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改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状态中的综合效果分析论文_朱遂美

湖北省新华医院内镜中心 430015

【摘 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改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状态中的综合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中各项生命指标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查后各项生命指标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产生,对于防止并发症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舒适护理;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综合效果

随着医疗水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新型的诊疗技术开始出现。内镜检查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较为高效的检查技术,在消化内科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无痛内镜检查技术在消化内科应用较为广泛,已经逐步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技术,在检查的过程中虽然无痛但是却会给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2]。在对患者开展护理过程中开始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周到全面的护理服务。本文研究中以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在37-76岁之间,平均年龄(49.35±2.54)岁。其中有56例无痛胃镜患者,19例无痛肠镜患者。观察组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在35-78岁之间,平均年龄(49.53±2.67)岁。其中有58例无痛胃镜患者,17例无痛肠镜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做好患者检查前的舒适护理

患者在检查之前让患者尽可能的处于舒适的状态中,为患者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对于检查室要保持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顺畅[3]。对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调整,检查室中光线以柔和为主。检查所需要的各类医疗设备和器械按照标准摆放整齐,减少人员的走动、禁止人员大声喧哗[4]。为患者营造出一个安静的检查环境,减少患者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情绪。内镜检查操作为侵入性操作,患者首次接触难免会产生顾虑、疑惑心理[5]。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的步骤、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在同患者交谈时,注意态度亲和。积极主动的向患者讲解进行内镜检查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开展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心理疏导工作[6]。叮嘱患者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这对于检查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意义。

1.2.2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对于有义齿的患者,先取出义齿交由护理人员保存[7]。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舒适的状态,医护人员主动关心、问候患者帮助患者缓和紧张的情绪。按照操作规范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吸氧,并告知患者吸氧的必要性。对患者缓慢的注射麻醉剂,注射的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状态[8]。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时,方可对患者实施进镜检查。

1.2.3检查后的舒适护理

对患者内镜检查结束之后,帮助患者及时清理掉脸部残留的口水或者呕吐物[9]。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心律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待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帮助患者去取下牙垫。继续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处理。待患者完全苏醒后,告知患者检查已经结束,询问患者身体是否有不适症状[10]。对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检查后2内不得进食或饮水,检查当日不得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分析;对患者检查中与检查后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SAS评分较实施之前均有了明显的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水平的逐渐发展,各种新型的诊疗技术逐渐出现。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技术是伴随着麻醉技术与内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检查手段,在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但由于这种技术本身涉及到侵入性操作,因此在检查过程中难免会给患者增加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采用这种方法检查无痛苦、安全、高效,因此同样也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接受。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50例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后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采用舒适护理后,从各个环节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组患者检查中各项生命指标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查后各项生命指标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产生,对于防止并发症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小红,王霞,何淑波.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08):1006-1008.

[2]巩玉艳,丁瑞东,庞丽,朱云霞.“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26-27.

[3]寿华达.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手术期管理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1564-1566.

[4]侯君慧,王梅,于竹芳.前馈控制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04):304-306.

[5]帅红梅,胡银清,李花林.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焦虑情绪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12):2665-2666.

[6]庞华兰,黄利,赖雪珍,徐艺华.护理研讨组在消化内镜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3):161-164.

[7]关军丽.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7):2098-2099.

[8]钟晓文,林淑惠.舒适护理对于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3):141-143.

[9]董凝霏.心理护理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237+240.

[10]汪梅枝.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290-291.

论文作者:朱遂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模式在改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状态中的综合效果分析论文_朱遂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