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化:台湾社会发展趋势分析_台海时事论文

两岸化:台湾社会发展趋势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台湾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两岸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5)06~0056~10

       两岸化(cross-straitization)概念,已有不少人使用,但系统论述该概念的内涵、外延尤其是在台湾社会发展现状的文章至今未有。①两岸化,严格意义上说在台湾不是一个新的社会现象,也不是台湾社会发展的唯一面向,但自1987年以来渐趋明朗,尤其是2008年5月以后,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得两岸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已经成为台湾具有整体性、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一定意义而言,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是两岸关系不断融合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现阶段台湾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如何深刻把握两岸化的表征形式及其特点,如何深刻认知两岸化的动力机制,如何使台湾社会的两岸化进程健康、良性发展,是摆在两岸执政当局和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两岸化是海峡两岸彼此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社会变革进程,是大陆和台湾共同经历的社会现象,已经并将持续对两岸社会治理模式、互动模式以及社会发展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台湾,两岸化已成为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社会发展趋势,但对大陆而言,两岸化仅是部分地区或者部分领域的社会现象,并非整个社会的普遍性现象,现代化才是大陆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侧重于研究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所指台湾社会是广义的社会,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面向。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岸化意涵

       两岸化得以催生的重要时代背景是在和平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世界政治经济大格局。在此背景下,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方式。更为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使得资本、人员、物资、信息等各个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整个地球被称为“地球村”,这就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两岸关系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缓和发展。随着两岸同时加入WTO以及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两岸的一体化势在必行。加之两岸同胞在文化血缘上的内在吸引力和凝聚力,两岸化这一现象得以出现并不断深入发展。

       所谓“化”。在汉语里意味渐进的变化过程,所以两岸融合的内容与形式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抉择。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所谓两岸化具体体现为生活一体、价值共享、结构共塑三个层面。生活一体,指的是两岸同胞更为便利而又甚少差别待遇地生活在中国——这个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里;价值共享,指的是两岸同胞在交流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建构出共享的价值认知体系或称之为共有知识(shared knowledge),从而实现对人类优秀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共同理解;结构共塑,指的是两岸同胞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各领域的共同治理机制,创设一系列制度化的管理平台,尤其是实现两岸政治一体化的结构化安排。两岸化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两岸社群或称为两岸族的产生,即台湾学者魏镛所言“连锁社群”(linkage communities),指的是在“多体系国家”一方之内有一群人民,与另一体系的人民及社群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商业或其他形式的接触,导致他们跨越体系界限而发展出与另一体系中的人民及社会间的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敏感度与情感关系。②这一群体是两岸化的重要承载力量。

       具体到台湾社会的两岸化,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为这三个层面。台湾社会的两岸化,一是涉及台湾人的两岸化,二是涉及台湾社会的两岸化。前者指的是部分台湾人的工作范围和生活圈子横跨两岸,产生跨两岸的情感连接,是典型的“两岸族”,比如在大陆的台商、台生以及台湾演艺人员等。后者则指的是台湾社会内部的不同层面受到大陆因素的重要影响,如公权力决策活动中的大陆因素考量。即使部分台湾人的工作和大陆社会没直接关联,但依然会感受到大陆因素在台湾的存在与影响,比如日月潭卖茶叶蛋的阿公阿婆,去景点游览的台湾百姓等等。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是两岸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两岸融合在台湾社会的重要实践形式(如图1所示)。充分两岸化之后的台湾社会将使得两岸之间的融合顺其自然,而又稳定牢固。

      

       图1 两岸化的结构性意涵

       上述论述可以界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台湾社会两岸化,指的是台湾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对外交往等多个领域均已受到大陆因素的深度影响,并自发实现两岸要素(人员、物资、资本、信息等)在台湾内部融合的历史进程。接下来本文将详细阐述台湾社会两岸化渐趋明朗的表现形式及其基本特征。

