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两种解释_人性论论文

浅析“以人为本”的两种解释_人性论论文

对“以人为本”两种诠释的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以人为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06)03-0001-0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申“坚持以人为本”。此后,“以人为本”一直是热门话题,也是理论界热烈研讨的一个问题。从所见到的文章看,实事求是地讲,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分歧似乎不是在实践层面,在实践上对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主体、要尊重人、爱护人、执政为民等,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分歧存在于深层的哲学思维上,集中地表现在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诠释和理解上。由于理解的差异,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把以人为本同资产阶级人性论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另一种把以人为本同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人性理论简单地等同起来。我既不赞成前者,也不同意后者。在我看来,以人为本既不能被理解为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也不能被完全地解释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和人性理论。以人为本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世界发展实践的产物,是具有时代特性的新创理论。它的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人学理论为主导,同时包容了资产阶级人性论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某些思想。这个特点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所决定的。

因此,我想从哲学层面剖解对以人为本理解分歧的由来,若能使其有所澄清,对于正确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许有所裨益。

一、以人为本、人性论及人本主义

“人性”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不少关于人性的说法。中国古代就有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有善有恶、人性无善无恶等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从一开始就特别关注对人自身的认识与研究,对人性也有许多见解。但这里所讲的“人性论”不是指一般关于人性的理论,而是作为特定时期即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关于人性的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

为什么不能把以人为本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等同起来?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看待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的问题。我以为这是一个存在了几十年又始终未解决好的问题。在极“左”思潮统治时期,资产阶级人性论被当做错误的、坏的东西,完全地被打压了下去。但打压下去并不等于就不存在,在中国,曾经存在过资产阶级和大量小资产阶级经济的社会因素,它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存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只要这个根源继续存在着,从这片土壤中就一定会萌发出作为它的表现思想意识的。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资产阶级人性论总要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反映出来,这本来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的。然而,在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的年代,却把它看做不能容忍的反常现象,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教育和引领具有这种思想意识的人,把他们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路线上来,而是采取简单的甚至很极端的办法把他们打压下去。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效果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阻碍了思想的自由,破坏了文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

当前,把以人为本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等同起来的倾向,见之于一部分文章,这些文章在诠释以人为本时比较注重个人、人的人格、尊严、价值和权利;比较注重人的现实的存在,关注人的异化和主体性问题;比较注重“人”与“民”的区别,在对这种区别的分析和论述中,把重点、情感和爱意倾注在人上;他们比较忽视民,有的论者甚至把人和民对立起来,主张用“人”去取代以往“人民”这个提法;在论及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时,有些论者明确表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主义,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精髓”;也有少数论者主张抛弃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回到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本主义。

怎样看待这种倾向?如何评价这些论者的思想和观点?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对待资产阶级人性论问题的再现。我认为不应简单地对待和处理,而应当进行认真的、谨慎的研究,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的思想从以往那种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不正确的、有时是片面的理解中摆脱出来,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资产阶级人性论。

首先,资产阶级人性论不应该被当做坏的东西来对待,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应当全盘否定。资产阶级人性论具有三大历史功绩:第一,在欧洲的中世纪,从神学的严酷统治下看到了人的存在。冲破了神的绝对权威,揭示了神学的虚假实质和欺骗性。这是对人的一次发现。第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权理论。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以其特殊的地位,把奴隶同工具和牲畜一样看待;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农民,使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和农奴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自然也不可能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去斗争。只是在被压迫得实在不能承受时,才揭竿而起。但他们不是为争取什么权利而斗争,而是为生存而斗争。只有在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才由这个阶级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人的权利问题,才把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爱当做一切人的本性和权利,人应当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从此有了关于人权的理论。第三,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从封建思想意识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它根据自由是人的本性,主张人应是平等的,人压迫人是不符合理性的,封建等级制、封建专制都是违背人性的,应当被推翻,代之以民主、自由、平等的制度。以上三点既是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历史贡献,也是这种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个理论在社会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就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也包含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弊端批判的一面,对它也要作具体的分析。

