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文化产业资源开发_博物馆论文

永陵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成都永陵是中国首次考古发掘的封建帝王陵墓,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进行的最大规模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历史遗址类博物馆,永陵在做好基础保护、研究、展陈、宣传、教育等职能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找准定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确保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博物馆建设,提升博物馆自身发展活力。充分挖掘博物馆文化资源优势,主动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既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也实现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改变过度依靠财政供给的现状。

      永陵地理位置优势

      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907——918年在位)的陵墓——永陵,老成都人习惯称之为“抚琴台”、“王建墓”。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古代帝王陵中唯一建于地表之上的陵墓,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位于大城市中心区的大型古代帝王陵。

      永陵博物馆地处成都市中区一环路西北部的永陵路,属于市内的黄金地段,交通便捷,周围配套设施齐全,与宽窄巷子、十二桥、琴台路、百花潭公园、青羊宫、文化公园等旅游景点毗邻,形成文化旅游的黄金区域,人流量与客流量均呈暴增趋势。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使永陵具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可以进一步挖掘博物馆文化底蕴,发展永陵文化产业。

      

      永陵文化资源优势

      永陵这座千年帝陵,地宫石刻和出土文物都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这些文物是古代四川、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在中华文明史上最辉煌岁月的见证。历史是一面镜子,反映过去,照耀未来。当我们走进永陵,更多的了解永陵,便可了解成都的过去,了解成都历史上的辉煌成绩,更好的认识成都未来的发展。王建及其前蜀在中华文明史上的辉煌成就和在承唐启宋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永陵增添了耀眼的历史文化光彩,也使永陵成为成都在中华文明史上辉煌唐宋600年巨大文明成就的最具代表性的遗存。王建统治的前蜀时期,社会安宁、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国强民富,都城成都锦绣繁荣,是当时中国的商贸中心和音乐、文化之都。前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为宋代四川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有了前蜀及后蜀成都商贸的繁荣,加上成都也是当时的印刷中心,世界金融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才在北宋初期的成都诞生。

      永陵地宫及出土文物所涵盖的科学、艺术价值是巨大的,而王建本人卓有建树的一生、王建君臣在承唐启宋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所创造的前蜀辉煌文明成就,更使永陵成为反映中华文明盛世辉煌的重要代表遗存之一。永陵博物馆成为了解古代四川和成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繁荣、领先中国那段辉煌岁月的重要窗口。

      仔细分析永陵地宫石刻,最有名的要数棺床腰部南面及东、西面三方浮雕的“二十四伎乐”图,这是中国古代文物遗存中唯一完整展现唐代及五代前蜀宫廷乐队组合情况的文物图形,也是反映唐代主流音乐由外来音乐转化为民族音乐的最早文物例证,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唐盛世,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兼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在甘肃敦煌壁画、洛阳龙门石窟、广元石刻等古代石刻文化遗迹中,还有不少乐舞场面,它们成为研究唐代宫廷乐舞的宝贵材料。而永陵地宫棺床四周雕刻的石刻乐队,舞伎2人,乐伎22人,演奏乐器20种23件,在同类石刻文物中,乐舞场面最大,乐器种类最多,气势最为恢宏,完整反映出晚唐五代宫廷乐队的盛大规模及壮阔场景。“二十四伎乐”所代表的乐舞场面,成为研究唐代宫廷乐舞的宝贵材料,而这一组完整的宫廷乐队也是迄今为止唐五代音乐舞蹈资料中最全面系统和最直观真实的一种。

