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_宏观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国民收入论文,西方经济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民收入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的确立,在西方经济学中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的产物;但马克思成熟系统的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至少比凯恩斯早50年。既有的研究成果表明,① 在凯恩斯所开创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和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之间存在吸收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逻辑地分析二者在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上的异同,结论就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吸收和发展。文献证明,凯恩斯不但专门研读过马克思的著作(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以及列宁的著作),而且把马克思的经济学作为参考文献推荐给他的学生。凯恩斯指出,“在马克思理论中存在有真理的内核”,特别是马克思社会总产品实现论的研究,② 这和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凯恩斯对马克思的鄙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微观基本原理的差异,以及在社会经济制度认识上根本结论的对立,凯恩斯对于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吸收和发展似乎注定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难以得到西方经济学微观理论支持的命运。直到现在,西方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体系上仍然存在严重的割裂,一个具体而活跃的国民经济整体在理论上却不能从微观到宏观给出逻辑一致的理论解释,这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阿克琉斯之踵”③。相比较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繁荣的局面,试图弥补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缺失的理论研究,作为西方经济学界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却绝少得到突破性的公认的研究成果。

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国民经济宏观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其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上的逻辑结论,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后续发展中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却似乎很难拓展。这就使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研究上充满期待,不但能够得到对两大体系理论上的异同及联系的独到的收获,而且对两大理论体系的相互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缺失等问题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理论解释。

一、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源头,是马克思本人的经济学说体系;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系列成果以及最新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成果在内的经济理论总称。马克思的经济学以个人独特的体系和明确的理论内容为特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以主义为特征,是赞成这个主义旗帜的一系列其他人的成果总称,是发展开放、众人的理论体系。现在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伴随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别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Material Product System)向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的转变,已经很难确定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体系,存在的只有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因此,本文主要以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的经典范式进行比较研究,兼及MPS核算体系所涉及的理论内容。

(一)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假设

马克思国民经济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并未完成世界市场的研究,因此国民收入模型不存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进出口经济往来。马克思通过微观基础理论——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明确界定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机器、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本只转移其价值并不增加新的价值。资本主义典型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机器化大工业生产体系,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物质工业生产体系中,商业(除个别劳动形式外)和金融业的劳动并不创造剩余价值。同时,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研究是长期发展趋势的动态研究。

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基本的假设条件:假定全社会只有两个阶级进行生产和消费: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假定从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是社会总资本;假定产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交换,且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革命;假定生产条件在不同的年份是不变的(假定简单再生产是没有任何积累或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假定暂时撇开固定资本的损耗和补偿;假定社会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每一部类的资本都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可变资本V和不变资本C,由全部年劳动加入的价值部分V和M部分。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和每个个别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成C+V+M。

(二)核心范畴、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以及数学模型

马克思用于国民收入理论研究的范畴包括社会总资本、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生产、消费、价值、工资、剩余价值、投资、固定资本、积累等范畴,其中核心范畴是再生产、消费、剩余价值、投资、价值。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产值实现是马克思宏观经济整体分析的基本模型,马克思国民收入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是生产和消费总量平衡和部类比例平衡兼具的经济结构分析框架。

首先,我们来看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模型。马克思国民收入数学模型的基础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我们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对其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可进行如下逻辑推导和表述:

(这是两大部类产值的加总公式,即社会总产值)

这里的W[,S]代表的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表现为生产资料形态的商品总价值;W[,X]代表的是第二部类所生产的表现为消费资料形态的商品总价值;W[,Q]代表的就是社会总产值。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两大部类的C只发生价值的转移而不发生价值增值,因此马克思的国民收入就是两大部类的V+M。用Y表示国民收入,则有:

国民收入Y=V+M

其次,我们来看马克思国民收入基本模型的平衡条件。马克思国民收入的基本平衡条件也就是马克思两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平衡公式,马克思所谓的国民收入平衡,既包括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也包括社会总投资与社会总消费在总量和比例上的平衡。这个思想在马克思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平衡公式里表现得非常清楚:

简单再生产基本平衡条件:Ⅰ(V+M)=ⅡC

派生条件: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扩大再生产基本平衡条件:Ⅰ(V+M)=ⅡC+(Ⅰ△C+Ⅱ△C)

