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修课论文,必修课论文,语文课程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两种基本课型:必选课与选修课。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其实必修课与选修课不是一个新名词。192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标准,关于高中课程就提出了“必修课”和“特设课”的名称,从1929 年到1948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共颁布过6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其中提出了“精读”与“略读”的概念。1996年《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正式出现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提法。那么,新的课程标准关于两种课型的设计有哪些新意呢?笔者试图从理论上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高中语文必修课选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构建高中语文新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我们认为这三个“性”是两种课型设计的理论基础。
国内课程论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设计基于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基础;二是方法技术。所谓理论基础,“系指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学科、学生、社会”。他指出历来先进国家的课程设计大体有三种不同属性的取向:
(1)注重知识因素的设计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专家认为,人类经历几千年,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技艺,学校教育当然应该以传授这种知识为主,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并走向文明未来的保证。夸美纽斯,西方的永恒主义、认知学派的教育家们都支持这种观点。
(2)注重社会因素的设计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校要注重社会功能性知识,学校目标应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20世纪20年代盛行这种观点,课程论前驱者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和当代美国的“生计教育法”等都持这种观点。
(3)注重学习者因素的设计 这种观点强调学生的兴趣、需要、 能力倾向是课程设计应当考虑的核心,在课程与学习者“两极”之间,应当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不是让学习者去适应课程。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世界课程近50余年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流派和变种,但大体不外这三类价值取向。这三种取向的课程设计反映了课程的不同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本属性。“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现实的课程很少有依据唯一的且极端的取向来设计和实施的,各种理论取向都有其一定的合理因素和借鉴价值。”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实际上是借鉴了世界课程发展的理论,汲取了其中的合理因素提出的。稍作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出,这三个“性”同上面所谈的三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设计有对应关系。
(1)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就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 中国当前的社会正处于对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改革,语文教育要为大局服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多样化人才。语文课程必须适应这种形势,脱离了现实社会而设计课程是决不可能有出路的。这个“时代性”就和“社会因素”相契合了。我们的语文课程如果脱离了社会需要,脱离了时代背景,就不可能为社会所接受。
时代性首先表现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学习借鉴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将各种先进文化(包括国内的国外的)引入语文课程中来,逐步在语文课程内推陈出新。其次,我们还要在学习语文的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要体现出时代性。例如:语文学习讲究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因此,不可能全盘否定记忆背诵的训练。科学再发达,书还得一页页读,字还须一个个认,文章还须一句句写出来。而且,帮助存储信息,提高记忆效率的办法显然有很多,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时代给予我们的便利去开展语文学习。
(2)基础性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就是课程体现出来的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的:尽管科学发达,学习方法先进了,但这并不能代替认字、积累词汇、训练写作,旧时就有所谓“通经必先识字”“读书不可躐等”。在语文学习中,有知识的未必有能力,但没有知识或知识残缺不全的肯定是没有能力的或能力不强的,这是勿庸置疑的。作为一门课程,高中语文有近百年的历史,已形成独立的学科结构、知识体系,这个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就是我们设计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全盘照搬原有的语文课程,也不能完全抛开原来的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另搞一套。例如有人认为,高中语文课主要读文学作品,可以取消文言文,有的学者著文《请文言文退出基础教育》②,相反,有的学者却提出“应该退出的是现代汉语文章”。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偏颇。教育最忌走极端,取消文言文或取消现代汉语文章都会动摇我们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无论从学习“哲学性、科学性、艺术性”语言出发,或是从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出发,古文和现代文都必须兼顾。
坚持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里的语文学习只关注与考试相关的信息,结果是造成全社会整体语文素质下降,搞文化工作的人不辨鲁鱼豕亥,屡出“硬伤”;搞历史剧的热衷于“戏说”,出现了“唐人戴宋冠”的情况;至于电视、电影、广告中的错别字成了“司空见惯浑闲事”,出版物无错不成书……这些都同人们轻视语文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有关。因此,无论对学科本身还是对社会,坚持高中语文的基础性都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这个“基础性”又是同课程论的“知识因素”相契合的。
(3)选择性 高中语文课程设计还要体现“选择性”。 选择性是契合“学习者的因素”的,一种好的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因素,如果不考虑学习者的需要及兴趣爱好,不为他们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课程。