      宫廷音乐。针对永陵“二十四伎乐”极高的音乐文化价值,可以考虑永陵音乐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思路:第一,永陵音乐实景剧演出。目前,较为知名的乐曲《蜀宫夜宴》是由作曲家朱舟、俞抒、高为杰于1981年所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乐曲创作者们曾在王建墓棺床前流连忘返,根据乐舞图像,虚拟出蜀宫夜宴的歌舞场面,曲作者力求再现古代《霓裳羽衣舞》的音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曲调和艺术构思。同年10月,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蓉城之秋”大型音乐会中,民族管弦乐曲《蜀宫夜宴》首次公开亮相,古朴雅致的音调将观众带回盛世唐朝。当年,乐曲赴京城汇报演出,再次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赞誉,产生较大影响,成为四川民族器乐的精品之作。1989年,台湾“实验国乐团”排演了大型民族管弦乐《蜀宫夜宴》,并在台北进行公演,得到极大好评。而原四川歌舞剧院旗下的天姿国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唐青石于2006年为乐团量身打造了《蜀宫夜宴》的精简版,小型民族管弦乐,将整部作品改编为8分钟,由乐团24名美女成员扮作永陵“二十四伎乐”,用多种乐器共同演绎盛世歌舞升平和雍容华贵之音。整个演出还配合古典抒情的舞蹈动作,全面展示当时宫廷乐舞的瑰丽场面。唐青石先生针对此曾说:其实二十四伎乐就是中国最早的乐坊之一,是当时最时髦的流行乐。乐团还曾在欧洲、北美推出了《蜀宫夜宴》,在演出中将乐曲的历史背景和宫廷乐舞曲目做了详尽介绍,通过乐队成员的精彩演艺,用音乐充分诠释了中国神秘、璀璨的历史文化。针对《蜀宫夜宴》的知名度,永陵博物馆可以与音乐学院、专业乐团合作,提供演出场地,邀请乐团定期到博物馆公演或推出“夜游永陵”活动。音乐演出需突出唐代及前蜀宫廷妇女发型、衣饰,再现唐五代时期宫廷宴舞的盛况,帮助观众了解唐五代时期的音乐文化和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借此产生社会影响力;第二,永陵打击乐观摩演出。邀请专业的打击乐老师,在固定场地(综合馆)和时间段为热爱打击乐的儿童、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提供音乐辅导;第三,利用“二十四伎乐”石刻人物形象制作文化生活用品。永陵文化产业部门需在前期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之上,根据市场的需求,制作成套精美书签、明信片、铅笔、纸扇、或各种挂链,价格便宜又方便携带,会深受游客的喜爱;第四,制作“二十四伎乐”的高档旅游纪念品。将“二十四伎乐”做成缩小版的套装礼品盒,便于游客珍藏及馈赠;第五,可以邀请画家,手绘精美的“二十四伎乐”人物肖像画,制作成家庭艺术装饰品出售。也可与媒体技术公司合作,开发APP或安卓系统桌面背景图,通过官方微博或微信供公众手机、电脑下载、收藏。

      

      历史人物。大唐后期,民间就开始流传着“扬一益二”的说法,即当时的扬州排名第一,而益州成都则为第二大城市。特别在前后蜀时期,中原战乱频繁,江南扬州也在兵戈铁马中遭到破坏,而蜀地成都则较为稳定安宁,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促使社会经济、文化在唐代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的发展,成都仍是全国最为繁华的大都市,也是成都历史最为繁盛的时期。由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创造出辉煌的历史文明成就。王建从60岁登基至72岁病逝,勤于政事、容纳直言、整饬吏治提倡廉政、优礼士人尊重知识、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振兴文教倡导教化,是唐末五代杰出的封建统治者。王建君臣在承唐启宋历史进程中发挥出重大作用,这些历史人物本身极具传奇色彩,然而外界对此并不十分熟悉。比如,王建的宰相韦庄,是晚唐五代最著名的诗人和词人,长篇史诗《秦妇吟》被誉为唐诗的最后绝唱和压卷之作,其思想性以单首诗而论,成就超过杜甫。韦庄的词在唐代词人中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蜀中“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韦庄的词对宋代词人有重要影响;王建的皇妃花蕊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型宫词女词人,为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之一,其《百首宫词》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为后世历代帝王后妃创作宫词的范本;另外,王建的太子老师、户部侍郎、广成先生杜光庭,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被誉为道教史上的“无冕之王”;王建的“禅月大师”、高僧贯休,诗文、书法、绘画三绝,其书法与唐代的怀素齐名称为“姜体”,所绘罗汉像奇诡高绝而后世无人能及;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的宗师黄筌,引领中国文人画坛和宫廷画院近半个世纪,颇具影响力。此外,还有司天监胡秀林、“女状元”黄崇嘏、谏臣冯涓,以及王建的“义儿军”等等这些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历史人物,为前蜀国家的强盛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永陵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永陵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考虑用影视剧题材再度重现前蜀时期那段恢弘历史,并可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加以推广。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思路:第一,组织人员编写历史剧目,拍摄前蜀政权时期的历史大戏。通过影视剧的拍摄与播放,使外界了解前蜀的历史文化,知晓当时的国富民强以及都城成都的城市锦绣。扩大前蜀政权和王建本人的知晓度,形成前蜀历史文化研究热潮;第二,组织专家学者,编撰相关历史人物的系列著作,使游客在游览博物馆的同时,可以带走这些书籍,有利于扩大永陵的文化影响力;第三,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绘成精美画册或制作成书签等工艺生活用品,确保这些文化产品设计独具匠心,颇具永陵文化特色,同时设计需构思精美且富美感。