其次,要正确地看待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历史局限性。同任何理论、思想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历史的局限性一样,资产阶级人性论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资产阶级人性论所宣扬的人是抽象的人,所鼓吹的人性是一般的人性。这种抽象的人性理论是有历史根源的。资产阶级同任何革命阶级一样,其一开始并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开始时期,它的利益的确同其余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有着更多的联系。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迫于当时存在的社会关系的压力,还不能够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这样就使得在思想意识领域,资产阶级思想家所鼓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观念也带上了一般性和抽象性,他们讲的自由是除了压迫阶级以外所有人的自由,平等是人人平等,爱是指爱一切人。第二,抽象性和一般性不等于完全没有内容,等到资产阶级登上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之后,一般的利益便被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所代替,抽象的人性理论也就完全变为具体的资产阶级的人性理论,以前所宣扬的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也就变成了现实的、具体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第三,当此之时,资产阶级再宣扬一般的、普遍的人性,宣扬普遍的、一般的民主、自由、平等,宣扬普遍的人类之爱,对于被压迫阶级,特别是对无产阶级来说,毋宁说是一种欺骗,是彻头彻尾的虚伪。

不承认资产阶级人性论具有历史局限性,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能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历史局限性做出恰当的分析,就不是一个辩证论者。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又曾是一个比较典型、形态比较完整的封建主义国家。在明清时代虽然不同程度地出现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因此,欧洲那种以商品和市场交换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自由、平等、个性等思想意识,以及在这种思想意识指导下而形成的对个人、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等观念,在我们国家是非常稀薄的。然而,有一个现象特别耐人寻味,就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不具备资产阶级传统的国度,却具有较长时期的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传统。

以往对人性论的批判也有三点:第一,人性论所说的人是“一般的人”,即抽象的人,不是指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从事一定活动的活生生的个人、具体的人;第二,这种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先验论和历史唯心论;第三,这种理论是反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因而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然而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这种理论就成为维护它统治的一种工具。

可以说,以上两个方面是理论界许多人的共识。以往我们习惯地把这种人性论称做“资产阶级人性论”。这本来是对人性认识的一个阶段的正确反映和概括,并无贬义。但后来因为受“左”的思潮的影响,把资产阶级作为敌对阶级来对待,这个阶级的人性理论也就被当做错误甚至反动的东西,不仅对它实行了根本的否定和最严厉的批判,而且使具有这种观点的人和作品受到了不应有的对待甚至迫害。回顾这段历史,令人不感觉轻松。

到了现代,资产阶级人性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关于人的哲学在西方社会层出不穷。大概可以说,现代西方哲学不以研究人自诩的很少,有的哲学家干脆宣称“哲学就是人学”。在国内习惯地把它们统称为人本主义思潮。包括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结构主义、人格主义、精神分析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这里面又可分为两派——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前者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应有人的尊严,要尊重人的价值,把人当人来对待,主张“人是目的”;后者则提出人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人是一种无意识动物”,要摧毁理性的长城,还人以本真的状态,“人就是自由”,关心人的“当下”的存在。这股思潮在我国理论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不少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人,一想到那种把人不当人、对人身自由任意侵害、人的尊严任意践踏以至人的躯体和生命都遭到蹂躏和摧残的情景,对西方哲学所提倡的人性论和人本主义,特别是它关于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这些观点,从内心深处产生出一种呼应。这是可以理解的,内中包含一定合理因素。

部分理论工作者在对这一段历史进行反思的时候,一个重要认识强烈地凸显出来: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以往对人性论的批判和否定,痛定思痛,应当恢复和大力宣传人性论。当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后,人们可能觉得,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终于意识到要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爱护人。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认识,使一部分人把以人为本与人性论简单地等同起来。