把握马克思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固然要注意其派生条件的重要性,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平衡公式都只是一种经济均衡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常态,在马克思看来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常态。这在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的公式推导中反映得最充分,就是扩大再生产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

Ⅰ(V+M)>ⅡC

Ⅱ(C+M-M/X)>Ⅰ(V+M/X)

最后,我们来看国民收入理论的发展。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的形成是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成就,这个核算体系曾经在前苏联、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都广泛使用。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国民收入理论,并严格限定物质生产领域是惟一的生产领域,这个领域的劳动是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劳动,其他如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不创造具体的物质产品,不创造国民收入。只有生产劳动的成果才进行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计。这是典型的国民收入生产法核算思想。

(三)基本理论价值取向和基本政策主张

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矛盾的产物,马克思坚定地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社会生产的放任自由和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社会化大生产导致了社会生产规模无节制的扩大,二者在结构和比例上的失衡最终将表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消费的失衡,这个总量上的矛盾结果就是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由于这个危机是由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矛盾所决定的,因此,马克思认为解决危机的出路只有废除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也就是只有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革命。

二、凯恩斯和西方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指出,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通论》被公认为是宏观经济学思想的最原始模式。④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宏观经济学在国家产出决定的问题上,基本上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只涉及产品市场,其内容被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或简单凯恩斯模型;第二个层次是在讨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基础上来说明国家产出的决定;第三个层次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市场,通过运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来说明国家产出的决定。⑤ 这基本上反映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国民收入理论上的发展状况。但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研究的需要,我们不可能涉及宏观经济学的大量最新发展。因为,自从凯恩斯创立西方宏观经济学以来,国民收入的思想框架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凯恩斯国民收入的具体理论已经在新的理论形式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必须指出,西方经济学在宏观领域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最大的发展,只不过是将凯恩斯国民收入模型中的核心变量利率、投资和储蓄与货币市场、劳动市场相联系,进一步发展结构分析和总量分析的结果;其基础和核心仍然是凯恩斯所奠定的国民收入分析模型。为了比较的可行,我们选择西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第一层次的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研究。

(一)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假设

凯恩斯国民收入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资本边际效率(理论)、消费倾向理论、货币利息论等,就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原理运用而言,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并不存在明显的微观基础。因此,凯恩斯理论中这些总体经济概念被认为脱离了微观经济学单个家庭或者厂商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原理,是不正确的。在当时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猛烈批评。客观地考察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理论基础,有这样三个来源:古典经济学、马克思的经济学、凯恩斯的货币论。究竟从哪儿得到更多一些,只有深入地进行理论比较研究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包括国民经济中只包含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也没有外贸;资本物品从不磨损或者报废,没有资本消费专款;企业把它们的利润全部付给居民,从而只有居民储蓄;由于没有税收,居民的所有收入都能用于开支和储蓄。

(二)核心范畴、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与数学模型

凯恩斯用于国民收入理论研究的范畴包括国民收入、就业、收入、利率、投资乘数、消费(边际消费倾向MPC)、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价格、工资率等。核心范畴包括就业、利率、消费、投资和价格。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中并不具有结构和比例分析的特征,是典型的变量均衡分析的框架。即只考察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而对于国民经济的产业比例和部门结构并不涉及。这在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模型中体现得很充分。

首先,我们来看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型。用Y表示国民收入,C为消费,S为储蓄,I为投资。凯恩斯在《通论》中对于国民收入理论的表述是⑥:

所得=产品价值=消费+投资

(Y=C+I)

储蓄=所得-消费(S=Y-C)

故,储蓄=投资 S=I

西方宏观经济学教材中现在是这样表述的:

GNP=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国民收入公式是:Y=C+S

其次,我们来看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是:

