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的屠龙观_文化论文

西方人的屠龙观_文化论文

西方人的屠龙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方人论文,观念论文,屠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方人对龙的解释

英文和法文的dragon、德文的Drache、俄文的дракон译成中文时都译为“龙”。但是,这些语言对龙的解释并非完全一致,甚至在同一语种里解释也不完全相同。

在一般的英汉词典里,dragon的解释是龙,或者指寓言虚构的怪物。《褒斯氏二十世纪英语词典》(1925年)对龙的解释是:“寓言中一种有翅膀的蛇。”《图解牛津词典》(1978年)把龙解释为:“神话中的怪物,外貌稍像鳄或蛇,长有锐利的爪子,还有翅膀,常常以火呼吸,神话中把它当作护卫者,用来监守财库或保卫女子的贞洁。”《韦氏词典》(1981年)对龙的解释是:“神话中的一种怪异动物,仿佛是长翅膀的鳄鱼,两只眼睛怒睁,头顶上有冠鬣,巨大的爪子十分锐利,常常能够吐火。”《英汉辞海》对龙的解释是:“一种传说的动物,一般被描绘成怪异的、有翅和鳞的蛇或蜥蜴,头具有盔冠,爪强大。”又说:“龙,用纹章学表示的怪兽,有半狮半鹫的怪兽头,有鳞和翅的躯体,有四足和一条长的倒钩尾巴以及作为托物或支撑的舌头。”(注:王同亿主编译:《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1561页。)《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龙的解释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通常被想象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的翅膀,身披鳞片,能吐火,也有人把它想象成一条蛇,有带剌的尾巴。”(注:《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简编》(Encyclopaedia Britannica,Micropaedia)第3卷(英文版),1975年,第652页。)《美国哲传英语词典》对龙的解释是:“传说中的怪物,是一条大蛇,长有利爪、翅膀和鳞片。”(注:转引自华惠伦等编:《龙》,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法国人对龙的解释和英、美人的解释相比差别较大。综合《当代法语词典》(1972年)和《词汇》(1975年)的说法,龙是由狗的头部和身体、狮的爪子、蝙蝠的翅膀以及蛇的尾巴构成的怪物。

德国人的解释与英、美人的解释基本一致。《现代德语词典》(1977年)对龙的解释是:“长有翅膀,顽强的或吐火的神话动物,具有蛇、蜥蜴的外貌。”

俄国人也把龙解释为有翅膀、会喷火的蛇。《俄文百科全书》和俄语词典都持这种说法。

欧美人所描述的龙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长有翅膀,能吐火,外貌像蛇(蜥蜴或鳄鱼)。长有翅膀,说明会飞;能吐火,这个说法只能是从蛇经常伸缩舌头(芯子)或者从毒蛇利用毒牙施放毒液想象而来;外貌像蛇(蜥蜴或鳄鱼),说明龙的原型很可能是蛇。综合起来,西方人神话中的龙,其原型是毒蛇。

二、西方人的屠龙观念

尽管有关材料十分有限,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西方人屠龙观念的概貌。归纳起来,西方人的屠龙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把龙想象为一种面目狰狞的蛇怪

西方人一般把龙想象为长有翅膀和利爪的蛇,有些人甚至说其翅如蝙蝠之翅,爪如狮爪;也有人说龙的两只眼睛怒睁,头顶上有冠鬣;还有人说龙有半狮半鹫的怪兽头,有带剌的尾巴。

追根溯源,西方人对于龙的形貌的想象源于古代希腊、罗马对于龙的形貌的想象。英文和法文dragon、德文Drache以及俄文дракон都来自希腊文drakōn或拉丁文draco。在希腊语中,drakōn这个词是指大蛇。任何一种大蛇在希腊语中都可以用drakōn来表示,包括人们想象出来的龙。拉丁语draco也是如此。古代希腊人对于龙的形貌的想象不如现代西方人那样复杂,一般都是把龙想象为一种大蛇,而且是非同一般的蛇;也有人把龙想象为多头蛇,例如,神话中的许德拉(Hydra)就是九头巨蛇;也有人说七头巨蛇;还有人说这条巨蛇有五十个头。(注:参见〔美〕J·E·齐默尔曼、张霖欣编译:《希腊罗马神话辞典》(Dictionary of Classical Mythology),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07页。)又如,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载,国王阿伽门农的盾牌上所雕刻的龙就是一条三头蛇。古代希腊流传着关于金苹果的神话。神话说:赫拉与宙斯结婚时,大地女神盖亚送给他们一棵金苹果树,这棵树栽在阿特拉斯的圣园里,由他的四个女儿赫斯佩里得斯姐妹看护,另上还有一条永不睡眠的百首巨龙看守。(注:参见冯文华、陈洪文编译:《古希腊神话》,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第98页。)还有人把龙想象为一种长着胡须的大蛇。在一则题为“亚尔古船英雄们远航寻取金羊毛”的神话中,金羊毛由一条永不睡眠的龙守护着,这条龙就是长着胡须的大蛇。(注:参见冯文华、陈洪文编译:《古希腊神话》,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第167页。)传说中迦勒底的龙有四只脚,身上有鳞,长着翅膀。(注: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简编》第3卷(英文版),第652页。)这个说法与现代西方国家对于龙的形貌的描述最为接近。《圣经·启示录》中的那条龙与希腊神话中的龙一样,有许多个头。总之,在古代希腊、罗马人的心目中,龙的形貌有别于一般的蛇,但是比一般的蛇更加丑陋,更加狰狞恐怖。