       二、台湾社会两岸化的表现及其基本特征

       (一)台湾社会两岸化的主要表现。无疑大陆已成为台湾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大外部因素,如何善用大陆因素制定与中国大陆相处的战略,考验着台湾人的智慧。两岸化给台湾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使得两岸之间的依赖性、互主体性大大加深。③

       首先,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增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体之间产生相互依存关系的必要条件,是彼此之间经济交易(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的发生;鉴于两岸贸易和台商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是两岸经贸交流的主要形式,二者因而成为度量两岸经济相互依存性的核心变量。”④所以,贸易是两岸经济依赖性的重要指标。同时,在贸易理论中有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这一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及其所占比重,这也表明其外贸对某一地区的依赖性大小。因此,本文以单位年度内台湾与大陆的贸易额(不含港澳)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参考指标来说明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由图2可以看出2009~2013年这五年台湾与大陆贸易额占其总贸易额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20%以上,依次为20.8%、21.5%、21.6%、21.3%、21.6%。大陆在台湾的对外贸易中稳定占据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台湾与某一经济体的贸易额占其GDP的比重也反映对该经济体的依赖情况,通过计算可以发现,2009年至2013年台湾与大陆的贸易额依次占到其GDP的20.8%、26.4%、27.4%、25.6%、25.4%。在整体的外贸环境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局势变差的背景下,台湾与大陆的贸易额依旧保持在其GDP20%以上的份额,可见大陆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

      

       图2 台湾进出口贸易对大陆依赖性及其变化趋势图⑤

       其次,“两岸族”群体的不断壮大。两岸之间已经存在人数可观的跨两岸族群,这一群体的生活范围和情感认同已经横跨两岸。“‘两岸族’的存在与成长,将充实、活络两岸社会交流。作为两岸社会中最了解对方社会的群体,‘两岸族’的经验、情感和态度,经由直接接触、媒体传播,将会对各自社会的其他民众产生导向性的影响。”⑥“两岸族”群体早期主要是台商、台生,现在则是陆生、陆客、陆配等。包括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其实也算是“两岸族”的一部分。据台旅会北京办事处消息,2013年全球各地赴台旅客人数为801万6280人次,较2012年同比成长9.64%。其中最大客源地为大陆,赴台旅客总人数为287万4702人次,较2012年之258万6428人次,同比成长11.15%,其中个人游部分为52万2921人次,较2012年之19万1148人次,同比成长173.57%。⑦2011年,台湾开放陆生赴台就读学位,成为两岸交流的又一大事。仅2013年度,就有1234名陆生去台湾高校就读本科。⑧陆生、陆客成为两岸融合的又一重要载体,推动两岸人民彼此了解和深度沟通。

       再次,台湾人生活中的大陆因素增加。除了陆生、陆客之外,陆资以及大陆文化信息产品也深入台湾百姓生活。从表1可以看出,五年间大陆居民赴台人次、陆生和陆资的投资数额整体上都在不断增加。至于两岸文教领域的交流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交流之频密,“两岸各级学校签订交流合作协议的件数,从2004年台湾50所学校与大陆地区104所学校签订206件,累积到2010年12月,台湾有163所学校与大陆680所学校,签订2600件书面协议。”⑨近年来大陆的优秀影视作品及娱乐节目在台湾很受欢迎,像《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在台湾引起很大的轰动,甚至有台湾媒体冒着被罚款的危险以新闻的形式直播大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的总决赛。可以说,两岸三地的娱乐圈早已融合在一起。另外一个现象,就是电子信息产品如微信(wechat)、淘宝、小米手机等在台湾逐渐推广,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中,微信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途径,最新统计显示,微信在台湾的活跃用户数近一年增长1.66倍,成长幅度仅次于香港。⑩经常往来两岸或者有大陆朋友的台湾人大都会使用微信这一即时通讯工具。

      