首先,我不赞成对资产阶级人性论采取简单否定的做法,应当从我国现实的实际出发,去思考资产阶级人性论的问题。第一,应当承认,民主、自由、平等是一种进步的思想意识,它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把我国建成高度民主的,人民充分享有自由、平等权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当然,我们讲的民主、自由、平等同资产阶级是有区别的,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我们不能否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历史的启蒙作用。第二,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我国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人群必然分化为许多不同的阶层。这样,不同阶层的人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就是很自然的。这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存在并产生影响的深刻根源。我们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去引导和教育全体人民,但并不能强迫人们接受什么思想,不接受什么思想。人的思想可以改变,但不能强迫。在思想意识领域,靠行政命令常常是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不能简单地取消其他思想意识,包括资产阶级人性论。另外,我们这个民族缺少民主、自由的文化传统。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受封建思想意识影响很深的国度,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地区和人群已经进入到现代化的时代,还有相当大的地区和人群仍停留在现代化时代的外边。不少学者指出,在我国,反封建的任务远未完成。因此,在那些封建思想意识浓厚的地区和人群中,资产阶级人性论仍具一定的启蒙意义。第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地对待资产阶级人性论,对于提高人民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尊重人民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压制民主、束缚自由的现象屡屡发生,更不用说人民在很多领域并不能享有真正平等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增强人民和政府工作人员对于民主、自由、平等的意识,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纠正政府官员的不良作风,实在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我也不赞成把以人为本与人性论和人本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今天提出以人为本就是恢复人性论,就是肯定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完全正确性,就是实行人本主义。在具体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之前,要肯定一个理论前提,这就是不论人性论还是以人为本,都是以人为对象,人所具有的一些共同东西,比如人的自然属性,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二者有着明显的、巨大的差异。

第一,二者提出的背景不同。人性论和人本主义是根据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贵族等级制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以人为本是根据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世界现实状况提出来的。在国内,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必须肯定。但也的确产生了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许多地方只顾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没有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放在首位,出现了为发展而发展的情况;有些地区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有些干部以权谋私,不为人民服务。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放在核心的地位,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都要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目标。世界的现实状况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顾落后国家人民的贫穷和痛苦,肆意掠夺他们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而给它们留下的是贫穷和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主张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维护世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要把维护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置于首位。

第二,目标不同。人性论早期的目标是反抗封建专制主义、僧侣和贵族等级特权;现代的人本主义着重于揭露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批判以往哲学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的虚伪性。他们无意、也无能去改变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以人为本的目标从国内来讲,是要使我国人民过上富裕、健康、安全、环境美好、社会和谐的生活,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世界范围来讲,就是要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促进全人类的解放,把全球化的积极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落后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他们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所主张的解放全人类。无论是早期的人性论者还是现代的人性论者,他们决没有如此宏大的眼光和宽广胸怀。

第三,内涵不同。人性论的最基本的含义是:从人是自私的动物的前提出发,提出人具有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本性,这是自然赋予每一个人的权利。始终未能跳出抽象地考察人性的藩篱,完全没有触及人性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以人为本的内涵与以上含义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以人为本毫无疑问也要关注人的自由和权利,也必须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维护和发展人的利益的基础上去思考和进行的。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为了人去发展,也可以说是为了人的利益去发展,并不是空洞地、抽象地去讲人的这样或那样的性质,这是与一切人性论非常重要的区别。没有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一切都谈不上。正因为如此,共产党才把发展当做是第一要务,提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四,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资产阶级人性论者和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先验论和历史唯心论;而以人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第五,人性论和以人为本都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但二者在主体的内涵上是根本不同的。人性论讲的人除“一般人”这种抽象的意义外,在社会实际中主要是指资产阶级,不包含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而以人为本所讲的人除了指社会全体成员外,突出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胡锦涛在对以人为本作解释时,关于这一点讲得特别清楚,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不难看出,以人为本超越了人性论抽象的人,坚持了现实的、具体的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有人写文章把以人为本中的“人”同“人民”区别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我认为,区别是有道理的,对立则不可。如果把以人为本的“人”中的“人民”这个主体抽掉,那就是从根本上曲解了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而产生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关于人性的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考察人,是它的突出特点。过去有那么一段时期,我们习惯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人性的理论简称为“阶级论”,把它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对立起来。

