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何根兄

兴安盟人民医院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摘 要】目的 在神经内科的护理中探讨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康复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护理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相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疗效

脑卒中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老年人之中的心脑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脑血管痉挛致使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大脑局部缺氧产生肢体瘫痪、头晕等症状,且该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脑卒中的致残率还是居高不下,给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随机选取我院入院的92例脑卒中患者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其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失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现对其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康复的护理方法,其中,男性61 例,女性31 例。患者均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经颅脑CT 或MRI 检查确诊。入选标准: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左侧偏瘫57 例,右侧偏瘫35 例。排除患有其他心、肝、肺、肾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1 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1 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介绍医院的相关知识和疾病的治疗方案,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注意保持病房通风良好与环境整洁,及时更换床单与被褥,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及导尿管通畅,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勤翻身以防止静脉血栓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包括功能训练、心理康复护理、相关刺激、被运动、康复教育、按摩等内容。功能训练可分为床上训练、卧位训练、坐位训练、行走训练、站立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康复护理由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内心焦虑、抑郁、害怕、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多给予其安慰、鼓励、支持,使其可以积极面对治疗。相关刺激包括对患者实施痛觉刺激、神经电刺激、肌肉电刺激、触觉刺激,也可采用针灸治疗。被运动主要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来完成,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四肢完成简单的活动,主要为关节活动和肌肉活动。康复教育需要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治疗的目的、意义、具体操作等,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对患者实施按摩可以有效促进关节与肌肉的活动,加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供血,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3、临床观察指标。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继发性功能障碍(肩痛、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痉挛)。

4、疗效评定标准。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ugl-Meyer 评价:满分66 分,分数越高,肢体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 指数评价: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①基本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且病残为0 度;②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且<91%,且病残为1~3 度;③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且<46%;④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⑤恶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

三、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脑卒中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的发作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高危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心脏病、肥胖、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等,临床表现多为头痛、眩晕、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异常、流口水、突发视感障碍、言语不清、吞咽呛咳等。同时,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会严重危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具体病症,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在脑卒中发病早期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训练,可以显著促进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降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概率,这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通过稳定患者情绪,使其可以正视疾病的治疗。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说明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以更为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说明康复护理干预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观察组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3%),说明康复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肩痛、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痉挛等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之,在临床上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与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此外,发生继发性的功能障碍的几率比较低,在临床上的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张伟,王永美,陈海英. 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6,(13).

[2]潘丽婷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5(05).

[3]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6(9).

[4]岳高杰,程瑞莲. 神经内科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1).

[5]许凤莲,叶兰芬.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6,(1).

论文作者:何根兄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何根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