       最后,台湾公权力决策活动中的大陆因素增强。大陆因素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台湾当局决策中的重要考虑内容。包括对内扩大投资、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对外拓宽与其他国家的实质性经贸和政治关系、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加入相关国际组织等都不得不考虑大陆的态度以及获取大陆的默许或支持。就台湾的外部关系而言,两岸事务的位阶高于台湾的涉外事务,正确处理好两岸关系才可能为台湾涉外关系的实质稳定发展提供空间。台湾前涉外事务部门负责人钱复就曾明言:“外交政策”只是台湾当局政策的一个环节,而大陆政策是台湾未来走向,攸关台湾兴亡,其位阶应高于“外交政策”。(12)尤其是当前,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台湾当局的决策活动尤其是涉外活动更为考虑两岸关系以及大陆因素。

       (二)台湾社会两岸化的基本特征。“一个趋势、多层结构”是台湾社会两岸化的整体特征。一个趋势,是指台湾社会两岸化朝向两岸不断融合的方向发展。多层结构,指台湾社会的两岸化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多个面向。具体体现为四个特征:自发性、建构性、曲折性、渐进性。自发性,台湾社会两岸化是基于其内部合理需求以及两岸在文化血缘上的关联性而自然生发的现象,不来自于外部势力的生硬嫁接。建构性,两岸化是基于行为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彼此的发展需要,由双方携手努力建构出来的社会结构,大陆和台湾基于互尊互谅基础上的共同参与是两岸化社会建构不断推进的保障。曲折性,此一历史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坎坷。渐进性,指的是该历史进程的阶段性,两岸化必须步步推进,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不可盲目推动,应由低级到高级逐阶段发展。

       三、台湾社会两岸化的动力机制

       台湾社会的两岸化进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机制(systematic mechanism),涉及驱动力、行动策略,效果反馈、行为调整等几个环节。其中驱动力是该进程不断推进的发动机,涉及诸多方面。台湾社会两岸化是由多重动力推动而实现的(如图3)。本文重点论述三个驱动力,即心理需求驱动力、利益需求驱动力和文化内在凝聚力。其中心理驱动力主要是台湾人民对和平稳定、发展进步的社会环境需求以及个人追求幸福与增进福祉的需求;利益驱动则涉及个体生存的压力,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利益,政党的政治利益、主要领导人的历史评价压力、日渐增多的两岸共同利益等等;文化驱动力比较明显,即两岸人民在文化基因上有内在的吸引力、凝聚力。

      

       图3 台湾社会两岸化的动力机制

       (一)追求幸福生活,是台湾社会两岸化的最大心理动力。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是两岸社会自然融合、自发连接的一部分。这种融合的驱动力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对两岸同胞而言,所谓“中国梦”或者“两岸梦”,其实就是在两岸不断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背景下,实现两岸人民的幸福,使两岸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斯洛把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参照此划分,台湾人民作为一个群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具体就涉及对安全的发展环境需求、对扩展国际交往的需求、自身社会和发展体制获得尊重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只有在两岸关系和解与发展的背景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唯有和平与发展才能带来两岸同胞的福祉的增加。提升幸福感。融合式的两岸化进程正是落实和与发展的最佳和必由路径。

       (二)两岸共同利益基础的不断扩大,是台湾社会两岸化的物质动力。追求利益是任何社会和政治体的本能,而共同利益则是不同群体之间进行合作的重要动力。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之间的共同利益在不断增加。两岸共同利益涵盖两岸关系的各个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能源、环境、外交、军事、安全等各个层面。政治学家习惯将共同利益区分为非政治性、低政治性以及高度政治性共同利益。(13)其中,和平与发展,是两岸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两岸红蓝绿三方的共同认知。正因此,两岸之间才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共同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推动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之间在“一中框架”的基础上累积政治互信、逐步实现在涉外事务、涉侨事务等领域的善意沟通和理解;也推动两岸之间大规模的人员交流和文教事业的合作,使得支持和平发展事业的力量不断扩大。台湾社会两岸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产物,也是巩固和深化和平发展局面的社会基础。

