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袁树君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袁树君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摘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是长期存在的,为了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控制

本文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现代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使用应当遵守的原则,并且找出有效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技术问题

1.1路基技术问题

路基是城市道路工程的基础,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路基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现实道路施工中不重视做好路基,对路基施工操作的随意性较大,没能充分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采用科学的路基处置办法。由于路基技术不过关,路基建设的标准较低,路基施工中的规范性不足,导致道路工程整体质量问题。例如,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不充分,土石方工程技术存在着缺陷等问题,还有施工人员不注重路基回填工作,在回填操作前对土质情况判断不充分,路基回添时容易出现水分较大的现象。还有些路基回填的压实操作不足,导致路基的整体施工效果不佳,因此为路基带来了沉降的隐患风险。还有的路基碾压不平,因此造成了路面的不平整问题,这些都可能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安全隐患。

1.2排水施工技术问题

道路工程排水不足,不仅影响道路施工的效率,而且还可能造成路面沉降等严格的后果,给后续施工带来较大的隐患。当前道路积水和排水不畅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施工时没能充分的做好道路的排水施工。例如,有些的道路的排水系统施工不足,排水设施在施工时的质量不到位,没能进行必要的排水性检验,对道路管道铺设工作不重视,没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充分的检查道路排水管道是否有破损等现象。还有些施工企业使用的道路排水管道设施的质量严重不过关,无法有效的起到排水作用。或者有些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能挖掘必要的排水沟,导致施工过程中雨水天气对工程的造成较大的影响等问题。

1.3路面铺设技术问题

路面铺设施工的技术相对复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经验要求较高,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沥青铺设的方法,这种操作方法操作不当会导致路面存在着泛油、裂缝、鼓包等现象。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路面平整工作,很有可能使道路路面达不到使用年限,而且使路面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首先,有些道路路面施工工程材料的配比技术不过关,沥青与混凝土的配比不科学,不能根据地域环境有效的加入添加剂成分,因此影响了沥青与混凝土的质量。还有的碎石碾压技术不过关,导致碎石中含土量超标,使道路容易出现翻浆问题,如果道路的平整度、密实度不达标,因此还会严重的影响道路工程的总体质量情况。

1.4路面裂缝处理问题

路面裂缝是市政道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施工缝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有些工程的施工缝问题处理的并不妥当,因此影响了道路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如果对施工缝处理的不恰当,还会影响道路工程整体的平整性与安全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车辆碾压也会影响道路的裂缝现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道路密实,因此可能造成后期裂缝不断增多问题,加强裂缝处理已经成为当前道路交通工程的重要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原则

2.1技术规范性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工程领域,国家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出台了明确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规范与技术标准,相关市政道路施工部门应当严格的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注重科学的开展道路工程施工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预定程序进行施工,并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相关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有效性,同时全面提高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

2.2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技术人员的管理作用,可以促进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可以保证施工的关键环节符合基本的技术要求。为了提高技术的有效性,应当加强道路工程施工的实验与检查,注重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做好必要的施工示范,对照施工图纸进行科学的技术检查,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效果,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2.3树立成本节约意识

树立成本节约意识,不仅可以提高道路工程施工的效率,而且可以促进施工人员按照质量要求施工,有效的减少返工的现象,从而在全面调配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有效的运用各种施工技术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这样不仅达到促进设备充分使用目的,而且实现了对工程的全面控制,实现了设备有效保养,从而使施工单位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裂缝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的消除道路工程的裂缝现象,必须注重根据道路工程的实地情况,科学的控制沥青温度,全面加强施工环境控制,保证合理有效的使用混凝土。首先,要做好温度控制工作,注重运用电子测温仪进行路面混凝土的温度测试,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好温度。其次,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使用内部降温方法,注重在路面混凝土预埋管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并且注重根据外部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保湿操作,避免室内昼夜温差过大对混凝土凝固造成的危害。第三,要在混凝土结构中进行分段分层控制,注重采用斜面浇筑的方式,应当在施工阶段加强插筋抹压,并且实施科学的振捣养护操作,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拉伸强度,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因为水分过度蒸发而造成的裂缝现象。

3.3控制沉降问题策略

控制沉降问题是保证道路行车安全,延长道路使用年限的最重要的方法。为了有效的防止道路工程出现沉降的问题要,可以采用搅拌桩,利用搅拌桩来防止变形问题的出现,运用搅拌桩防止出现道路变形的问题。其次,合理的分配施工的时间,在道路工程开挖相关工程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这样才能实现工程衔接。第三,做好检查井的安装工作,根据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实现管线与检查有效衔接,保证接口的稳定性,切实提高检查井的砌筑质量,保证井口中心位置的准确性。

3.3路面平整的措施

路面平整对于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发挥道路工程的效果有重要的价值,应当使用科学的技术措施保证路面的平整。首先,应当加强施工措施的控制,注重使用摊铺机,并且在路面铺平前进行必要的预热操作,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并达到120℃,混合料铺摊应达到130℃。其次,控制好两台铺摊机之间的距离,前后两台机器间的重叠距离不应大于10厘米。第三,加强路面铺平的验收工作,注重按照相关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有效的验收,针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重新铺平,有效督促落实整改要求。第四,目前常用的道路铺摊方法有渐进式、后退式和混合式等,应当根据不同的铺路方法科学的使用机械设备,注重科学的卸料,这样才能达到铺摊厚度要求。

3.4路基防范技术

路基防范技术直接关系到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应当按照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进行有效的防护,保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路基的温度,并且注重运用矿物质技术和植物防护技术进行防护,例如在土质边坡可以运用植物的防护技术,这样更有利于保护环境,提记路面的整体防护效果。

3.5改善排水系统技术

为了有效的防止出现城市道路排水不畅引发的内涝现象,有效的避免因为雨水冲刷带来的问题,可以根据道路周围的地质环境科学的设计排水系统,从而保证排水功能的合理性。在道路施工阶段应当注重排水设施与道路工程同步进行,注重做好道路工程排水实验,并且根据实地情况对排水系统进行调整,这样才能避开排水障碍物,切实发挥出排水功能的作用。

结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主要由于施工人员没能按照施工操作规程引发的,现有的施工技术问题可以在全面提高工程管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前提下进行有效解决,着力根据实际环境,发挥出不同施工控制方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韡岩.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53.

[2]王哲.市政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61,263.

[3]洪星耀.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南科技,2014,(1):146.

论文作者:袁树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袁树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