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艺术性与创造性人格的统一--评绿原的宋词创作_吕远论文

意识形态、艺术性与创造性人格的统一--评绿原的宋词创作_吕远论文

思想性、艺术性与创作个性的统一——评吕远歌曲创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性论文,艺术性论文,个性论文,歌曲论文,评吕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著名作曲家吕远从事音乐创作50周年。50年来,吕远创作了上千部(首)音乐作品。其中,歌曲创作成就尤为突出,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创作个性的统一,成为我国音乐百花园中一朵璀璨夺目的艺术奇葩。

吕远的歌曲创作,首先使人们感受到的是其作品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时代精神。赞美祖国和人民,讴歌时代和生活,成为他音乐创作的主题。

50年代,是吕远音乐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他作词作曲的《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以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的音乐风格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一直传唱到今天。这些热情洋溢、奋发向上的歌曲,激励和鼓舞劳动者们奋发图强,建设新中国。不难看出,热情歌颂工人、农民和祖国建设,是吕远音乐创作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自1963年起,吕远任海政歌舞团艺术指导,他的创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反映部队建设、官兵生活和军民关系等题材上来。多年来,他始终遵循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原则,想方设法贴近生活,在舰艇上、在哨所里、在水兵的队列中,探寻作品应有的感情浓度与思想深度。《水兵最爱什么花》、《八月十五月儿明》、《麦贤得之歌》、《飞翔吧,海燕》、《水兵的光荣》等,代表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他的创作题材更为丰富,七场歌剧《壮丽的婚礼》在国庆30周年献礼中被评为创作一等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明天比蜜甜》、《泉水叮咚响》被评为群众喜爱的广播歌曲。《思乡曲》、《我爱祖国》被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音协评为优秀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为亚洲音乐教材。

吕远歌曲创作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音乐传统之中。他十分重视对我国优秀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学习、继承和发展。他的每一部作品,总是力图选取与人们现实生活有联系的题材和音调,表现广大群众对新时代的感受,并尽可能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我国民间音乐特色,因而他的作品总是让人感到构思巧,路子广,挖掘深。《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充满了新疆民歌和内蒙古民歌的韵味;表演唱《俺的海岛好》借鉴了民间拉洋片的演唱曲调;歌剧《壮丽的婚礼》则是在粤剧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产生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效果,今天听起来依然令人兴奋、陶醉,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吕远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上并借鉴现代音乐技法进行创作,才是作曲家唯一的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

吕远歌曲创作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品的题材宽广,形式和风格也多种多样。从地域来讲,西起帕米尔高原(《克拉玛依之歌》),北到大兴安岭(《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南至西沙群岛(《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从人物来讲,上至伟人毛泽东(《毛主席来到军舰上》),下至普通士兵和劳动者(《水兵王铁柱》、《马车夫之歌》)等,都留下了他充满感情的音符。一个作曲家有如此之多的精品佳作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是不多见的。

由吕远作词作曲的歌曲多达几百首,除作曲外,他的一些歌词也多次获奖,难能可贵。正是由于吕远有着深厚的生活根基和艺术家的素养,才使得他的一些声乐作品词曲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其才情令音乐界同仁折服。

吕远歌曲创作的成就,除了他个人才华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内心饱含着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热情。半个世纪以来,吕远谱写了那么多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歌曲,并且能流传开来,这应该说是这位热情为人民讴歌、不断写出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曲家的一种幸福。

标签:;  ;  ;  ;  ;  

意识形态、艺术性与创造性人格的统一--评绿原的宋词创作_吕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