       (三)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为台湾社会两岸化提供了天然的文化基础。两岸同胞具有相同的语言、习俗和文化传统,这是台湾与大陆交往过程中相较于其他交往主体所具有的先天优势。改革开放之后,台湾人纷纷到大陆投资兴业的重要原因就是血缘与文化上的连接,这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本土化,并减少生存和沟通成本,这与到国外投资面临很大的文化和语言适应问题是不同的。两岸同胞同文同种,现有的存在于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是两岸同胞之间可以自由沟通、便捷往来的重要基础。也因此,陆生、陆配、陆客到台湾后虽面临一定的文化差异,但整体上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是一样的,沟通起来相对自如,在这个意义上大陆人在台湾社会的适应性问题不大。相同的语言和文化及思维方式,为“两岸族”的出现及壮大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也使得彼此之间具有自发的吸引力。

       四、台湾社会两岸化面临的阻力与困难

       台湾社会的两岸化利弊兼具,机会与挑战并存,因此,其在台湾内部的开展必然面临诸多的阻力和困难。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台湾内部具有较大稳定性的旧有敌对性观念(霍布斯文化意识残留)。两岸之间客观存在彼此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意义系统(即广义的文化),两岸人民的深入互动,推动了两岸化的深入发展,但也带来“我群”内部原有社会结构和意义系统的改变,而这种改变造成群内成员的不适、排斥甚至于恐慌,如2014年台湾发生的“反服贸运动”(太阳花学运)。具体而言,台湾社会的两岸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一)岛内政治力量的分裂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没有整合性的共同体认同,一个政治体系很难保持政治权威和内部聚合力。在相互排斥性认同的影响下,社会会严重分裂,同时又没有有效的整合不同利益及政治诉求的结构化途径和制度安排,导致共同体成员无法就共同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等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达成一致。台湾蓝绿两大阵营基于彼此的历史传统和政党定位具有差异甚至对立的政治立场和大陆政策。被扭曲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严重干扰台湾的发展,也使台湾社会的两岸化进程面临一定的阻力。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整体上是反对台湾社会两岸化进程的,对两岸化的现象表示担忧。但民进党许多学者和政治人物已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希望以全球化和国际化因应两岸化。如民进党籍“立委”邱志伟提出,近年台湾社会两岸化的趋势不可逆,未来民进党要拟定整体战略,以全球化的经济政纲取代政治政纲。(14)民进党新北市党部主委罗致政也认为,“两岸化台湾新社会”一词精准抓到目前两岸局势的变化。绿营支持者都已认知到,中国大陆是一个不可不面对的问题;但会希望经贸上交往,政治上尽可能政经分离。(15)由此可见,如果岛内不同政治力量没能就如何因应两岸化达成共识,则两岸化进程较难深入和有序推进。

       (二)两岸面临以政治文化分歧为主的结构性差异。两岸文化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政治文化的差异。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体系中每一个政治角色的行动。(16)基于近百年来不同的历史境遇和差异化的政治发展路径,两岸之间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文化。整体而言,台湾政治文化是基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基本理念和制度设计发展而成,中国大陆的政治文化则是基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理念建立起来的,可以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两种文化首先在民主形式与人权内容等基本政治理念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大陆方面认为民主具有普世价值,但民主的实践形式是多样化的,大陆发展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台湾方面则认为大陆要实现西式民主,落实普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谈统一。另一方面两岸之间在关于主权代表权、统一形式等重大政治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政治分歧。虽然两岸执政当局基于“九二共识”逐渐积累了一定的政治互信基础,但依然很薄弱。这些都不利于台湾社会两岸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三)两岸参与的扩大化与制度化建设的相对落后。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曾指出,一个政府强大与否,稳定不稳定,全凭它能否在完善其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求得最佳值,适时适度地调频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共振,奏出政治上的谐调。(17)由此,两岸关系稳定不稳定在于两岸之间的制度化建设能否有效地容纳两岸之间不断扩大的各种参与量。这种制度供给涉及两岸彼此的内部治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跨两岸的共同治理机构的设置。而参与需求比较广泛,主要是依托于地缘、文缘以及市场自身而产生的内在需求,是一种自然的需求。涉及民间社会沟通融合问题,涉及基于自由市场的经济交流和基于文化认同的文教交流。伴随着两岸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大量大陆人在台湾旅游、参访、求学、经商,两岸之间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仅就台湾社会而言,虽有一系列措施的改进,比如台湾在积极修改相关法律,以便提升陆配和陆生在台湾社会面临的适应性和“国民待遇”问题,两岸旅游观光协会也互设办事处,但依然难以克服大规模交流出现的问题。呼之欲出的两岸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互设办事处,将为两岸化提供更为有效的管理制度供给,两岸有必要尽快设立综合性办事处,以应对两岸交流规模的扩大化。