(二)把龙想象为一种本领非凡的蛇怪

西方人把龙想象为有翅膀、能吐火的蛇,具有杰出的守护能力。有翅膀就能飞行,这是爬行动物所不具备的功能特征。自然界的蛇是爬行动物,并不能飞,最多能弹跳起来。假如蛇能飞行,它将威力无比。大火能将一切化为乌有,而一切动物都不具备吐火的能力。但龙既能飞行,又能吐火,足见其本领非凡。西方人的神话还把龙当作护卫者,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中,龙具有杰出的守护本领。

古代希腊、罗马对于龙的本领的想象也可以从他们对于龙的其他特征的想象看出来。例如,阿伽门农在其盾牌上雕刻着三头龙,起着威慑敌人的作用。希腊神话中的许德拉、阿特拉斯圣园里守护金苹果树的巨龙和《圣经·启示录》中的那条龙都有许多个头。在古希腊“亚尔古船英雄们远航寻取金羊毛”的神话故事中,守护金羊毛的是一条永不睡眠的龙。阿特拉斯圣园里守护金苹果树的百首巨龙也是永不睡眠的。永不睡眠,这个本领也非同一般。总之,在古代希腊、罗马人的心目中,龙的本领比蛇更大。

可见,西方人对于龙的本领的想象,都把龙确认为一种本领非凡的蛇怪。

(三)把龙当作一种凶暴的、恶毒的蛇怪

西方人一般把龙当作凶暴的、恶毒的蛇怪,缘于他们对待蛇的态度。

西方人认为蛇是凶暴的、恶毒的,是邪恶的动物,总是力图把蛇赶走。例如,爱尔兰人之所以把圣伯特力克(St.Patrick)奉为保护神,就是因为据说他曾经把蛇从爱尔兰赶走。(注:参见《沙士比亚全集》第9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1页。)西方人对待龙的态度也是如此。尽管古代的希腊人和罗马人有时也把居住在大地深处、目光锐利的龙视为仁慈的力量,但是总的来说,龙的邪恶的名声更大,而且龙的这种恶名在欧洲十分长久。在基督教的艺术作品里,龙代表罪恶和异端常常屈服于圣徒和殉教者的膝下。(注: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简编》第3卷(英文版),第652页。)

(四)屠龙

由于西方人把龙当作邪恶的象征,便形成了屠龙观念。

西方人的屠龙观念极强,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屠龙故事,使屠龙类故事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民间故事类型。这类故事广泛流传于欧美各国。最早的屠龙故事便出现于古代希腊神话之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是一位业绩辉煌的英雄,他一生中共完成了十二项伟业,其中之一便是斩杀九头巨龙许德拉。许德拉是传说中的一条龙,它吞噬成群的牲畜,毁坏大片的田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在和许德拉进行的英勇搏杀中,每当赫拉克勒斯砍掉它的一个头,就会在其伤口处立即长出两个头。最后,赫拉克勒斯请朋友伊奥拉奥斯用烙铁烙烧许德拉的伤口,才制止了新头的长出。他终于砍掉了许德拉的九个头,将其身躯斩为两段。他将所有的箭都蘸上许德拉的血,凡是被这种毒箭射中者必死无疑。(注:参见〔美〕J·E·齐默尔曼、张霖欣编译:《希腊罗马神话辞典》,第407页。)英国古老的史诗《贝奥武甫》生动地描述了年逾古稀的英雄贝奥武甫斩杀恶龙的故事。由于恶龙把守的宝库中的宝藏被盗,恶龙便向高特人进行疯狂地报复。它张开血盆大口,向房屋和田地喷射烈焰。大火烧焦了土地,夷平了城堡,夺去了许多高特人的生命。年迈的贝奥武甫与恶龙展开了殊死搏斗,将暴虐的恶龙杀死,自己也因中龙毒而壮烈牺牲。(注:参见史维存编著:《贝奥武甫降妖记》,吉林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38-147页。)这部史诗所叙述的历史人物大约生活于公元5-6世纪,而史诗的形成大约在公元8-9世纪,说明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屠龙故事。这些屠龙故事不仅流传时间长,而且地域广阔。

