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们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坚持去产能、去库存、降低成本、补足短板,将存量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扩大供给量,达到供需平衡的效果。并且在新的党章中也指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所以,本文会从降本增效的部分来作为指导,提出几点建议,能在当前这个去产能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
关键词:钢铁工业;效能监察;降本增效
钢铁联合企业指的是能够进行钢铁工业中基本生产过程的钢铁企业,这里面包含了炼铁炼钢和轧钢等生产工序。世界上的生铁和钢基本上都是通过联合钢铁企业来进行生产的。这种联合钢铁企业是一种资源和能源都十分密集的产业,规模相比其他企业更大、流程更长。最近这些年,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来推进钢铁行业进行产业结构深化调整。本文将会按照最新出台的规定来和实际的工作状况相结合,以求探讨出新形势中联合钢铁企业对于验收监测上应该更重点关注的问题。引领钢铁行业能够坚持科技、理念、改革三者创新的步伐,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淘汰落后的产能,将效益和效率都进一步提高,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钢铁行业进行优化调整的几个方面
1.1 我国铁矿石价格指数
将我国的铁矿石价格指数做的更加及时、全面、公平、真实和更具有使用性。目前钢铁协会已经按照铁矿石价格和指数来发布,因为这份指数的公平、全面、及时和真实等特点,可以将某些人为、随意的调整和控制进行抑制,让价格都回归到真实水平,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同时对这些钢铁产业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1.2 对我国的钢材市场有正确的认识
目前来说,我国的钢材市场依然世界上消费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钢材消费是属于刚性消费,所以不会由于价格进行恶性竞争,不会发生当钢材的销售价格低于成本进行销售的时候,就可以大范围将钢材的消费量和购买量大幅度增加;所以,也不可能因为钢材的销售价格在合理的水平就削弱了大家的购买力。如果出现恶性竞争,对双方都是损失,如果不能共同协作,而是打压对手,那么只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局。只有当钢铁企业都开出成本价以上来销售钢材,那么钢铁企业才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1]。
1.3 钢铁企业对未来的盈利状况要有所准备
想要将进口铁矿的垄断价格进行打破、将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市场上有一定占有率是需要打持久战的,低于制造成本和没有边际效益不进行生产的政策是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所采取的应急措施,针对个别产品和时期的短期应对政策。这些政策在钢铁行业度过金融危机等特困时期能产生巨大的效用。因此,建议钢铁企业对于未来发展要有长远的打算,要制定出合适的战略来应对当前的这种困难局面,大量的产品都需要低于制造成本就不进行销售和生产的方式才能经受住长期的考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企业效能监察的几种方针
在实践过程中将企业效能监察的创新实践不断推进是效能监察的生命线,创新的方式是企业效能监察的内在动力。所以,效能监察要按照每个企业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制定,要按照实际情况做出灵活改变,需要抓住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脉络,将工作进行创造性地开展,直至能形成效能监察和企业管理创新的交流模式。
2.1 将现代化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中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可以推动企业效能监察方法的创新[2]。在目前这种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企业效能监察需要借鉴国际上优秀的企业监管理论、应用控制理论、系统理论、信息理论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结合企业的管理方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创新出一套能够符合现代管理理念,富有我国特色的效能监察办法,将企业的效能监察水准进一步提升。
2.2 创新效能监察方法
将企业管理和效能监察办法进一步拓展和融合是当前的重点。一方面是企业要将监督的链条进行延伸。将原本效能监察中着重避免发生损失、挽回损失和查漏补缺等问题转向管理全过程监督。在这当中,不仅要作对发生问题的责任进行追究和监察,还要做到对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建设、资金分配支付、重大的资产处置、产权准让和重大的投资融资等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第二个是要将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界面和载体进行拓展。在运行企业和管理企业的过程是动态化的,所以我们需要运用现代化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企业的信息流为基础,实现对企业的物流情况、资金流情况和业务信息流情况都进行实时监控,探索一套能够将效能监察工作在企业信息网络化管理条件下运行的新型载体,制造出一个公正的电子监督工作体系,保障企业的业务和资产能够安全运行。
2.3 将企业的效能监察进一步创新
在企业的效能监察中,要将其做出进一步创新,才能延伸和拓展效能监察的实际工作范围。一方面是要将工作内容创新,一方面是要需要适应当今的企业改革,按照改革时期内可能会发生的某些企业制度更改、企业重组和企业兼并等运作事项,延伸资本运营的监察工作,当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等步骤的时候,增强效能监察,保障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推动以效能监察为核心和文化层面的去产能建设,在企业的全体职工中树立相关的效能监察意识,为效能监察提供良好的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将效能监察工作打造成一种能够进行长效运行的机制[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企业中进行效能监察是一种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工作,这种工作中的发展的创新速度,让很多的效能监察工作者很难在理论上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只能探讨感性的经验,关于如何将效能监察和理论发展的工作做出科学的把握和定位,笔者认为应该着重把握到实践的本质,把握其中侧重监察的属性朝监察和管理并重的方式去进行思考,这样在进行理论思考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迷失的情况,而且能够搞清楚企业效能监察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红梅,谷强,刘胜花.大数据公司内部控制构建问题初探[J].会计之友,2018(09):126- 128.
[2]范例, 李鹏, 梁健. 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07):3-15.
[3]刘枢. 钢铁工业项目验收监测执行新标准问题探讨[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6):69-70.
论文作者:徐凌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效能论文; 企业论文; 钢铁企业论文; 理论论文; 工作论文; 我国论文; 钢铁行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