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论文_郑炜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论文_郑炜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这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影响环节。该文就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展开积极解决,进行裂缝防治方案的应用,实现其综合应用效率的提升,从而满足我国当下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提高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需要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现象,只有对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原因进行科学判断,才能找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对策

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材料,混凝土本身的抗拉性较低,很可能因为外在因素导致裂缝的问题,应当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使用有效的抗裂缝对策。 从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来看,造成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本文主要对这些原因进行了一个总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有下面这些几个原因:

1.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

1.1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对外部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建筑工程地域环境因素常常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节,如果不能有效的把握好室外施工的温度环境,往往会造成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问题。首先,如果外部施工环境发生变化会引发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的问题,从而导致刚浇筑的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严重的会使混凝土建筑变形。其次,因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变化也会使得混凝土建筑的应力超过抗拉强度,从而产生温变裂缝。第三,对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也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施工时间跨度较长的工程,因季节性因素而造成的裂缝问题。第四,而且混凝土外层与内层释放温度的热量差距较大也会导致裂缝。目前大型建筑的温差问题是造成混凝土建筑裂缝的重要原因。

1.2施工技术质量的因素

施工技术水平不仅决定着混凝土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而且还影响着混凝土工程是否存在着裂缝现象。无论在混凝土的生产运输过程当中,还是在混凝土的浇筑细节处理方面,如果技术水平不到位,还会影响施工技术的合格效率,引发各种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因为施工技术和控制能力不足,常常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裂缝出现。首先,混凝土结构使用的保护装置的结构层厚度过高,常会导致承钢筋承载的压力相对过大,从而造成严重的钢筋变形问题并产生裂缝现象。其次,由于捣振不充分,捣振操作不到位,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没能达到建筑要求,因素会造成混凝土的蜂窝现象,这会使得到混凝土内部充斥空洞的问题并引发裂缝。第三,还有的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没能控制好浇筑的速度,存在着浇筑速度过快的现象,这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后没能充分的下降,造成浇筑不实的问题,引发了混凝土裂缝。第四,实际运输混凝土长的时间过长,或者混凝土搅拌不充分,导致混凝土凝固或未达到搅拌要求,致使混凝土使用时出现裂缝。第五,由于施工过程中管理不严格,操作不恰当,很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影响混凝土施工的效率。

1.3设计因素

当前混凝土建筑结构越发复杂,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效率,因为混凝土建筑结构不合理,混凝土建筑的局部受力不均衡,迫使混凝土建筑承载压力过大,从而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例如,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少算或漏算的问题,导致结构受力与实际受力差别较大,这使得混凝土会产生裂缝的现象。还有的混凝土与钢筋配比不合理,没能充分有效的使用钢筋,导致混凝土的钢筋结构不能有效设计混凝土刚度,从而引发了混凝土裂缝的现象。

1.4原材料质量问题

原材料质量问题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重要问题,由于混凝土的材料不符合建筑的施工要求,这造成混凝土无法有效的承载建筑压力的问题,从而引发混凝土裂缝的现象。例如,有些混凝土建筑的水泥型号与水泥应用方式错误,因此引发了混凝土的裂缝现象。还有的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温度、施工部位控制不足,没能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控制使用不同型号的混凝土。以及混凝土的配料等级不够,混凝土的含沙量不足,没能有效的严格的控制粒径,水泥、砂石过期或者老化的现象,这些问题使混凝土的含沙量超出设计要求,导致混凝土结构出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不仅会出现结构裂缝,而且还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地基下沉的问题

地基下沉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外在拉应力作用的问题,导致混凝土的裂缝现象,或者由于裂缝反向、大小及深度的问题,以及地基沉降的范围超出设计范畴,这些问题都会直接的导致因为下沉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由于地基下沉而造成的开裂量通常较大,而且多为贯穿性的裂缝,这会给建筑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建筑整体效果。

1.6其它因素

随着时间延长而出现的裂缝也是混凝土裂缝的重要问题,因为建筑构件的弯曲,或者徐变变形压力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建筑出混凝土出现徐变裂缝的问题。还有的混凝土水灰比配比不足,施工裂缝处置的不合理问题,以及后期施工的外部扰动因素的增加,这些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

2.治理混凝土裂缝对策分析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进行了几点分析,我们已经基本了解到裂缝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进行管理,建设裂缝产生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2.1合理控制施工材料

只有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全面加强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全面减少因为原材料问题而导致的混凝土的裂缝现象。首先,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应当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混凝土,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切实降低水泥的用量,在集料应用时应当对细骨料进行检验,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等级。其次,为了有效的防止裂缝的现象,还要在混凝土出掺入必要的化学添加剂,并且注意降低混凝土配水含量,必要时使用减水剂,从而控制好水泥的收缩量,达到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效果。第三,加强对进场混凝土的检验工作,有效禁止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

2.2提高温度裂缝处理效果

目前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只有加强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处理,才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因为热胀冷缩问题而出现的裂缝现象。首先,有效的防止出温度骤变的现象,注重在季节交替变化时节做好相关的保温工作,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开裂现象。其次,加强内外温度差的控制工作,注重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0℃、第三,做好需要进行热养护处理构件的加温工作,并且控制好升温的速度,有效防止升温过快带来的问题。第三,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开昼夜温差变化的问题,在搅拌作业时要使用必要的喷水降温的方法来防止搅拌时的温度过高的问题。第四,还要在浇筑的过程中处理好温度,尤其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逐层浇筑的方法,这样可以适当的使用施工缝,从而有效避免因为温度过大而带来的裂缝问题。

2.3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问题,要在优化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裂缝问题。首先,科学合理的使用模板,注重先润湿模板结构再进行浇筑施工,在拆除模板时同样做到防止发生偏动问题,使拆模作业在平衡的环境下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松弛的问题。其次,需要运输的混凝土建筑模块,应当做好垫木,并且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在模板需要吊装时,还要做好必要的加固。而且还要在易裂缝处进行必要的钢筋加固处理,从而使混凝土结构拉伸效果得到提升。第三,做好必要的后期处理工作,注重加强养护,从而使混凝土的结构内外温差有所降低,这样才可以混凝土的约束应力达到有效放缓的目标。

2.4做好必要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建筑是否有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首先,在混凝土地浇筑施工前要合理的进行捣振作业,混凝土捣振作业时

间通常为40秒,要保证捣振操作的均匀性,有效避免出现过度捣振或漏振的现象。其次,在混凝土的凝固初期还要进行必要的二次捣振,并且有效有排除混凝土的气泡等问题。第三,进行必要的泌水性操作,从而避免沉降问题的出现,全面提高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有效性。

结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较为常见,裂缝的出现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综合性有直接的关系,应当在分析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找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消除裂缝对建筑造成的整体影响。

参考文献

[1]邵建达,茅铁君.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7):138-140.

[2]黄干琦.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原因与控制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1(08):135.

[3]倪静函.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2).

[4]张广辉.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论文作者:郑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论文_郑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