回顾高中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到90年代中期,高中语文课的设计还是“计划模式”痕迹比较重,没有突出“选择性”。一般而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选择余地也较小。新课程标准突出高中语文课程的选择性,是针对当代高中生实际状况提出的。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发展得很快,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更好的高中教育是各地区奋斗的目标。在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普及高中也将成为现实。所以,将来必定有更多的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无论这些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或踏入社会,他们的综合素质、目标定位、兴趣爱好、发展潜能等各不相同。同样升入大学,有人搞理科,有人搞文科,有人想当专家学者,有人想当记者或者金融工作者……不管将来干什么,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这是“基础性”的要求。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中心的,多样化的经济形态,多样化的社会需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只注重统一的单一的课程既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的需要,也不能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因为创造型的人才有赖于学生个性化的充分发展。所以,高中语文课程一定要为具有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的构建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不能因为要体现时代性便放弃基础性,同时也不能因为要照顾学生的“选择性”便放弃基础性和时代性。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强调基础性而不顾“时代性”和“选择性”。当代加拿大教学论和课程论专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者需要具备调和传统和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的能力。”③ 对待任何教育上的问题,我们都要具备这种“调和”的能力。“调和”不是将各种因素掺和在一起,而是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不走极端。教育最容易得到社会的关注,也最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尤其是语文课程,似乎人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所以,在努力倾听各阶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坚持课程上的“专业性”。
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新模式
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有五大模块。
1.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
必修课要突出基础性和均衡性是因为要做到“公平发展”。“‘公平发展’的观念是指一切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要对一切人施以实质上是公平的教育。这是必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④
如何达到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要求?新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语文学习,每位高中生的人文素质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都要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每个学生都要在语文的“应用、审美、探究”等方面均衡地发展。提出这点在当前现实状况下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高中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中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目前的教育体制有逐渐变成“甄选”体制的危险。教育中非人性化,教育中不公平现象日趋严重(为了高考胜利,家长不惜代价将孩子送进各种重点中学,花钱请家教,上辅导班等)。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了学习上的失衡现象,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即为一切为了高考。结果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均衡性遭到了破坏。所以,提出基础性、均衡性也就意味着:每个高中生必须在这两方面达到标准,该学的课程不能少,该达到的能力、知识标准不可放低。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无论学理还是学文都要达到这个标准,即使进入大专或高职或毕业后踏入社会,也要达到这个标准;能说会写,既能充分利用语文这一工具进行交际,又能利用它进行深造(无论学理还是学文),都能有进一步探究的能力;还须有健全、和谐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才是我们高中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2.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也就是在实现“基础性、均衡性”基础上致力于有选择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个性发展不能以牺牲基础性、均衡性为前提,也就是说,我们的个性发展应该与“偏才”“怪才”划清界限。
“公平发展”指导下的“基础性”“均衡性”并不是要求我们的教育简单划一。个性差异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人,并不是在制造机器零部件,为了体现教育要适应不同个性,所以要设置“选修课”,要寻找适合于每个人能力、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这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⑤。
如何在语文学习上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新课标提出选修课“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相比“基础性、均衡性”,这一点更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具有等价性,二者具有同等的价值,这里没有主次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语文科相对其他学科更需要课外课内结合,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学科,语言学习无处不在。过去有学者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实在很有道理。中外语文教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将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必修课、精读课,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培养,连“基础性、均衡性”也不能完成,更谈不上“个性发展”。但是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或者说即使有了认识也不敢有大的教学实践去改变现状。因为大多数人总认为必修课的教育价值要比选修课高,因此,在平时教育中重视必修课、精读课到了“无微不至”“精耕细作”的地步,但选修课往往成了走过场的点缀。近年来,由于高考的压力,语文选修课、文学讲座、文学社团活动在萎缩,有些地区学生的文学社团活动、读书活动、学生自办刊物活动看似很热闹,究其实,往往只是少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没有普及到大多数人,实际上,“选修”制度并没有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站稳脚跟。这里有考试升学的影响,有教学理念的偏差,与课程标准的规定不够清晰、不够有条理、不够具体也有一定关系。
三、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关系
正如前面所说,必修课与选修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必修课就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均衡性;而没有选修课则没有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充其量是一种平庸的“训练”,而非人性化的教育。所以两者决不能偏废。这些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实践操作时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贯彻。随着部编教材的出版,随后遇到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如何处理选修课的问题。笔者于2005年3月和5月参加了教育部委托北师大和华师大进行的关于高中新课程的调研和培训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我以为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问题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研究选修课的策略,在指导学生选修和准备开设选修课时要注意本地区本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里涉及三个问题:
①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能承担五个系列中哪些课程?