       (四)两岸社会及文明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大陆目前的发展中社会和台湾作为经济发达社会在社会发展程度,尤其是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有一定的差距。大陆人在台湾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台湾人来到大陆以后感受到的负面的印象都不利于两岸的交流和台湾社会两岸化的深入发展。近年陆客赴台旅游人数大增,部分大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经台湾媒体的报道、甚至于某些媒体夸大歪曲刻意编造,已严重影响了大陆及人民在台湾民众中的形象。有台湾人就曾针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发出感慨,所以台湾人降低对“中国”的认同,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中国自己把中国这块招牌给砸了。(18)因此,大陆人士赴台短期交流或者长期居住最为重要的两点就是:一、注意环保,爱护自己生活学习和游览的环境;二、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尊重公共秩序。做到这两点将有助于提升大陆人在台湾的声誉度,并大大降低大陆人在台湾的社会融入性问题。

       (五)外部性因素在台湾社会内部的适应性问题。陆配、陆生、陆客、陆资等来自大陆的外部性因素是被直接植入台湾社会,而非台湾社会内部自我生发出来的,所以其在台湾内部面临较大的适应性和融入性问题。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社会是一种基于社会分工的分离个体的机械式聚合,而共同体则是有机的成员之间具有思想和情感的有共同生活的结合。在这个意义上共同体是一种深具情感的社会整合。帕森斯认为,“职业群体”是突破滕尼斯“共同体——社会”二元对立的关键。涂尔干也较为重视“职业群体”在现代社会所发挥的整合作用。(19)可见,来自大陆的外部性因素尤其是人员首先必须在台湾内部作为一种共同体成员来存在,才可能真正融入这个社会。目前来看,陆配在台湾的融合程度最高,其次是在台湾攻读学位的陆生,再其次是跟台湾联系紧密的涉台工作者和研究者,最后是普通的观光者和参访者。目前推动的赴台个人游,也有助于大陆人士深度感知台湾,与台湾人零距离沟通,但囿于时间太短沟通效果依然有限。尝试进入各式各样的“职业群体”或者其他的圈子,是融入台湾的重要方式。如陆配卢月香组建“中华生产党”,以政党形式团结陆配积极参与台湾政治和民间活动,并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20)

       五、台湾社会两岸化的意义与展望

       台湾社会两岸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发性,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并非依托于政治力量才产生。在两岸核心政治分歧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两岸化是两岸融合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最重要的是两岸化将产生一个重要的群体即“两岸族”,即魏镛所言“连锁社群”。他认为,属于“连锁社群”人民的比例越高,则体系间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就愈低,同时更容易达到功能性整合,最后透过经贸来往及文化统合可能走向和平的政治融合或统一之路。(21)随着台湾社会两岸化进程的推进,两岸关系紧张局势将大大缓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得以不断推进。因此,台湾社会两岸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有利于促进两岸社会的融合式发展。两岸化的实现首先在于台湾社会的两岸化,其次才是大陆社会的两岸化。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是两岸最终融合的关键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就在于在台湾内部创造两岸融合的社会和生活基础。深度两岸化的台湾社会必然会选择与大陆和平发展,共创双赢的合作关系,也会逐步发现自身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大陆因素(人员、物资、信息及其所承载的价值)在台湾内部与台湾社会的有效对接,深度融合,将为两岸人民在更为广泛范围内的融合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就是典型的范例,开始依托于共同的经济利益及自由化市场的内在驱动力,而实现了经济领域的一体化,进而逐步带来社会领域包括人员、物资、服务、资本、信息等的自由而广泛的流通。目前,一体化进程已逐渐扩展到政治领域,欧盟有“宪法”,并逐步落实了外交、安全等事务的一体化。两岸社会的融合式发展将为其他领域如涉外事务、安全事务等领域的协同和一体化提供基础。