在漫长的岁月中,屠龙英雄逐渐成为人们所崇拜的偶像。英国国旗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象征屠龙英雄圣乔治的标记。这位屠龙英雄被奉为英格兰、葡萄牙和南斯拉夫的保护神。(注:参见〔美〕斯蒂斯·汤普森(Stith Thompson)著、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9页。)显然,早期屠龙英雄在欧洲已经被神格化。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屠龙故事不断地发展,逐渐成为相对稳定、较为典型的故事结构。有人统计,在欧洲流传的屠龙故事有1000多例。其中,丹麦、芬兰、立陶宛、德国、挪威等北欧、中欧国家数量较多。中国新疆地区也有较多的屠龙故事。(注:参见朗樱:《东西方屠龙故事比较研究》,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奥地利克拉根弗特的游艺场上耸立着一块雄伟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5世纪末,克拉根弗特附近发掘出一具巨大的颅骨。人们认为,这个如桶一般大小的头骨只能属于很久以前被当地无敌英雄圣乔治所打败的恶龙的头骨。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发现,神父们决定在游艺场建造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有三个雕像:一个巨人,一条喷水的龙,一根有节的粗棍子。西方人认为龙能吐火,由于吐火不好表现,就以喷水代替。据说,圣乔治就是用那根棍子打伤了龙的腰。(注:参见〔苏〕阿基穆什金著、宋东方译:《自然界奇闻怪事》,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第117页。)

德国菲尔特森林地区的刺龙表演远近闻名。菲尔特是德国的一座小城,离捷克和斯洛伐克不远。每逢举行刺龙表演,人们倾城而出,许多人是远道而来。数万名观众聚集在街道两旁观赏德国最古老的民间表演。演出的明星是一条长18米、宽4米、高3.5米的巨龙。表演开始时,这个庞然大物张开翅膀,鼻孔里喷射着火焰和灰尘,气势嚣张,场面惊心动魄。此时,一个手执长矛的勇者,冲上前去,凶猛地刺杀巨龙,毫无畏惧。他就是白衣骑士乌多。曾经流传这么一个故事:乌多为了拯救公主,必须征服这条巨龙。一场鏖战之后,骑士举起长矛,策马扬鞭,向巨龙刺去。巨龙终于被刺倒了,火焰和灰尘消散了。菲尔特城顿时钟声四起。据说,这种表演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注:参见乾元等编著:《德国风情录》,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205页。)

总之,西方人认为龙是一种既凶暴又恶毒的蛇怪,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是人类必须战胜的一种异己的力量。他们把龙当作邪恶的象征,形成了强烈的屠龙观念;而对于征服龙的英雄十分崇拜,甚至将其奉为保护神。

(五)将龙纹图案用作战争标记

西方人认为龙既有保护珍宝的能力,又有使人感到恐惧的威力,很早就将龙纹图案用作战争标记。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指挥特洛伊战争的希腊国王阿伽门农的盾牌上便雕刻着蓝色的三头蛇的龙纹。古代北欧军队也在他们的盾牌上绘着龙纹图案,并且将他们的船头雕刻成龙形。在诺曼底人入侵之前的英国,亚瑟王的父亲将龙纹图案用作战争时期皇家旗帜上的主要标记。20世纪,人们将龙纹图案正式绘入了威尔斯亲王的纹章。(注: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简编》第3卷(英文版),第652页。)显然,人们将龙纹图案用作战争标记是为了使敌人畏惧,增强自己作战的勇气,从而达到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这是西方人有意识地利用龙纹化害为利的一个典型事例。

三、西方人屠龙观念产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般对龙持崇拜态度,把龙当作吉祥幸福的象征。中、西方为何对龙的认识有如此不同呢?西方人屠龙观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的崇龙习俗是由毒蛇禁忌习俗转变而来的,人们对毒蛇持禁忌态度,把毒蛇当作邪恶的象征,想象出一种形貌像毒蛇的神异动物,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加工和改造,去其邪恶,将其奉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这个形貌像毒蛇的神异动物便是龙,人们把它当作避邪御凶的保护神进行崇拜,毒蛇禁忌便转变为龙崇拜。(注:参见拙作《查海龙纹陶片和龙形堆塑研究》,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龙崇拜起源新论》,载《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西方人屠龙观念的产生却非如此。西方人虽然也对毒蛇持禁忌态度,把毒蛇当作邪恶的象征,力图把它赶走,虽然也想象出一种形貌象毒蛇的动物,但是保留了毒蛇的全部特征,并且加以夸大,将其想象为凶暴的、恶毒的蛇怪,从而又把它视为邪恶的象征,力图将它征服。这个蛇怪用英文来表示就是dragon,我们将它译为“龙”,是因为它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西方国家的dragon与中国的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二者虽然原型类似,文化涵义却是大不相同的。

西方人屠龙观念也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结果,体现了西方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反映了西方人的愿望和要求。但是,西方人与中国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式是不同的。西方人力图凭借自身的力量直接去征服邪恶,从而达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中国人则是想假借某种外部力量间接地征服邪恶,从而达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

标签:;  ;  

西方人的屠龙观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