Y=C+I或者

S=I

最后,我们来看国民收入理论的扩展及其最新发展。

在国民收入理论创立后,凯恩斯亲自指导米德(J.E.Meade)和R.斯通(R.Stone)采用账户和复式记账法为英国财政部编制英国的国民收入估算。在斯通领导下,195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制定出版了《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及辅助表》,简称旧SNA。正如斯通所指出的,国民经济核算(最早被称作“社会会计”)是发生于一个经济体系各部分之间的活动,用交易来表现的一种有条理的反映。⑦ 此后,以斯通为主席的专家们总结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实践经验,于1968年发表了供市场经济国家参考使用的新SNA。现在这个核算体系基本上通行于世界各国。另外,西方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形成了以支出法、收入法为主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有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领域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在核心范畴的更替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最初国民收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接着国民生产总值成为最普遍使用的概念;随着国民核算体系新版发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则成为一个更加广泛使用的范畴。国民收入理论的分析框架也从凯恩斯的两部门模型发展到三部门模型、四部门模型,所涉及的变量也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三)基本理论价值取向和基本政策主张

凯恩斯的理论价值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寻找药方,他的理论实现了这个目的。区别于马克思所要求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革命这种外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凯恩斯提出了从经济内在的要素出发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就是依靠国家对于财政和货币力量的控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而这个政策取向的得出就在于他对决定国民收入均衡发展的基本变量储蓄、投资和消费关系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尽管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认为凯恩斯的理论是变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连凯恩斯当时都把自己的理论称作是“异端经济学说”⑧。但凯恩斯并没有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只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束了,宏观调控的资本主义时代开始了。尽管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仍然为放任自由而大声疾呼,但他们担心的“社会主义”制度因素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然特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这也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价值取向和基本政策主张。

三、两大体系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理论联系

(一)基本理论模型之间的联系

既有的研究成果表明,⑨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公式和国民收入平衡条件完全可以在马克思国民收入公式变形的基础上得出。

首先,马克思的国民收入公式:Y=V+M。无论是公式推演、还是按照V(代表无产阶级的生活资料的消费)和M(代表资本家的投资和消费)各自代表的经济含义,都可以改写成:Y=I+X(I代表投资,X代表消费)。如果我们用西方经济学惯用的消费符号C取代X,即Y=I+C。

其次,无论是公式的推演,还是从马克思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平衡条件来看,马克思社会再生产也就是国民收入平衡的条件的最简单的经济含义就是:储蓄=投资。用公式可简洁地表示为:S=I。这个认识,在凯恩斯是通过把储蓄定义为所得与消费之差而得到的。因此,S=I作为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在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以及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是一个共同的认识。但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教材中,Y=C+I也用来表示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这是个比较大的变化,Y=C+I之所以在现在被作为均衡条件提出,关键在于马克思所揭示的封闭经济体系的总供求平衡的基本决定因素是消费和投资,而消费和投资相等的均衡设想,只有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两大部类再生产的模型中才能准确得出。因此,Y=C+I在凯恩斯来看是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但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看来是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后者的认识无疑更加准确。

再次,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GNP=国民收入=消费+储蓄(Y=C+S),区别于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表述形式。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用S取代I,而是采用不同的公式表明了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的不同:Y=C+S,是采取收入法进行国民收入公式的表示,也就是把国民收入看作是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Y=C+I是采取支出法进行国民收入公式的表示,也就是把国民收入看作是消费+投资。值得强调的是Y=C+S的思想可以通过萨伊的三位一体效用价值论来解释,但Y=C+I的思想只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才能解释;前者属于后者既有思想的拓展认识。

最后,从马克思、凯恩斯两大国民收入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模型来看,我们可以说在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基础的三个来源中,马克思的理论是更为重要的来源。尽管凯恩斯自己并不承认这一点,但我们必须指出从马克思的理论中他得到的最多。这一点基本上是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所讳言的,以直言著称的乔安·罗宾逊也只有点滴的透露,克莱因是笔者所读到明确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作凯恩斯《通论》前驱的经济学家。⑩ 因为没有产品价值范畴的经济思想很难在理论上形成国民经济总体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按照效用来衡量,简直是不能想象的;但按照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加总就成为必然的思路。同时,没有结构和比例研究的分析模型就不可能直观地洞察投资、储蓄和消费这些主要经济变量所存在的内在关系。这也就是西方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凯恩斯所开创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格格不入的根本原因。

(二)国民收入经济思想之间的联系

深入研究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论模型,我们看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以及实现宏观经济平衡的基本条件储蓄=投资(S=I)与马克思资本主义两大部类再生产基本公式、平衡条件有内在的联系。就经济学思想而言,可以说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吸收和发展,即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更多的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改良成果。说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在国民收入理论上存在共同理论内核。