       (二)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有利于形成两岸共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两岸整合有多个层次,其中生活方式和价值的整合是最关键的部分。整体来看,两岸的整合进程伴随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互动的深入,大体上会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器物——利益的整合阶段(如三通、ECFA等);制度——结构的整合阶段(两岸两会、两岸经合会、两岸旅游小两会等);文化——价值的整合阶段(不同政治亚文化的融合、中华文化的再发展、中国人认同的重建等)。(22)而在台湾社会发生的两岸化进程,则首先使得两岸人民在台湾内部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知,比如在台湾生活一段时间的大陆人多感叹于台湾对古典文化的保留,并深受台湾人较高的环保意识以及文明、有序的公共生活氛围的影响;其次,使得与大陆深具连接的台湾人在与大陆同胞的深度交流中可以获得两岸化意义上的价值理解和文化认知,比如来自台湾的“两岸族”会对大陆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中华文化的发扬等有更深的理解和认知。

       (三)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是实现两岸人民共同的幸福生活的必经阶段。两岸化追求的是两岸人民共建幸福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是两岸一体化和整合进程在台湾社会内部的重要体现,也是两岸最终合而为一的关键环节。两岸化所能承载的价值就在于:一方面,如何实现台湾人在大陆享有“国民待遇”,逐步享受和大陆人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台湾人在大陆的融合性;另一面方面,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到台湾长期或短期的居留、参访,如何维护这部分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人权、安全和自我发展,使其适当融入台湾社会,也是当前必须思考和落实的问题。后者是台湾社会两岸化的重要议题之一。这两方面如果都能很好地处理并落实,配之以两岸便捷化的出入境措施,则两岸人民幸福生活就有充分的保障和发展的基础。

       六、结论

       台湾社会两岸化是一种现象,也是现在进行式;而其未来的趋势是,两岸化会愈来愈深,中国大陆的一举一动,不管是政治上的改革或经济上的表现,都会制约或影响台湾人民的生活,甚而台湾的制度。(23)虽面临很多困境和阻挠,台湾社会两岸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很难逆转,这已成为台湾大部分人的认知,更是一种客观现象。健康、稳步发展的两岸化进程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巩固和推进,有助于推动两岸融合式发展。通过两岸之间不断的人员与经贸往来,构筑两岸社会经济的一体化结构,创造更为便捷和自由的生活空间,逐步形成一系列的共同治理机构,建构超越原有“忠诚中心”的新的认同中心,进而产生两岸共同认可和尊重的价值认知体系(共有知识)。在此基础上,两岸之间会逐渐发展出一种健康的、更具包容性的政治文化,并建构一个两岸化的中国命运共同体。

       注释:

       ①笔者以“两岸化”为关键词通过GOOGLE搜索,中国知网CNKI以篇名、全文方式检索,台湾“国家图书馆“期刊文献资讯网以篇名、摘要、全文等检索,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检索、至截稿日期均未发现对“两岸化”进行较为系统论述的论文或研究报告。对台湾社会“两岸化”论述较多的是香港《中国评论》4月号《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方向》及11月号《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方向与前景》两篇会议综述有提及台湾社会已然出现“两岸化”的新现象,认为不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都逐步注入新的两岸因素,构成台湾整个社会“两岸化”的新现实,并讨论了民进党的因应之策。另有台湾政治大学周祝瑛教授以“两岸化”的思维论述两岸文教事业发展与融合的相关文献,如《化敌为友的“两岸化”思维》、《国际交流中之“两岸化”议题》等。

