”一样去对待受教育者,不但不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创造热情,反而会把他们已经萌发的创造热情扼杀掉。所以,决不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应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导师。
是要“克隆式”评价还是要“促进性”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就如同是个加工厂,学生是被加工的物件,课程、教材、教法都是用来进行加工的工具和方式,而教师则是操作工,整个教育就是教育产品的生产过程,学校按照社会需要把学生塑造成一件件标准化的产品,犹如“克隆”自同一母体的“多莉”羊。也有如中国女子缠小脚那样,通过压缩来残害人性的一切突出部分。
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发现这些课程的本来原意,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学习能力的大小,就由他对原文理解的再现或把握原意的程度,以及他死记硬背不掺杂个人任何创造性的“丧我意识”来判定,而不是把课程设想为一种张力结构,召唤结构等待着解释者,它的意义仍在时间的长河中流行未定。它等待着、召唤着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去加以理解和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蔑视外在的权威解释,也不人云亦云,它注重挖掘前人没有挖掘的意义,独出新意。同时这种理解和解释不仅是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心智,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克服死记硬背、恪受原意的呆板的学习方式。
在现实中,分数成了强化这种“克隆式”评价的催化剂,它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评判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掌握程度的标志。由于对分数的顶礼膜拜,对分数的过度信赖,分数的作用被极大的放大,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性。由于这种教学评价标准只重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再现度,以及这种再现程度水平高低的评判标准——分数,以至于教师所考虑的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知识,而不考虑这些知识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学生所关心的也只是分数的取得,而不是其他。这样长此以往,使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头脑中形成这样的概念:教育是由成绩单和分数而构成的。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并在学习结束时给学生打个分数,以证明他至少占有了多少知识。学生也总是希望教师提供给一批完整的知识货物,由他们记记下来,然后在考试中再还给老师,只有这样他们才相信自己学到了该学的东西。值得我们警觉的是,这样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仅不能促进而且会妨碍和阻滞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甚至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创造力的力量。
为此,在教育评价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外在评价,同时也要推崇一种促进性的内部评价方案,即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自我评价中了解到学生内部的真实思想,而这是不可能从分数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