首先,以国民收入为核心从总量上总体看待宏观经济,并采取有效政府调节手段的经济思想是相同的。凯恩斯解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药方和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国家宏观计划措施有高度的一致性,理论主张上的形式差异并不能完全掩盖其经济思想的一致性。国民收入理论的核心是平衡发展,但实现平衡的手段并不相似。凯恩斯通过资本边际生产率、消费倾向等区别于马克思理论的新术语发表了对经济危机中投资的看法,他认为政府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量之职责放在私人手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动态危机的基本矛盾就是私人生产投资的无政府状态和消费不足,提出有计划按比例的解决方法,其实也主要是针对解决私人投资的盲目性。凯恩斯所开创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正是按照宏观调节修正微观不足、平衡发展消除周期变动的思想探讨国民经济的增长问题。就根本思想而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国民收入理论上共性大于个性,一致大于分歧。这些经济思想所贯穿的就是对国民经济总体、总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正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采取财政、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保持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减缓经济的周期波动,避免失业和经济危机,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理论内容。

其次,凯恩斯国民收入平衡条件与马克思国民经济再生产基本平衡条件尽管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所表明的经济思想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无论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平衡条件、还是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的得出都充分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平衡是理论上的设想而不平衡是经济常态和趋势。凯恩斯宏观经济的平衡条件储蓄=投资同样也只是在其定义下的平衡,而他的整个理论所证明的恰好是投资与储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衡,解决这个不平衡是其理论的主要任务。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在经济思想上的一致性,只不过这种一致性被理论形式上的差别所掩盖了。在国民收入计算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的差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显著的理论特征,但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价格与价值在总量上是有一致性的。凯恩斯以及西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中则只有价格论而没有价值论。这也就是凯恩斯的做法,直接用价格论取代价值论。在消费、储蓄与投资关系的认识上,是两大理论体系的一道分水岭。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一个重要假定即工人不存在储蓄的可能性,在后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中也对消费、储蓄与投资这些变量间的关系揭示不足,成为理论发展的制约因素。凯恩斯则从货币经济学家的眼光出发研究了储蓄、消费、投资的关系,特别是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借以实现更接近社会经济生活现实的但并不具有特别理论价值的术语包装,因为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收入水平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是朴素的倾向而并非普遍的原理。当然,凯恩斯储蓄概念的提出是在其作为货币经济学家深厚的理论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这也是凯恩斯成就其理论的伟大之处,从而开创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宏观经济学的时代。这些研究奠定了西方宏观经济学通过上述变量构造模型、简化宏观经济关系、更加简明地反映宏观经济体系的基础。

最后,在封闭经济体系中,投资和消费是发展经济的两大引擎,对于投资和消费的这种决定性的经济增长因素,在马克思、凯恩斯以及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是有一致性认识的。马克思在其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对于货币资本的重要作用有突出的说明,把它看作是发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这也就是社会再生产最重要的投资和动力;资本家的收入被分成两个部分,即转化为资本积累亦即资本家用于投资的剩余价值和用于自己消费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投资的扩大倾向是形成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主要动力;而工人的消费动力严重不足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危险,失业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痼疾。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中投资的重要性通过投资乘数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消费方面的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其理论的基本着眼点,充分就业理论是其解释社会经济现实的基本理论工具。在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被固定看作是背离,而凯恩斯则把投资与消费的这种关系表现为一个乘数[k=1/(1-MPC)],这就使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量化表示。这两大理论体系关于投资与消费在实现国民收入增长中的带动作用的理论认识,为通过简单变量关系构造经济增长模型提供了理论上的方便。