欧洲在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一直具有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传统,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深受其影响。他的博士论文的精髓就是探索人的自由的哲学依据。在《莱茵报》当编辑时,他初次接触社会,在实践中,使他认识到他以前所接受的那些关于自由、平等的观念,在现实中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当普鲁斯政府用书报检查手段压制《莱茵报》时,他申明退出《莱茵报》以示反抗。此后他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表面上考察的是商品、货币、交换等,实质是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去认识人本身。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对人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主要观点概括如下:第一,马克思认为,人性不是自然的产物,不是先验的,它同人本身一样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他批评18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离开人类社会历史去考察人性,他说:“而在十八世纪的预言家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于人性的观念,这种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这样的错觉是到现在为止的每个新时代所具有的。”[2] (P18-21)第二,马克思并不反对在哲学的意义上去研究和探讨一般的人性,他曾经提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 (P96)。这里的“人的类特性”就是讲的一般的人性,但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人性或人的本质并不是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尤其是人的生产实践,对于每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性、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起着决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 (P67-68)他们还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4] (P71-72)由此可见,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人性就是这种现实的具体的人的人性。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人和人性具体化、现实化了。第三,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性带有阶级性。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隶属于某一个阶级,“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共同关系中的”[4] (P121)。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讲得最为明确。他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5] (P870)由这条原理推导出关于自由、平等、爱、价值、尊严等都带有阶级性的一系列论断。第四,马克思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人性。在马克思看来,人性是在社会实践和特定环境中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人性也将发生变化,“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不断改变而已”[4] (P85)。

以上这些关于人和人性的理论是正确的吗?只要人们不怀偏见,以科学的态度来审视,站在客观的立场来对待,答案只能是肯定的。试想关于人性的若干问题,诸如人性是怎样产生的,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性,为什么这个时期的人具有这样的人性而另一时期的人又具有那样的人性?等等。对于这样一些关于人性的重大而基本的问题,除了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去回答,还能有什么别的理论能回答得如此科学、深邃?因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是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扬弃和超越,比资产阶级人性论更具有科学性,是人类关于人性理论进步的重大理论成果,直至今日,仍然是指导人们研究人性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

不必讳言,过去我们在使用这个武器的过程中,的确存在许多错误和不当之处,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6] (P85)过去我们在运用马克思这些理论的时候,常常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结果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把它变成面目可憎的东西。回首以往,使人恧颜。但我以为,不能因运用的错误而否定理论本身的真理性和正确性。坚持以人为本当然要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指导,但以往的教训不能忘记,错误不能再犯。

必须明确,以人为本既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性论,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人性理论。在今天,就我国实际状况而言,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另一方面,必须正确面对我国社会实际,必须承认今天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运用出现了复杂情况,这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面临的新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照搬、生硬套用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而只能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对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其中包括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进行引领,在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中,让人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正确性,并自觉地接受它的指导。这个过程与其说是一个贯彻执行的过程,毋宁说是一个教育陶冶的过程。诚然,后者要比前者艰巨得多,但我认为这正是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应有的胸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坚持这样做的理由有五:

第一,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而且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如前所说,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状况,社会人群因而也分为了各种不同的阶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引导而是强迫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不允许人们用其他的理论和思想去看待和研究人,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也收不到有益的效果。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论,恰恰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当前发展实际提出来的,它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赞同,完全能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社会实际。

第二,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生硬地照搬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应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然而,在今天,如果这样去做,就不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也不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对实现振兴中华,完成伟大历史使命,是极其不利的。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论体现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利益和愿望,能在最广大的基础上,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共同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第三,以人为本具有显著的实践色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矫正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中出现的许多偏差,其中特别突出的是许多地方只顾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的关怀、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一些官员以权谋私,不顾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观。而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理论层面是深刻而全面的,但就中国的现实而言,在实践层面不具有如此直接的现实针对性,不能容纳这些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内容。

