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汝城县人民医院 湖南汝城 424100
【摘 要】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MRI)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初次发病患者84例,84例患者分别采用CT、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84例患者CT检查,共检出病灶50个,部位分别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等,其中14个在基底节区,11个在丘脑,9个在脑干,4个在额叶。4个在小脑,3个在枕叶,3个在顶叶,2个在颞叶。84例患者MRI检查,共捡出病灶113个,部位分别在基底节区、脑干、丘脑等,其中24个在基底节区,21个在脑干,20个在丘脑,15个在额叶,11个在项叶,10个在小脑,8个在颞叶,4个在枕叶。MRI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比较。MRI检出病灶数明显高于CT检出病灶数,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检查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的首选诊断方式。
【关键词】CT;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意义
腔隙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脑动脉深支闭塞[1],以及颅内小动脉出现痉挛、狭窄形成缺血性微梗死,通常分布在大脑中动脉皮层下的内囊、壳核、桥脑、尾状核、脑白质等处。腔隙性脑梗死多发于老年人群体,给予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此次研究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初次发病患者84例,84例患者分别采用CT、MRI检查,从而研究CT与MRI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初次发病患者84例,8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0.97±17.52)岁,84例患者中,54例患者有高血压史;58例患者有糖尿病史。临床表现:61例患者单侧肢体活动出现障碍并有感觉障碍,12例患者有头晕症状,6例患者视野缺损,5例患者语言障碍。84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均通过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确诊。84例患者均无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脑梗死面积较大者;伴有系统疾病患者;伴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伴有脑部肿瘤患者。
1.2方法
1.2.1 MRI检查方法
给予84例患者MRI检查,采用仪器为GE Signa Infinity EXCITE II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选择头线圈,采用AXT1WI、SAG T1WI、T2 FLAIR、T2WI、DWI等扫描序列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扫描厚度为6mm,层间隔为2mm。
1.2.2 CT检查方法[3]
给予84例患者CT检查,采用仪器为Phill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检查过程中,患者采取仰卧位,帮助患者头部先进入,给予常规扫描,扫描线与眦相互平行,由患者颅顶开始进行扫描,然后向患者枕骨大孔端逐渐靠近。扫描参数:电流300mAs,电压120kV,螺距1.375:1,扫描层厚0.63mm。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两种检查方式之间,对比不同方式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 CT检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结果
84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50个,部位分别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等,其中14个在基底节区,11个在丘脑,9个在脑干,4个在额叶,4个在小脑,3个在枕叶,3个在顶叶,2个在颞叶。病灶大小介于5~15rm,主要以小片状、斑点状为主要形态,呈现略低密度或低密度显影。
2.2 MRI检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结果
84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113个,部位分别在基底节区、脑干、丘脑等,其中24个在基底节区,21个在脑干,20个在丘脑,15个在额叶,11个在顶叶,10个在小脑,8个在颞叶,4个在枕叶。病灶大小介于2~15rm,主要以小片状、斑点状为主要形态,在图像上略长T1、长T2信号,并且T2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
2.3两种诊断方式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比较,MRI检出病灶数明显高于CT检出病灶教两组数据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微梗死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病灶体积并不大,病灶体积<15mm。胶隙性脑梗死的出现是因为人体脑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导致脑细胞的代谢功能失去平衡,从而导致脑细胞出现水肿[4]。在CT图像中,腔隙性脑梗死中具有特点的图像是相对低密度。但是由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接受CT检查的时间不同,从而导致短时间内接受CT检查的患者脑组织中的病灶改变不明显,从而导致CT检查不能够正常的显示异常改变[5]。有研究表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24h,采用CT检查病灶才会清楚显示,CT对人体后颅窝的病变在图像显示方面并不是十分的突出,并且对脑干还有小脑半球的病灶敏感性也不高。MRI检查对组织有着较高的,对脑组织的白质和会质能够进行非常好的对比,对细胞发生的毒性水肿及间质水肿的改变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来[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主要的病灶部位是:基底节区、丘脑、脑干等,CT检查共检查出病灶50个,其中14个在基底节,11个在丘脑,9个在脑干,4个在额叶,4个在小脑,3个在枕叶,3个在顶叶,2个在颞叶。MRI检查共检查出病灶113个,其中24个在基底节区,21个在脑干,20个在丘脑,15个在额叶,11个在顶叶,10个在小脑,8个在颞叶,4个在枕叶。从而充分说明MRI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检查效果较高,在临床诊断效果方面显著优于CT诊断。
综上所述,MRI在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检查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的首选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董琼.腔隙性脑梗死CT与磁共振诊断价值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7):543,552.
[2]陶永君.CT与磁共振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5):156.157.
[3]罗青毅,冉强,赵成元等.CT与磁共振T2WI、FLAIR及DWI对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9):314—315.
[4]肖庆华.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3.24
[5]侯安新.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47):132.132.
[6]林毅.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8):63—64.
论文作者:何胜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患者论文; 病灶论文; 脑梗死论文; 脑干论文; 丘脑论文; 基底论文; 枕叶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