四、两大体系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差别所在

(一)理论模型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的差异

理论模型的差异主要来自代数模型和函数模型的形式,马克思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结构分析和比例分析思想,在凯恩斯以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变量分析公式中荡然无存;这些形式的差别主要与数学工具自身的发展和成熟有关,越简洁的变量因素越容易在函数关系式中加以表达;但也存在经济思想上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凯恩斯用生产单位厂商取代了资本家,用居民取代了工人,事实上使消费和投资的关系更容易引入储蓄深化分析。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第一,凯恩斯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的短期平衡问题,马克思所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长期平衡问题;凯恩斯以国民收入的平衡为理论基础,但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平衡则是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例外。第二,凯恩斯和西方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是内生经济力量调整的动态框架,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是外生经济力量调整的动态框架。前者认为通过体制内变量的调整可以实现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均衡;而后者认为只有通过体制外的革命才能解决该经济体系的根本矛盾。第三,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是变量均衡分析框架,马克思的则是在总量和比例结合基础上的结构分析框架,在变量、总量和比例之间存在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但均衡分析和结构分析之间并不完全对等;均衡分析是马克思和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共同的特征,但马克思国民收入结构分析的方法是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所忽略了的。

(二)核心范畴及分析工具上的差异

凯恩斯的理论以储蓄概念的引入、灵活偏好的利率分析、边际方法的运用实现了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说形式上的差别。其中储蓄和利率是构成凯恩斯理论的核心范畴;而储蓄和利率范畴是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所忽略的。第一,储蓄范畴的引入以及对于货币理论的发展是凯恩斯经济学说摆脱经典学派理论束缚,对马克思经济学说在继承基础上做出改造的重要基础。据凯恩斯的考证,储蓄的概念是由德国自由主义者路德维希·米塞斯在1912年首先介绍,后来又被熊彼特以更明确的形式加以采用;而凯恩斯本人则在此基础上对储蓄与投资进行区别的。储蓄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得到学界认可。第二,利率思想的成熟是其理论创新的另一重要基础。在货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利率作用机制的认识给凯恩斯在社会总产量框架下展开对于生产、消费、投资、储蓄的研究开辟了崭新的理论空间,凯恩斯对利率机制的独特认识,使他对消费、储蓄、投资关系的论述通过利率而形成了有机的整体。消费倾向、乘数、资本之边际效率、灵活偏好等相应的概念创新无不建立在凯恩斯对利率作用机制的崭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利率调整的政策建议也就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杰出理论创新。核心范畴决定了理论研究的重点及可能的理论发展,沿着这些核心范畴发展的两大体系也各自收获了它们的优势,也承担着由此而形成的理论劣势。第三,分析工具尤其是数学工具的差异。比较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在数理实证方法运用上存在的显著差别,这就是数学工具自身发展所带动经济学研究工具更新的一个突出典范,在凯恩斯经济学研究中大量应用函数关系取代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简单数量等式关系,西方宏观经济学应用更加复杂的数学实现了国民收入理论的更新发展。在经济学的研究上,笔者认为数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魁奈在经济学分析中引入数字和图表是经济学数理实证方法发展的初创阶段;马克思、莱昂·瓦尔拉斯、杰文斯等在经济学分析中开始大量引入数学公式是经济学数理实证方法发展的探索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杰文斯本人也是一位成功的数学家;马歇尔以及凯恩斯在经济学分析中熟练使用函数、微积分是经济学数理实证方法发展的成熟阶段;拉格纳·弗里希、丁伯根、库兹涅茨、纳什等人则开创了蔚为壮观的现代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广泛运用的工具化阶段。这与数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是一致的,但经济学不是数学,因此经济学中数学方法的运用基本上局限并滞后于数学工具自身的发展和成熟;也就是说数学仅仅是工具,重要的不是数学模型而是经济思想。但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和西方宏观经济学所存在的差距并不完全是思想上的,而恰恰是数学方法上的。

(三)微观经济学基础的差异及其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上的表现

马克思的国民收入理论的微观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并不能给出价值和价格在总量上正相关的理论解释,扩展到货币理论领域,更是不能从效用上得到关于货币和商品在价值和价格上正确总量关系的认识。剩余价值和价值是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研究的核心范畴,但在凯恩斯以及西方经济学中完全被价格范畴所取代。马克思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货币价值以商品价值为基础,这就使国民收入总量的宏观分析在价值的思想基础上可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联系,以消费为核心的商品市场和以利率为核心的货币市场就通过投资和市场通道得到了联系,从而形成了对国民收入总体分析的要求。这就必须有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基础。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发展中,凯恩斯却试图通过价格加总的方式加以解决,尽管SNA核算体系取代了MPA体系,二者的差别非常鲜明。但这种发展,既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缺失,也不能有效说明物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理论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无能为力,就是这种理论局限的表现。当然,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公式都有了广泛的发展和不同的含义。例如,GNP、GDP、NI等概念都可以被称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公式也存在多种表达形式;在国民收入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理论。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应该借鉴的。

