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省 晋城市 048000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电力的需求正逐年上涨,必须通过智能变电站将电力资源输送到城市中,满足城市对于电力的需求。因此,智能变电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给出部分有效的解决措施,借此为实际的工作提供学习与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变电运行维护过程;存在的问题;措施;研究
导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高新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使得我国电网的智能化程度也随之加深。在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的基础上,智能变电站已经逐渐成为电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变电站对于电网的正常供电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稳定性以及供电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变电站的长处在于操作性强、信息共享便捷、电缆安全隐患较少。但是,由于我国变电站研究起步较晚,各种设备操作技术仍旧不成熟,导致其在运行维护过程中时常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110kV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增强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管理能力,确保变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营。
1变电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已有问题
1.1相关工作人员素质问题
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属于主观问题,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可控的因素。众所周知,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种类是十分繁多的,电力设备的投入使用随着年份的增加,我们需要在设备的维修方面投入的人力工作量是巨大的。有的时候对弈同一个设备,可能会出现维修反反复复重复进行的情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却很容易影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工作人员们产生侥幸心理或者惰性,最后导致对设备的维修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只做表面功夫,这样就种下了安全隐患。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有可能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源就在于他们缺乏承担责任的意识,没有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作业,如果仅仅造成经济损失,那么还有补救的希望,一旦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影响到了整个电力系统,那这个灾难就真的是无法挽回了。所以说,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会影响变电系统的可靠性,对于业务水平不够,责任意识低下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教育,一旦出现问题,必须严肃处理。
1.2变电操作的问题
由于整个变电系统很容易发生故障,设备使用周期又长,工作人员的很多操作都是很相似的,甚至有些机械性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人员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懈怠问题,甚至出现厌烦情绪。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相当严格的规范。假设我们的工作人员做出了错误的操作,或者完全没有听从规定胡乱操作,那么其引发的事故后果将是不可挽回的,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有可能会因此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所以在操作方面,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毕竟这种问题已经有很多前车之鉴了。
1.3设备维护和检修的不完备
所谓维护制度的使用,一般都是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才做的,这样一方面灰常横大量的维修费用,另一方面也十分耽误日常的工作,如果一旦有什么需要紧急处理的任务,这时设备出了问题没法运行,就会影响效益。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在日常维护的时候就做好工作,就不至于出现应急困难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的检修都要上交控制工作规划、检修简报,和“三项措施”,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工作人员上交的材料往往是不齐全的,比如在交接班的时候,工作环境交代的不清楚,注意事项也没有完整叙述,那么用电设备的性能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说,日常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应该以严禁的工作作风做到防患于未然。
1.4缺乏长期并且有效的管理机制
我们有些地区其实并没有建立起既能够长期应用,有十分有效的安全管理的机制,这其实是我国电力设备的保养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的最终原因。现在,我国有很多电力企业,他们会把大量的钱财放到技术革新上,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够降低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但这仅仅能够在表面上提高工作的效率而已,所谓的工作质量也只是短期的。所以说,尽管先进的技术在短期内能够带来一定的效益,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我们的眼光应该放的更加长远,重视安全工作。如果有了长期并且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工作人员的心态问题,设备维护问题都会得到初步的解决。目前我国的电力产业管理模式是有较大问题的,比如管理混乱,人治大于规则,管理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安全问题,操作人员总是处于某些惯性,犯低级错误,对规则和制度的执行不够彻底等。
2变电运行维护的改进措施
2.1变电运行维护工作需按照流程来开展
负责变电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职业操守与专业资格,在开展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时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变电运行维护实施流程全面了解,避免出现无关运行维护的操作步骤。为了保证装置运行安全,施工技术人员会先对网络联接的正常与否进行检查,在监控后台调整软压板,在施工现场处理需要定制调整的设备和需要检修的压板,避免无效操作的发生。与此同时,针对需要进行维护的设备和线路运行维护人员需要有充分了解,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技术流程方面维护人员也应足够熟悉,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最后,人员还需实时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重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完善工作交接,在接班时遇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问题,这对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2.2落实对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以辖区内变电设备投入运行情况为依据,电力企业需定期开展针对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安全培训,明确变电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集中探讨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并对应有效的排查与解决措施。除此之外,针对变电运行维护与管理的业务培训也必不可少,培训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学习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检查技术,可以是专门的技术讲座,讲授新的维修工器具应当如何正确使用。
2.3对变电运行设备应加强监测
当前变电运行维护环节存在着严重的监视不到位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运行维护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确保变电远动信息能够被相关人员及时获取,通过思想教育提高规章制度的落实效果,对责任人予以适当处罚。对于由于工作能力限制而无法对设备运行情况作出准确判断的人员需参加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能够胜任工作的方可留用。倘若接受技术培训仍不能分析和判断设备运行情况和远动信息,则需要对当事人进行调离相应岗位的处理。
2.4严格执行变电运行维护的程序化管理
要想实现变电运行维护的程序化管理,首先需要提升运行维护人员自身的责任感,这里强调的责任感既包括运行维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同时也强调人员是否具备岗位责任意识,这是保障变电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为了切实提升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除了相关的技术培训外,为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也能够有效提升其责任意识,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优化专业技能,真正在岗位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学会对自我工作进行总结。此外,程序化管理还需建立必要的绩效考核制度,重视质量与效率,与经济利益适当挂钩,让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紧迫感,这也能够提升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变电站有着环保、集成、可靠以及先进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因为其高网络化、高自动化、高智能化,所以对于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来说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面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供电的质量。除此之外,电力企业也需要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增加运行维护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加其在市场中的社会信誉。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叶小华,王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2]殷志良.数字化变电站中采样值同步技术研究[J].华东电力,2014(07).
论文作者:张丽锋,晋庆胜,崔郁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运行维护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