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论文_任忠宝

观察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论文_任忠宝

(大庆圣爱利德口腔专科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 研究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全部患者均实施正畸修复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炎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间压槽骨高度、颌凸角、下颌平面角和面角、Y轴角。结果 治疗后患者牙周炎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间压槽骨高度和治疗前进行对比,患者牙周炎袋平均深度为(3.26±0.68)mm、前牙覆盖为(2.56±0.65)mm,发现有明显的改善(p<0.05),同时患者治疗前后颌凸角、下颌平面角和面角、Y轴角经过治疗分别为(9.6±3.6)、(29.56±6.3)、(63.25±3.7),和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面角为(83.24±5.9),和治疗前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方式对患者牙周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正畸修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临床效果

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属于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口腔科疾病,这一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牙周支持组织别严重破坏,同时被逐渐吸收而导致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前牙唇呈现出扇形移位散开,牙齿之间出现间隙,甚至会出现脱落现象。这一疾病对咀嚼生理学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还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对于这一疾病而言,除了对牙周进行基础性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局部和全身药物应用、日常维护以及密切观察等。本研究为分析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全部患者均实施正畸修复治疗,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28-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8)岁,对全部患者实施X线检查,发现均出现了前牙位移和牙齿松动现象,患者咀嚼功能严重下降,上述患者均潜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为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性治疗,然后为其进行正畸治疗。基础治疗内容有: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牙周病相关知识,引导患者养成好习惯,餐后漱口、清洁牙周。然后为患者实施牙周手术,对牙周炎症进行有效控制,当炎症得到明显改善之后,再为患者进行正畸修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正畸修复,使用方丝弓矫正技术,将磨牙黏结颊面管,对患齿进行移动,并将其切开,在压尖的位置实施黏结托槽,当前牙被排列整齐之后,则使用多取唇弓将上下前牙压低处理,对牙尖进行结扎处理,挂上橡皮链,正畸治疗的时间大约为10个月左右[1]。

1.3评价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炎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间压槽骨高度、颌凸角、下颌平面角和面角、Y轴角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 标准差(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牙周炎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间压槽骨高度,针对这些内容,和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患者牙周炎袋平均深度为(3.26±0.68)mm、前牙覆盖为(2.56±0.65)mm,发现有明显的改善,(p<0.05)。

2.2 对患者治疗前后颌凸角、下颌平面角和面角、Y轴角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患者颌凸角为(9.6±3.6)、下颌平面角为(29.56±6.3)、y轴角(63.25±3.7),将这些指标和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面角为(83.24±5.9),和治疗前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牙周病属于一种细菌性质的感染性疾病,患侧的牙龈组织出现异常萎缩,同时患者牙槽骨被吸收,前牙向前唇散开,患者牙周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和位移,这一疾病被称作牙周所致的前牙位移[2]。因为患者牙齿正常解剖位置需要以正常的牙周组织为依靠,同时牙槽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如果牙周组织产生比较严重的病理改变后,则会导致前牙位移。若临床上仅对患者进行单纯治疗,很难促使前牙位移得到有效正畸,这对牙齿的美观性带来影响,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牙周炎复发[3]。

在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牙齿畸形程度以及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轻度牙周炎损伤位移,无需采用矫正治疗方式,可以借助药物对牙周组织进行修复治疗,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校正的效果,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而对于畸形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往往导致面部畸形,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因此需对患者实施矫正治疗,从而缓解患者痛苦。为了确保起到良好效果,可以采用正确的治疗方式,保障患者前牙位移情况良好,让患者面部恢复到正常情况[4]。

本研究显示:对比患者牙周炎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间压槽骨高度,发现患者接受治疗后,牙周炎袋平均深度为(3.26±0.68)mm、前牙覆盖为(2.56±0.65)mm,发现有明显的改善,(p<0.05)。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颌凸角、下颌平面角和面角、Y轴角进行对比,治疗后的患者颌凸角为(9.6±3.6)、下颌平面角为(29.56±6.3)、y轴角(63.25±3.7),和治疗前进行对比(p>0.05),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面角为(83.24±5.9),和治疗前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治疗牙周炎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面部美观性,缓解患者痛苦,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琦.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1):49-50.

[2]赵蕴.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2034-2035.

[3]郝玉娥.金栀洁龈含漱液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24):75-77.

[4]吕吉训.口腔正畸治疗3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184-185.

论文作者:任忠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观察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论文_任忠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