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民用建筑行业发展很迅猛,国家对建筑节能工作越来越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建筑节能达到既定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建筑给排水等安装工程的节能工作,想要做好民用建筑給排水节能新技术管理,那就一定要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将节能施工技术管理是贯穿于项目给排水施工的全周期,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将利润最大化,并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对民用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分析;节能技术
1、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大量人员涌入城市中,建筑逐渐增加,相对建筑结构设计就越来越难,结构变得复杂,而建筑工程并不单一,在建筑的施工建设中,目前给排水节能新技术是建筑施工技术中是较为常见的技术结构。它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还可以降低材料费用的使用。所以从事建筑人员应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给排水节能新技术与施工节能是组成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本人一直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的给排水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对这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本人认为:要做好建筑给排水节能施工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优化系统的节能设计环节,分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适当地运用节能新技术,确保完成工程项目的节能施工管理目标,具体如下:
2、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
2.1 给水系统设计分析
现在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还不够详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施工技术一般,而我国目前给排水系统为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取水构筑物、净水构造物等,输配水管网三种,其中取水构筑物是由江河湖海及地下水构成,通过输配水管网将水输送到千家万户,而净水构造物是将水进行物理、化学方式进行处理,处理主要通过集中方式进行,分别是过滤、消毒、沉淀、凝固、筛选等几种方式进行,将最后得到的水质达到国家使用标准。首先将水按照一定水压进行输送,保证水压大小,控制水压才能保证水进入千家万户,一旦水压过小就会造成输送不到千家万户,一旦水压过大就会造成很大浪费,这样也会浪费成本与人力。所以达到保证供水又节约资源的目的,我们要从根本入手,对水压进行适当控制,确保水压适中。所以在对于水压控制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制定,按照标准例如:城镇设计状况、地质特点、铺设管道材料等,要根据节能要求对管网进行优化,尽量确保管线最短、方案最优,这样既可节省管网材料、节省管网铺设费用、节约施工成本,又可节省日常给水加压和管网维护的成本,对节能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下图:水资源供应系统图)。
2.2 排水设计分析
由于现在室内排水结构通常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分流和合流,分流和合流主要被采用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制定,制定方式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当地政府的政策、主管部门的要求,一旦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排水都会有很多利弊,所以要进行权衡才可以进行,而很多情况下,当使用合流方法进行排水时,导致很多生活废水不会再重复利用,化粪池容积需要加大。分流方法进行排水时,有着很多优点,例如:可以提高卫生,使水资源重复利用。但是往往也会产生很多缺点,例如排水管道造价高,所以需要充分考虑选用哪种方式进行排水。
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建筑市场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一些施工单位组织体系不完备,例如一些小规模的建筑企业,通常将给排水工程进行分包,受分包企业管理水平影响,存在组织体系不完善、管理松散现象,未能按工程项目的节能施工目标实施控制、未能按节能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影响工程项目节能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监督管理不到位
现时,建筑工程普遍存在重建筑结构,不重装修安装的现象,基础主体施工时,监管人员常驻工地,到了装修安装施工阶段就比较放松,导致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在工程施工监管工作中,一些人通常表现为“重建不重管,建管不统一”,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留于形式,在没有有效监管机制的情况下,就无法确保对每个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过程实时监控,由于很多人员水平较低,导致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施工质量及成本维护过程中造成质量大幅度下降。
3.3 工程建造材料不达标
不可以盲目追求利润,部分施工企业采用价格较低的材料,以次充好,导致材料质量不达标,轻则造成验收不合格,返工造成浪费,重则影响项目的使用、运作,增加使用维护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无法完成节能指标。
4、节能新技术的运用
4.1 控制超压出流
按照我国家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并对管道和压力阀门进行压力标准值设定,但是这只是从一些零部件进行考虑的,并没有从一些高压出流的思想进行考虑,所以,这些问题还是存在,对于限制高压出流还是没有起到关键,通过建筑设计要求,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应该进行分区,分区后的最低水压不能超过0.55Mpa.
4.2 生活给排水与消防给排水系统进行分离
在进行设计民用高层建筑时,应该把生活给排水和消防给排水进行系统的分离,由于这两个系统不同的原因导致分离,通常情况下生活用水中静水压力不超过400KPa,而消防给排水系统中静水压力不超过800KPa,一旦两者进行混合的话后果就很严重,如果消防系统要给生活用水进行施压时就会导致水管的压力超过它的承载能力,也会浪费水资源。一旦生活用水给消防用水进行施压时就会增加泵的数量。
4.3 中水、雨水的再利用
雨水重复利用是一项重要项目,需要国家高度重视,雨水回收重复利用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他不但节约环保,也可以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所以大力宣导雨水重复利用,所以进行雨水重复利用需要先将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在进行雨水净化,雨水并不是很多也不能进行引用,但是雨水在绿化、洗厕方面还是效果明显,雨水不但起到绿化效果也可以节约成本。
4.4 采用节水设备
国家快速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绿色节能产品增多,很多现代化产品已经广泛使用,这些新型绿色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化民用建筑猫仔队给排水节能技术上更加前进一步,通过采用新型节水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完善节水设备才是目前当务之急,各个单位将节水概念整合,达到最终目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是节能与建筑工程的一个综合,因此也把两者各自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对房屋建造更具有实用价值和安全价值,因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优越性,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特性、节约和服务较好特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将有所提高,所以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技术是现代城市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其能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与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满足业主对建筑的各种需求。但是随着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在城市的广泛使用,其将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从而促进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节能施工控制至关重要,只要从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素质管理、完善给排水系统设计、提高材料品质、合理使用节能新技术,就能达到建筑节能施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东.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24).
[2]庞建雄.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6).
[3]张玉迪.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期刊论文]-低碳世界,2013(24).
论文作者:韩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给排水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水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雨水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