(四)马克思和凯恩斯在理论价值取向上的根本对立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国民收入理论体系上的根本对立

在理论价值取向上是社会制度的渐进改良论和激进革命论的对立,凯恩斯理论着眼点是国民收入怎样平衡的具体措施,前者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可以通过改良而获得发展的社会制度;马克思的理论着眼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如何破坏其经济基础而要求整个社会制度的改造,后者则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制度。体现在理论体系上就是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国民经济均衡论和国民经济非均衡论,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就是把国民经济当作均衡的体系,变量调整的目的就是避免经济失衡,通过熨平经济周期,寻求经济长期增长和发展;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来资本主义经济非均衡存在社会制度上的缺陷,只有通过计划安排生产的形式才能克服,尝试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实行主动的计划经济体制来避免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其实,通过经济体内生变量的调整来实现经济均衡和通过经济制度的调整来实现经济均衡二者可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遗憾的是理论界对此的深入研究非常缺乏。现在,有必要把西方宏观经济学均衡思想基础上的变量调整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非均衡思想基础上的制度变革理论加以结合,从经济内生变量和制度外在安排两个角度思考和认识以国民收入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可能得出更加可行的新理论。

五、比较研究的两点结论

值得我们指出的是,宏观经济学的问题和体系并不像当代西方经济学所表明的是“凯恩斯革命”的产物,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表明,对于宏观经济内在规律的揭示和把握是与人类迫切要求管理国民经济的科学思想完全一致的。魁奈的《经济表》就是把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平衡相联系,通过国民收入的整体研究分析导致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生产要素贡献的天才性国民收入理论的思想源泉。可以说,把国民收入的增长看作是国家更多财政税收的源泉,和把财政税收当作调整国民收入平衡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内在手段,是古代宏观经济思想和现代国民收入理论最根本的差别。因此,把经济学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一个蹩脚的提法,但现在却成为一种学科规范。明确了国民收入理论的这个发展简史,是我们全面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学上存在根本理论分歧和差异的重要背景。这个根本理论分歧和差异,在宏观经济上,对于我们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在宏观经济学上,对于我们全面把握西方经济学体系发展、特别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很有好处。

第一,通过马克思与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分歧点,这对于认识经济学理论本身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走向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把握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变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差异更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一方面,凯恩斯国民收入及其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在公式上的相似性充分说明凯恩斯理论借鉴的可能,说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其理论相通共同的一面,只不过理论上的相通和共同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了,差异和独立则被夸大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的杰出理论贡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创新大大地丰富了西方经济学的视野和西方经济学体系。在理论比较的研究中,我们往往是被理论的外在形式所迷惑,夸大了理论的差异;如果我们能够透过形式,把握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我们就有可能接近真理。

第二,对于马克思和西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身的理论发展和创新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参考,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例如,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突出理论成果,这也是对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存在宏观经济学狭隘说法的有力反驳。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的发展比较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差距太大了,没有研究方法的根本提高和经济思想的发展,很难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创新。

注释:

①⑨张建君:《凯恩斯与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研究》,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

②国内文献可以直接阅读方福前:《从〈货币论〉到〈通论〉——凯恩斯经济思想发展过程研究》(149~150页、198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相关内容及所列文献;国外文献可以进一步阅读《凯恩斯全集》第13卷相关内容。

③阿克琉斯是指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他的母亲是位女神,为了防止他受到伤害,他出生时提着他的足踵在冥河的水中浸遍全身。他因此刀枪不入,勇敢无比;但由于他的足踵未能在冥河的水中浸泡,成为他全身惟一的致命要害。最后被敌人一箭射中足踵而死去。

④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中文版,11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⑤参阅吴易风、刘凤良、吴汉洪:《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⑥⑧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文版,58、31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⑦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57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⑩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文版,13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_宏观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