      

      永陵文物。永陵有著名的国宝级石刻文物王建石像、十二神将像、玉大带、谥宝、玉质哀册、谥册、银平脱漆器、精美金银器、玉器、漆器和陶瓷器等文物。很多游客来到博物馆会对这些文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发挥历史文物的现代价值,可以考虑结合当代审美和实用需要,打造做工精美,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旅游纪念品。例如,谥宝是将个人生肖属相与龙的造形结合在一起制作玺印,所以,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将十二生肖与龙的造型相结合做成精美的个人印章,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属相选择对应的印章制品。

      永陵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优势

      永陵博物馆,分为园林休闲区(宣华苑)、地宫文物保护中心和综合馆三个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可考虑的空间在综合馆和园林区两个区域内。新建成的综合馆重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永陵出土文物暨前后蜀历史文化陈列”陈展布展水平,以高水平的展览、周到、热情的服务吸引观众。

      永陵综合馆休闲服务点。永陵综合馆预计在2014年底前对外开放,为了进一步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提高观众游览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综合馆内将建成中高档餐饮服务点以及咖啡吧。餐饮供应应考究,吸引游客驻足进餐休息。咖啡吧的设计风格也应与陈列馆的整体风格相协调统一,能使游客在参观完陈列展后有一个休憩空间可以进一步回味那段历史,交流心得。

      平安殿产业开发项目。永陵园区内现有平安殿,起名平安,源起是“平安文化”一说,永陵可据此开展“平安文化”主题系列活动,打造相关文化产品,扩大永陵“平安”一词的影响力。位于成都府城西门外的永陵陵庙原为祭祀王建的场所,因王建被蜀中百姓作为平安佛供奉而成为“永宁佛宫”,直至宋代一直为成都官民百姓祈求平安的重要场所,流传于成都的“出西门求平安”传统民俗由此而来,临近永陵的老成都城西门“西安门”及西安路亦因此而得名。其它诸如好游乐、宴饮等民俗,在成都也是影响至今。

      

      同时,博物馆定期组织开展平安文化节,举行有关平安系列文化活动。联系社区街道组织群众参与有关平安书法、平安摄影、平安故事等的创作。划定露天固定场地展出系列作品,并将相关文字图片信息上传到博物馆官网、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渠道。通过市民朋友的热情参与,建立博物馆与老百姓之间的情感联系,形成永陵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神武殿产业开发项目。在神武殿设置旅游服务咨询点,同各大旅行社建立业务联系,扩大游客来源。同时,增设茶铺小餐饮服务点。鉴于之前王建墓茶铺的知名度和众多本地游客的休闲需求,永陵应继续开设茶水铺,为广大中老年市民朋友提供休息喝茶聊天的场所。茶水铺的整体装修风格应与永陵整体园林风格相融合协调,使游客在自然之中享受轻松一刻。此外,要在神武殿以及园林区游客聚集场地,比如谥宝广场、园林休闲亭廊等位置设置流动摊点铺位,提供水、纸巾、创可贴、小扇子等,随时方便游客。

      另外,在谥宝广场增设儿童娱乐设施休闲点。由于此区域为儿童聚集玩耍的主要地方,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广场周围会有众多中老年人带着孩子在此休闲,博物馆产业部门可以考虑提供针对儿童的游乐设施。具体娱乐项目应以安全、环保、占地面积小为首要考虑因素。诸如,儿童喂鱼项目、充气城堡等系列设施,成本投入大致为5万元。

      地宫神道两侧厢房可设博物馆商店。进入永陵大门,在通往地宫的神道两侧,为原来修建的仿唐建筑,东西两侧各一间。博物馆应考虑设为文化产品售卖服务点,可分为书籍屋和文化产品屋。书籍屋,集中售卖本馆研究者所编著的《永陵博物馆》《永陵》等书籍,及与永陵相关的历史研究著作、前后蜀时期历史音像资料等。在文化产品屋,展出具有永陵独特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前文所述可打造的各种独具特色文化生活用品,明信片、书签、冰箱贴、挂链、印章、二十四伎乐小型模型纪念品等等。

      永陵博物馆综合馆即将喜迎八方来客,博物馆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博物馆人应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思路,提高自身运营效率,充分利用所处的环境和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重视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为自身发展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达到传播历史文化资源和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目的。

标签:;  ;  ;  ;  ;  ;  ;  

永陵文化产业资源开发_博物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