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论文_冯爱萍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论文_冯爱萍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砂中心小学 365500

一堂好的数学课,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能够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张扬孩子们的个性,就能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那么如何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以教学《倍的认识》为例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生动的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般。那如何在一节课刚开始时就吸引学生,牵住学生的思维,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要仔细推敲,使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做好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形式丰富的教学情境。

开启心扉新课伊始,我让学生玩拍手的游戏,师:在游戏的过程也有学问。下面咱们就来做一个拍手的游戏吧。

看扣拍手:老师在黑板上的第一行贴上3个黄扣子,然后拍3下手,在第二行贴上2个3(6粒红扣子)问学生应该怎样拍手,第二次拍手教师在黑板第一行上贴上一个2,第二行贴上4个2,让学生拍出4个2,第三次拍手,教师在黑板第一行上贴上一个6,第二行贴上2个6。

通过简单的拍掌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几个几和倍)联系起来,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

二、让学生的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

教师应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习知识本身的目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有趣的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有效地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增强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和信心,这节课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动脑想,动手做”中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数学规律。接着我让学生。

1.看一看

(1)出示关于萝卜的主题图,引出新课。将萝卜分类计数。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师:老师先记录一下,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边说边贴图片)

(2)探究新知,理解概念。初步认识倍的概念。仔细观察,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师:胡萝卜有2根,如果我们把这2根看作一份,红萝卜有几个这样的份?师:怎样能清楚地看出是3个2根?生:将红萝卜的根数每2根一圈,圈了3份,所以是3个2根。(板书:3个2根)师:我们将2根看作一份,红萝卜的根数中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3倍)

2.想一想

引导学生找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的关系的?

课件出示:

(1)( )与( )比较。

(2)观察,看哪个更少,有( )个,圈起来把它当作一份。

(3)分一分,圈一圈更多的,可以分成这样的( )份,就是它的( )倍。

3.做一做

圈一圈,摆一摆。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红萝卜与胡萝卜的根数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也像这样,研究白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关系?师引导学生拿出抽屉的纸卡摆一摆,用毛线圈一圈,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课件出示上面的学习法宝。实践证明让2根,有4个2根,有30个2根……。小结:白萝卜有几个2根,就是胡萝卜的多少倍。

改变红萝卜的根数。师:现在小兔又找来了1个胡萝卜,胡萝卜和红萝卜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本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理解概念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直观情境数学教学化难为易

数学课有些内容常令一些小学生头痛,因为数学知识对于尚未发展起抽象思维能力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枯燥难懂,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非常简单明了,让数学课散发数学特有的魅力才是数学教学所应该追求的境界。接下来在练习巩固,加深理解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教学的

1.变化磁条上扣子的个数:第一行3个扣子第二行也是3个扣子,第二行比3个多1,多2,多3(2倍),2倍多1。

2.撤掉扣子只留下磁条(粗的)。

3.瘦身的磁条(像线段)。

这样教学由具体可感的实物到抽象的线段,教师巧妙营造的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这堂数学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研究科学,并与学生一起去做科学。因此,教师应以丰富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并巧用一些有实效的教具,再加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若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则更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以研究的发展的目光注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的话,课堂才算是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改变被动的学习模式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习知识本身的目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论文作者:冯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论文_冯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