       ②魏镛:《迈向民族内共同体》,台湾《中国大陆研究》2002年第5期。

       ③借用哲学概念,互主体性(inter subjective relationship),表明两岸逐渐消弭“我主你客”的二元对立思维,并发展出一种互为主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进而你我界限模糊)的新型交往关系。

       ④王华、邓丽娟、范芹:《两岸经济相互依存的概念与度量方法》,《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2期。

       ⑤所谓经济依赖性指标本文采用的更能体现经济依赖关系的贸易依赖度,指的是台湾与大陆的进出口总额(不含港澳)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比重由作者根据台湾相关部门数据计算而来。贸易额数据来源于台湾“财政部”关务署网站https://portal.sw.nat.gov.tw/APGA/GA06;台湾GDP数据来源于“经济部”统计处,http://www.moea.gov.tw/Mns/dos/content/ContentLink.aspx?menu_id=6715。

       ⑥杨丹伟:《两岸社会组织:跨两岸社会的生成机制探讨》,《台海研究》2013年第1期,第59页。

       ⑦人民网,北京2014年1月22日电:《2013年大陆居民赴台287万人次 个人游激增174%》http://tw.people.com.cn/n/2014/0122/c14657~24194582.html。

       ⑧腾讯网:《1234名陆生将赴台念本科闽浙粤人数最多》,http://fj.qq.com/a/20130707/001942.htm。

       ⑨周祝瑛:《化敌为友的“两岸化”思维》,新华澳报网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69601。

       ⑩国际在线网:《微信台湾用户数年增1.66倍未撼动Line霸主地位》http://gb.cri.cn/42071/2014/09/19/6611s4698471.htm。

       (11)图表自制,其中数据分别来源于:大陆赴台人次,包括大陆游客和赴台参访人次,源自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统计数据http://www.gwytb.gov.cn/lajlwl/rywltj/201101/t20110120_1715616.htm在台陆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位生,在台攻读本硕博学位,一类是短期研修生或称交换生。交换生及学位生数据来源于:王嘉州《来台就学对陆生政治态度之影响—开放式问卷调查法之分析》,见于2012年11月,台湾中正大学举办之“后ECFA两岸新局:ECFA带动两岸可持续和平发展机制”研讨会论文集;杨丹伟:《两岸社会组织:跨两岸社会的生成机制探讨》一文,在台陆生人数表。陆资数额来源于: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http://www.moeaic.gov.tw/。

       (12)储昭根:《“双英”两岸政策对决》,《南风窗》2011年第12期。

       (13)倪永杰:《两岸和平发展路径探索:培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价值》,香港《中国评论》2009年7月号。

       (14)“台湾中央日报”电子版:《中评论坛:民进党需寻大陆政策台阶》。

       (15)中评网:《中评论坛:民进党需寻大陆政策台阶》,http://www.zhgpl.com/cm-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coluid=93&kindid=7494&docid=102227499。

       (16)[美]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26页。

       (17)[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IV页。

       (18)张耕维:《自砸中国这块招牌》,台湾《旺报》,C4版,2012年3月6日。

       (19)李猛:《“社会”的构成:自然法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20)环球网:《陆配组中华生产党:想让台立委、将军也跪毛主席》http://taiwan.huanqiu.com/news/2013~07/4100597.html。

       (21)魏镛:《迈向民族内共同体》,台湾《中国大陆研究》2002年第5期。

       (22)王贞威:《追求两岸共同的“中国梦”》,澳门《九鼎》2013年4月号。

       (23)中评论坛:《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方向与前景》,香港《中国评论》2012年11月号。

标签:;  ;  ;  ;  ;  ;  ;  ;  ;  ;  ;  ;  

双化:台湾社会发展趋势分析_台海时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