②教师自身必须考虑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能够开出哪些选修课?
③学生基于自己对各类选修课的兴趣、自己对未来发展的构思需求,会选怎样的课程?
实际上各地区各学校各位老师的情况千差万别,选课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学校本身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情况决定了选课的方向。刚开始时,一般的学校选择一二个系列为好,不宜大规模推开。教师选课时也应根据自己条件针对性地选相关系列。指导学生选课既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特点、个性,又要考虑实际效率,让学生学会选择。
2.如何开设好选修课还要注意选课过程中的灵活性机动性,分析五个系列的不同特点与要求。
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大约可分为三个板块。(1)1、2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主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增加个人文化底蕴;(2)3、4“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系列,偏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3)5“文化论著”系列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层次。
当然这三个板块本身又是互相渗透交叉,并不是割裂的。而且,就每一系列而言,容量很大。例如“诗歌与散文”古今中外浩如烟海,以“唐诗宋词”而言,内容就很多,“新闻与传记”的阅读与写作同样如此。因此指导学生选修时要根据相关教材(已通过审查的)集中到某一二专题上,选择面相对集中,有利于备课上课。
3.如何落实选修课,要正确处理它与必修课的关系。
(1)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 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照顾到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但两种课程是相辅相成共为一体的。选修课要顾及基础性,例如学习唐诗宋词或戏剧散文都要顾及语言文字的学习,当然必修课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要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
(2)在安排落实选修课时还应考虑现实状况。例如,选修的内容同高考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开设选修课同提高学生素质适应高考并不矛盾,但实际操作时又有难度,有些矛盾会凸现出来。因此选课不能随意不能太宽泛。有些问题需要有预见性,例如本校能胜任选修课的教师太少,怎么办?学生选某门课的人太少怎么办?
(3)关于如何上好选修课,也要考虑它与必修课的异同。 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这里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更多。要克服“不敢选”,怕“落下必要知识点”的思想,又要克服面对众系列不知如何选的困难。这里的备课、交流、讨论必不可少。
总之,天下事知之不易,行之更难,但只要我们切切实实地去做,办法总是会有的,我们不能等到考试制度改革后再去改变自己的教法,而应主动出击,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
从胡适当年提出的“特设课”和“必修课”的概念,到后来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略读”,直到今天“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确立,正好走过了80年的历程。语文教育不但在理论和观念上取得了进步,而且从语文学习的各种外部条件看,早已今非昔比,网络、电视等各种先进传播手段是前人无法想象的。但其实际的教学效果还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甚至有人“兴今不如昔之叹”。无论如何,这里总是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即学生读书太少,范围太狭窄,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课堂时间被无穷无尽的“串问”占据了,而课外又被电视和互联网占据了,怎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水平?所以,新课标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置于同样重要地位,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统一起来,实在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注释:
① 钟启泉主编《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 参见《粤海风》2001年第5期摩罗的文章和第7期蒋寅的文章。
③ 马克斯·范梅南[加]《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⑤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