第四,提出以人为本有利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我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繁荣文艺、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具有重大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而且可以避免以往在这一方面所容易出现的偏差。实事求是地讲,在今天如此复杂的社会条件下,简单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对社会的发展并不一定能起促进和推动的作用,改革开放前的实践就是明证。“文革”期间把思想舆论一元化推到了极致,结果怎么样呢?人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社会也没有真正进步和发展,就连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被扭曲和糟蹋了。由于以人为本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环境中,各种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都可以获得一定表现,让反映不同阶层精神要求的精神产品具有一定生产条件和生存空间,形成名副其实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发展,促进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无疑是有益的。

第五,以上四点区别是以新的实践为基础的,以人为本是适应新的实践而产生出的新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人性理论的发展。所以,我虽然主张把以人为本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区别开来,但并不主张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我主张在今天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是说马克思人学理论有什么问题,而是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些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提出他的人学思想的时代,就未来发展而言,又有许多方面尚未达到那种水平。这就如同在牛顿力学领域爱因斯坦相对论并不适用,在宏观高速领域牛顿力学也不适用,是一样的道理。以人为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可以包容更多东西和内容,这是今天社会实际的需要。我们能不能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去纯洁今天的社会,不要这种包容?不能。我们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去统领我国的社会意识和文化,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我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主导”是相对于“非主导”而言的,如果不存在“非主导”的东西,“主导”就没有意义;如果只有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一点非马克思主义东西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毫无意义,这是非常明显的道理。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性原则。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举措,都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改善人的物质生活,而且要改善人的文化生活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一切既是为了人的,然而又是需要人去努力奋斗和艰苦创造的。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既是主体、目的,又是客体和手段,是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辩证的统一。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4] (P141)。

三、以人为本的新视野

第一,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重新审视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不仅要肯定它的历史作用,而且要承认对于我国乃至世界,即使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意义。无论在文化的层面还是在实践的层面,我们对它都应采取“扬弃”而不是简单拒绝的态度。应当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在对它作肯定的理解的同时就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不要囿于以往那些片面的甚至不无成见的诠释,要把我们的思想从这些解读中解放出来。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对立的一面,又应看到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批判和继承的关系。

第二,从未来和世界发展的高度来看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当然是中国的。在中国,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以人为本也是世界的,在世界范围,就是要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目标,为着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我们深信,人类的未来是光明的。恩格斯曾经讲过,在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与人交往时不可能有所谓纯粹的人类感情。但社会的未来发展,终将使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归于消灭。到那时,人不再是某个阶级的成员,而是社会共同体中真正平等的一员,人与人交往不再带有任何利益的色彩,每个人都将获得他应有的自由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才可能是完全纯粹的。这是以人为本高度发展的阶段,到了这个阶段,以人为本才完全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相符、等同。这种眼界和胸怀是共产党人所独具的,因为只有他们才具有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世界观。

第三,要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和以人为本所表现出来的新的内涵。以人为本之所以不等同于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本主义,也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原因就在于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含着反映新的实际的新的内容,而这些新的实际是以往所没有的。比如,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我国又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既没有实现消灭阶级,也没有实现消灭私有制。另外,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环境中必须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不可能坚持完全的社会主义原则。又如,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尽管人是核心,然而围绕这个核心所要关涉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社会的和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国内的和国际的,等等。其中每一个方面都这样或那样地涉及人和人的发展。这些丰富的内容是以往任何人性理论都不可企及的,也是不可比拟的。并不是以往的人们缺乏智慧,而是他们没有遇到现在这样的实际。

以这样的视野来看待以人为本,我们的眼界会高远得多,我们的胸襟会无比宽广。

标签:;  ;  ;  ;  ;  ;  ;  ;  ;  ;  ;  

浅析“以人为本”的两种解释_人性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