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论文_邹宇

基于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论文_邹宇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我国国土辽阔,地势复杂,灾害频发,由于华北地区及黄土高原地带夏季雨水比较充足,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功能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很大的关联性,本文针对几个方面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比如防风固沙、土壤保持、生态维护、防火减灾、农田防护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应地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有效解决办法,合理有效的解决水土流失难题。

关键词: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水土流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积极的实施主体功能区计划就是为了加强国土空间管控,建立一个空间规划体系。国家政策规定中明确各级行政区在水土保持方面需要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政策措施,严禁破坏生态环境,一直以来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以及防治需求三个方面难以衔接发展。本文针对水土流失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为了能够科学的反映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的一致性,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水土保护措施,希望可以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

1.水土保持区现状和概述

我国对水土保持区有一定的划分,共有一级区8个、二级区41个、三级区117个,这里所说的三级区是指基本的功能区。我国依照直接相关、全面性、单一性等特点对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出了水土保持具有十个基础的功能,包括水源保护、防风固沙、土壤保持、蓄水、田地防护、水质保护、生态维护、减少灾害、拦沙减沙、人类活动环境维护。由于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的扩展,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了生产功能和保护功能两个方面。生产功能方面又包括了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四个方面;另一个保护功能包括饮水的安全、水源的保护、河湖两岸的保护、人文景点的保护、工矿企业的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保护等。通过对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分析,对国家的三级水土保持区规划进行相关指标信息的搜集和记录,采取有效的办法对全国保持区的三级规划进行评断。

2.水土保持的功能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功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很大的联系,水土流失区域的防治措施体系是依据水土保持的基础功能来制定的。水源保护、生态保护、水质保护、人居环境的保护等基础功能区域防治水土流失是以预防为主,保护管理、局部的水土流失区的治理为辅的办法防治水土流失。针对不同的区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水质维护、居民生活环境维护、防风固沙维护等基础功能的区域,这些区域的防治途径是以预防和治理双管齐下。

3.各个基础功能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3.1水源维护的功能

东北的黑土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域是水源保护为主的区域,在北方风沙区的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北边,土石地区和太行山的山地地区,南边的大别山、南岭、琼中山地,青藏高原等地区,涉及的三级区的面积有248万立方米左右,这些地区大多都是多家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区,树木林草的生长茂盛,人口稀疏。但是由于当地人们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荒地坡地不合理建设等原因,使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植被生态破坏严重,草原退化,失去水源的保护能力,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的加大,其中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比较大。对于生态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区,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体系,以水土流失的预防为主要目的,加大树木丛林等植被的保护和栽种,杜绝人们乱砍乱伐,多度的砍伐林木;在林木植被比较少的地区,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隔离,不准在该地区进行放牧和砍伐,进行大面积的种植林木,保持当地的水源保护能力。可以在水热条件比较好的丘陵山地的区域,根据地理情况建设山洪排导的工程,避免山洪冲毁植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放牧区,我们可以建设一片专门的围栏区域进行蓄养,保护当地本来的草场,提高当地草地的生长率。

3.2生态维护的功能

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三江平原以及呼伦贝尔高原、北方的准格尔盆地、燕山、渤海湾,南方的九灵山、南海诸岛、大巴山、峨眉山、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涉及三级区的面积很广阔,这些区域大多都是国家的重点保护生态区,这些地区都有很广阔的森林和草地,植被的覆盖率很高,生物的种类也比较多,人口比较少,由于当地人们过度的放牧使得草原生态系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水资源的维持能力不断下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减少,生态系统已经超出了极限无法进行自身修复。而在青藏高原地区一带,生态破坏更为严重,当地的自然条件更是复杂严重,生态系统变得非常脆弱,本来良好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进行恢复。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体系,对于现在的森林植被的生长必须加强保护,绝对不能再次遭到破坏,禁止进行乱砍乱伐,严格实施封山处理;对于森林植被破坏非常严重的区域进行大面积栽种林木,退耕还林,进行大面积绿化,提高植被林木的覆盖率,提高当地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草场的情况分情况而定,对于植被比较好的草场,我们可以先严禁牧民在该草场进行放牧,控制当地的牲畜的数量,建立一些人工的养殖饲料的基地等等措施来保护现有的情况比较好的草场。至于沙化以及退化情况比较严重的草场,我们需要进行再次栽种林草,进行改良更新建设沿海的防护林等措施进行草原生态的再次建设,形成新的生态环境。

3.3加强蓄水保水的功能

对于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山地丘陵地区,比如北方地区,常年干旱,雨量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而且雨量比较少,水土流失比较的严重。农村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面积不足,导致农民胡乱开垦荒地,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也比较低,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这就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而且时常发生旱灾。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体系:我们可以在当地建设截水沟、蓄水池、水窖等来解决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存储和利用率。

3.4农田里水资源的防治措施

对于农田耕种区,我们应该建设农田防护林,禁止超出农田胡乱开垦荒地,当地农民可以发展一些有当地特色林果基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资源,构建绿色的生态产业链。在平原地区要结合地形建设渠沟和农田防护林。在丘陵地区我们大力建设一些沟道,做好小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修建,改善当地农业的用水条件。

3.5拦沙工程建设

黄土高原多为粗沙区,这些区域的土壤沙化较为严重,区域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降水也比较集中,相对降雨量比较少,原生植被大部分已经消失,遇到降雨情况,泥沙流入河道,易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我们应该在河道附近建立拦沙工程体系,同时在高原地带修建梯田,进行林木的大力覆盖,利用林木的树根系来紧固泥土,保护水资源不流失。在绿洲的周围进行人工造林,制造防风的林木带,建立一个网、片、带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在黄土高原地区,严禁当地农民胡乱开垦荒地,退耕还林,保证生态环境不再恶化。

结束语: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相对应的水土流失防治的措施体系,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推进未来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震.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与水土保持战略[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2).

[2]王治国.努力构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15,(12):21—23.

论文作者:邹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基于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论文_邹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