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民建的意思就是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相结合的一项建筑工程。工民建结构产生裂缝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工民建行业的发展, 而且还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任何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都会影响其稳定性, 当出现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时, 也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近年来, 我国建筑企业中的人才正在极力寻找解决工民建筑结构中发生裂缝的问题, 结合建筑工程实施的不同时期, 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处理分析, 综合得出了以下结论。
关键词:工民;建筑结构;裂纹;防治技术
1工民建结构裂缝成因
1.1材料的质量不过关
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是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最常见原因。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沙子、水泥、砖头等等, 如果水泥中掺杂其他杂质, 就会导致水泥抹在墙上没有那么贴合, 表面也没有那么平坦, 进而导致出现一些裂缝问题;选取的沙子如果不进行筛选, 里面的杂质就不能挑选出来, 与水泥混合在一起时, 就没有很好的凝固性;如果选取一些质量不好的砖头, 当它承受巨大的载荷时, 就会在应力的挤压下发生裂缝。所以,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用时, 一定要严格把关这些材料的质量问题。
1.2受混凝土温度的影响
因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 由于混凝土自身材质所引发工民建筑产生裂缝问题。在水化混凝土时, 就会产生巨大的热量。混凝土在运用时, 会受自身温度的影响, 自身温度高, 混凝土就会变胀;自身温度过于低, 就会产生收缩的现象。在利用混凝土时, 由于温度没有彻底的变冷, 所以在应用到建筑物时就会发生收缩, 收缩的面积远远小于应有的面积, 因而引发了裂缝问题。第二点原因, 任何物体在超过它最大载荷量时, 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混凝土也不例外。在利用混凝土时, 应该计算整个建筑物会形成多大的载荷, 而在计算的过程中, 由于工作人员的不认真或者是专业知识不足, 而造成计算失误, 得出的数据远远小于整个建筑结构实际的载荷量, 进而造成工民建结构发生裂缝现象。最后一点原因, 由于其他因素而引发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由于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混凝土发生收缩或者膨胀, 导致混凝土表面高低不均匀, 进而引发裂缝问题。
1.3受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当混凝土完全暴露在空气里面时, 混凝土就会变坚硬且体积会缩小。在不受外界力量的影响下发生的改变, 叫做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收缩时, 当它收缩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产生裂缝现象。
1.4工作人员的施工方法不合理
混凝土是将水泥、石、砂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一种人造材料, 判断其凝固程度的一个标准是看混凝土的密度是否一致。所以, 各种材料的比例分配、搅拌、运送和灌筑等等, 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现差错, 每一个步骤的不认真都有可能会造成工民建筑结构出现裂缝。
2、工民建筑结构中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
2.1认真检查购买的原材料
购买原材料时, 要进行货比三家, 将多家的商品进行对比, 选择出质量比较好, 价格又比较实惠的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卖家送来原材料时, 一定不能马虎大意, 要认真的检查送来的原材料, 看是否为我们当初挑选的原材料, 看它的规格大小是否符合我们的意愿, 原材料的数量对不对, 然后再看它的合格证书, 购买的原材料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购买的原材料不符合以上标准, 就要与商家探讨处理方案。
2.2施工控制
(1) 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混凝土进行制作时, 应咨询相关技术人员的各种材料的分配比例;灌筑的时候要事先检查保护钢筋的垫子是不是平铺整齐;各种管子的封口, 应先把管口清理干净;砖头的表面应先清扫干净, 不应存在任何杂质。 (2) 掌握振动混凝土的技巧。混凝土在经历第一次振动后, 然后在没有完全凝固前进行第二次振动, 这样增强混凝土的粘性, 工民建筑不容易发生裂缝。 (3) 掌握搅拌混凝土的技巧。掌握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 使混凝土的强度增添百分之十, 进而可以增强工民建筑结构的强度。
2.3保养措施
针对以往的混凝土, 在灌浇结束之后要赶紧开启保养措施。对于较干较硬的混凝土和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的混凝土, 要立刻搭建遮阳篷, 等工程结束后进行细致的保养措施。在对混凝土进行遮盖时不能破坏或者污染混凝土土层。
保养措施在部分条件艰苦, 气候恶劣的环境下显的必不可少。正常温度下, 混凝土不需要持续的保养, 只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等待混凝土完全风干后即可。可如果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 由于天气的变化, 混凝土的保养工序也变得繁琐。总而言之, 是因为混凝土不能承受低温。因为混凝土中含有水泥, 而水泥的作用受温度的控制, 温度增高则水化过程迅速, 混凝土的凝和力也增强;但温度变低之后, 混凝土中的水部分会被冻住, 水泥作用的水减少, 强化作用也就相应的减弱了。新出炉的混凝土在保养刚开始便因为天气原因而被冻住, 会导致其风干后的质量达不到原本计划的标注要求。所以在给混凝土进行保养时, 可以在施工场地临时搭建供暖系统, 给混凝土吸收暖气, 让施工场地温度达到常温, 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混凝土开裂等质量问题。
2.4减小温度裂缝的措施
减少屋盖与墙体的温差:改变屋面形式,坡屋顶屋面比砼平屋顶保温,隔热效果要好,使屋面与墙体温差大大减小,从而有效控制裂缝;对屋面颜色的调整,当前屋面颜色多以深色为主,当屋面及砼檐沟防水屋表面采用黏贴铝箔,涂银粉涂料时,表面温度降低很多,据测试黑色防水层最高温度达63℃,贴了铝箔的表面最高温度为47℃,降低了16℃。因此,屋面采用浅色及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如粘贴铝箔,涂银粉涂料后,温差减小,裂缝必然减轻;采取有效的保温隔热措施,砖混结构房屋应设置保温层及架空隔热层,保温层过薄或质量差,保温性能达不到要求,或是只设保温层或隔热层,都是引起温度裂缝的原因;提高顶层室内空气通风程度,从设计上讲,顶层室内平面布置可使顶层室内空气对流效果好,特别是顶层两端通风好的,屋盖与墙体温差小。还可以采用对建筑屋盖进行构造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减小使用过程中屋盖与墙体之间的温度差异,从而达到减小两者之间温度变形差异,使得砌体建筑结构的温度应力下降,达到减少开裂的目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在屋面假设保温隔热层、对建筑屋盖进行浅色涂料处理、使用蓄水屋盖或者直接在屋顶设置无土种植等方式。
2.5建筑设计构造策略
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砌体达到对应的强度。例如,可以采用在结构部分设置构造圈梁、构造柱、加设灌芯插筋等方式来加强墙体的整体刚度,通过减少前提变形量达到增强其抗裂能力的目的。其中,主要用到的措施包括合理设置构造柱、增加芯柱、设置圈梁与窗台梁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气体建筑的整体强度,减少出现裂缝的概率。另外,还可以采用对应的构造措施,使得屋盖能够在对应范围内进行一定横渡的自由伸缩,通过降低屋盖体系的水平刚度方式来减小砌体建筑的整体变形累积,从而降低了屋盖体系的水平刚度,使得墙体的推力下降。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设置分格缝、在屋面设置缓冲层、控制缝等。
结束语
工民建筑结构中的裂缝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还会给社会风气造成不好的影响, 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国家和相关部门要严格查办不法商家, 将贩卖不合格原材料的商家进行教育批评,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相信在国家政府的监督下以及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能够解决好工民建筑结构中的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蕾荣, 王尚.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 2017 (32) :27-28.
[2]赖海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14) :112-113.
[3]韩峰.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 2014, 40 (14) :31-32.
论文作者:张建伟,冯清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工民建论文; 温度论文; 屋面论文; 结构论文; 就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