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历史的步伐走进了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迅猛的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当然,这对于房地产产业来说,是个机遇,建筑工程数量在日益增多,房地产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期。但于此同时,也是一个风险,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使得建筑质量问题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日益突出,特别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上表现出了很大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思路;
前言:作为一个地震灾害频繁发生且地震带分布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强度较大的国家。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许多震级较高的地震灾害已发生多起,例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以及刚发生不久的九寨沟地震等等,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会在较大的地震中被瞬间破坏,从而发生房屋的倒塌,给人民给国家的财产、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由此可以见得,在建筑物建设时,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有多么重要。
一、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问题
1、抗震场地的选择
抗震设计中有一点很关键,便是抗震建筑场地的选择。选择对建筑抗震设防有利的地方,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方。地震在发生的时候,除了造成建筑结构瞬间毁灭外,场地的条件也具有一定的关键性原因。地震引起的地裂和地表崩塌会引发更多的灾害。因此,应当选择抗震地点好的场所,避开那些软弱土地和液化土地,如果避不开那些场所,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加强地基和结构,采用地桩法等,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稳定地震所引起的不利影响。这些是发生地震时土质的变化,抗震场地的选择还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比如发生地震时,人们可以很快逃出受灾建筑,不会因为抗震场所的拥挤等原因而造成人员撤离不及时,从而造成损失的不利情况。
2、结构体系选择
第一、结构体系需要避免对建筑整体抗震产生不利影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不能因为部分结构的破坏而导致整个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下降或者丧失。即使某一构件停止工作,但是其它的构件却不能失去效能,以免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第二、结构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播途径。第三、结构体系需要具备必要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上述良好的能力,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第四、结构体系需要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需要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的变形或者削弱而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者塑性变形集中。此外,对于有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
3、建筑架构平面设置的对称性与规则性
在设计房屋的平面与立体时,应当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的抗震理论进行设计,打造规则的建筑架构。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置的规则去制定设计标准,针对平面、竖向不规则或者二者都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当利用空间架构对其进行核算。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楼板有些地方连接不太顺畅的现象经常存在,还有一些建筑的楼板的表面不尽平整,这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人员应当设计一个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楼层强度刚度的变动模型,以此来支持抗震设计工作。在对建筑结构脆弱位置进行抗震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加大其内力系数,利用弹塑性形状改变情况的分析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否达标。除了规则性,对称性也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建筑结构的对称性主要体现在房屋平面的对称、建筑分布的对称以及建筑架构抗侧刚度的对称等。如果这些对称中心的位置是相同的,那这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已达到最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路
1、认清布局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建筑物并不是将多个正方体进行位置重叠,其内部有复杂的划分,而充当划分界限的墙面其承重的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地震来袭,整个建筑物所承受的压力不均衡的情况下,它的弱点就会暴露,严重威胁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物布局是减少地震破坏的有效方式,也是缩短地震传播路径的重要手段,建筑物承重能力比较强的部位处在同一平面的是承重墙和柱,所以根据“强墙弱梁”的建筑经验,要尽可能的将地震路径引入这些部位,这样才有可能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强度,起到抗震的实际作用,认清建筑布局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实质上就是优化建筑体系的表现。
2、严格规定建筑结构抗震标准
各个地区的抗震需求不同,对于地震频发的区域,特别是有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要严格要求。无论是建筑结构的建设、地震研究还是施工技术研究工作,都要坚持高要求。在抗震设计工作中,要考虑到建筑施工保障性问题、施工材料的选择问题、建筑物的选址问题等。将建筑结构的监督工作与技术指导工作有机结构在一起,让多地震灾害地区的建筑结构达到抗震要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型建筑材料不断产生。积极引进抗震型的新材料与新的施工工艺,也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好方法。
3、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中,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地震作用下,一部分延性较好的构件首先达到屈服,能够担负起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而其他的构件同样起着抗震防护的作用。并且,只有当第一道抗震防线屈服后,其他的抗震防线才会依次屈服。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形成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甚至更多的抗震防线,当一道抗震防线失去作用后,另外的抗震防线便可以发挥作用。这种结构对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建筑抗震加固措施
工作人员应该在建筑物进行地基抗震设计工作和正式施工之前,在工程抗震设计的要求下,对相对应的工作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抗震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上。当然,如果在建筑物已经竣工了之后,仍然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满意,想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工作的话,仍然可以采用增加阻尼的方式,将加强消能减震的装置加在建筑结构上。
5、提高抗震设计人员的素质
对于建筑物来讲,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内容。尽管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地震并没有经常发生,或者没有给建筑工程带来较大伤害,但是抗震设计毕竟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这就需要提高抗震设计人员的素质,并增强其在设计过程中的抗震意识,严格按照抗震规范来进行设计。
三、结束语
现阶段,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是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全面的充分的考虑,并且使用有效的抗震措施,尽可能减轻地震对于建筑的破坏,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小丹,魏琏.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建筑结构学报,2011,(12):46-51.
[2]赵建荣.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2,(06):45.
[3]李树平.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商品混凝土,2013,(07):86+89.
[4]赵建荣.建筑结构杭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
论文作者:梁伟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能力论文; 防线论文; 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