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胡天翔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胡天翔

身份证号:62302219860628XXXX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作为现下城市建设的重点,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时所需的施工技术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就成为现下讨论热点,为解决当前道路建设中存在问题,减少因施工质量不达标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展开,分析概括出此工程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讨论。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加上经济的迅速发展,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客体,本着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近年来都有加大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投入,有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但此项工程仍需实时跟进,不断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施工技术等管理研究,以期最大化提升施工质量,本文基于此展开分析。

一、市政道路工程现状及问题

1、工程时期短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地点绝大多数都设在城市交通主干道上,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等现象,因此,工程施工阶段可造成程度不一的交通拥堵现象,增加了车祸的发生概率。为避免交通意外过多,施工期间,政府部门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以缩短工程期,减少交通堵塞情况。但也正因此,可能导致道路建设施工期间过分重视工期的缩短,对质量重视力度不足,引发安全隐患。

2、空间限制

经济发展趋势下,城市土地不断减少,高层建筑涌现。因市政道路工程进行地点的特殊性(一般在市区人流量大、建筑物多的地带),可能导致工程开展期间受到空间影响,包括施工过程所需材料运输不便、机器设备因空间限制开展工作困难等。

3、成本高

在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过程中,需购买大批施工材料,因施工项目自身的高标准及所处地区的特殊,故对施工所用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比较高,所以其成本造价大大提高。因此,就需相关人员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4、管理难度高

由于在建设道路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工地设备安放、工人管理、地下各种线的安排等,稍管理不当便会造成意外发生,因此提升了管理难度。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1、总体要求

工程开工前需设计好总的施工方案,并多次对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测验,必须经过相关单位审核后方可开始工程项目。按基本原则“先整体后局部”进行测量工作,选取自动化程度高的仪器,按照预先确定的施工方案,根据图纸进行测量、放线,控制点的选择,确定准确的管线、中线、特殊地标的位置,确保准备工作的完成。最基本的工作完成后,按照已经选好的控制点,开始路基、路面的施工,必须时刻进行监测,保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控制在预计范围内。施工完成后验收前对道路的保护工作也非常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2、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放线完成后,需重视路基处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路基排水任务。为避免水侵蚀造成的路基不稳,需做好路基排水工作,将所需范围内的土地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保证路基面的稳定。在施工开始时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与地区排水相协调,将地面水排除,防止水下渗造成路基不稳。b、路基填实、按压。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均有严格的规范标准,采用CBR值表征制定路基土的强度,引入路床概念,并对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路基填料未达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则应该换填或掺合粗粒料等进行处理。国家统一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若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具体压实需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由路基边缘到路基中央进行压实,挤压出因基土颗粒产生的缝隙极所存在的水分,碾压时既要保证没有轮迹,又要达到相关规定。

3、路面工程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通常采用防滑、防水、耐用性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施工,而沥青混凝土对于基底路面的整洁度具有一定要求,因此进行施工前需保证基底的整洁度,并进行铺设前的模拟试验,计算大致所用时间以及过程中需用材料量,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沥青拌制必须严格按施工要求,合理分配比例,搅拌均匀,保证沥青的质量。在运输沥青混合物中,需把握好时间,保证沥青温度。摊铺沥青时,要保证施工时温度在10℃以上,按路线均匀、连续、纵向摊铺,保证路面的平整,若工作环境温度过低,则应及时停工,避免造成材料浪费。摊铺后须在高温下进行压实,碾压过程应保持速度平稳,反复4-5遍,由路边向路中进行碾压,确保地面平整无轮迹,完工后进一步加强维护[1]。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均需要一个具体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对工程项目标准的规定,设计者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避免施工方案设计不当造成的损失。

2、道路施工测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测量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施工期间可能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建筑物、地下管网、构筑物等,因此在施工测量期间需确保其精确度。以设置永久性水准点为例,其测量精度不可低于三等,并对水准点起始部分、终点部分以及长期监测重点工程部分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观测计算,遵循二级复合程序要求,严格控制误差值,并在测点完成后,对其予以设立保护措施,以便于施工测量作业的最终监理检查与复核签收。

3、施工原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故管理者需高度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及购买。工程管理者应在勘察施工场地及了解基本信息后,大致清楚所需材料及要优先考虑的购买厂家,经商量后告知采买者,购买者需对厂家进行挑选拥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者优先,然后对其材料进行抽样调查,检测质量是否合格在及进行购买,材料进场时需再次进行检查,以免质量不合格材料使用,层层检查,务必保证施工材料符合使用规格。

4、施工人员管理

道路建设的技术性不断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不断加强,因此人才的选择与争夺便成为现下施工单位的重点。需加强人才培养及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思想文化素质,达到如今市道路工程的要求,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提高工作效率及工程质量。

5、施工技术控制

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控制。如路基、路面等方面的技术,要想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及完工后道路质量,就需施工者拥有高超的技术工艺,以确保工程合格。因此,施工技术的严格把控,对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结束语

道路交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城市进步,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19):21-23.

论文作者:胡天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胡天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