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红
广西省防城港市上思县妇幼保健院 535599
【摘 要】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病人在围术期的护理风险及其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250例无痛人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625,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25,行常规护理干预+安全管理),分析2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行安全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4.5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安全管理应用于无痛人流病人围术期有利于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痛人流;护理干预;围术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及进步,近年来医疗体系得到了更好的完善。护理干预体制不断完善,并在临床上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相关研究表明[1],安全管理的应用对于降低护理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62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管理。下面将本次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的无痛人流术病人12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625)和对照组(n=625)。对照组的年龄在18~40岁,平均年龄(28.77±2.15)岁;体质量44~70kg,孕龄7~12周。观察组的年龄在17~41岁,平均年龄(28.69±2.27)岁;体质量45~72kg,孕龄6~11周。两组病人的年龄、体质量、孕龄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病人经诊断和检查,确诊为宫内早孕。①均无高血压、既往人工流产史、心肺肾疾病等。②对丙泊酚及其他脂类药物无过敏史,均自愿在本院接受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的治疗。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肺肾系统疾病者。②对治疗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进行,所有病人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病人在围术期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病人实施安全管理。(1)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避免院内感染。调节好相应的温度和湿度,给于病人舒适的环境,有效的预防病人出现伤寒等情况。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包括既往病史、月经史和生育史等,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对病人进行安全管理。(2)心理干预:很多初孕者和未婚先孕者都会产生恐惧及焦虑的心理,担心以后的生育问题,医护人员应主动向病人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告知手术的安全性,消除病人的顾虑及恐惧,禁止歧视病人,严禁给病人造成心理的负担。在护理过程中,应耐心详细的回答病人的问题,提高病人的安全感。(3)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为医护人员普及安全管理的知识,从根本上杜绝差错。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出现护理差错的人员,应让其认识到事故的严重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进行排班管理,严格临床交班纪律,降低护理工作的风险,提高安全管理的指标。(4)安全培训:医院应每月开展安全培训,定期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及知识水平,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5)安全管理:医护人员应严格三查八对,谨慎用药,密切监测,耐性的指导病人注意事项,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4 观察指标
以2组病人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包括护理方法错误、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服务投诉等)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宫缩痛、术后腰痛、头痛、烦躁、心慌、腿软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资料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对照分析,2组病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1%,高于观察组的4.76%,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无痛人流是一种新型、有效、安全的,在吸宫流产的手术基础上加上全身麻醉的技术,手术中病人没有痛感[2]。在临床,通过对无痛人流手术病人实施综合的安全管理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安全度及生活质量[3]。护理工作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护理安全,人流病人大多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与术后恢复。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安全管理受到越来越多医院与相关卫生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无痛人流病人围术期安全管理内容都是自拟及经验性内容,方式广泛多样,但科学性较低,严重影响到围术期病人的护理效果与质量,增加了护理风险。在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的任何一点失误都有可能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4],因此,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50例围术期的无痛人流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管理,探讨无痛人流病人在围术期的护理风险及其安全管理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行安全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0%;不良反应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4.5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无痛人流病人在围术期的护理当中,能够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与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周慧[5]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相仿,无痛人流的手术安全至关重要,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手术顺利的开展,保证病人预后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病人的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玉芳.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术期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06-107.
[2]汪明珍.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1971-1972.
[3]李娜,周立.围术期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2):10-12.
[4]孙海英.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4):137-138.
[5]周慧.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5,21(7):114-114,115.
论文作者:苏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病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流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