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开展配网抢修标准化论文_李丹

浅析如何开展配网抢修标准化论文_李丹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武安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 056300)

摘要:配网有两个作用,一是连接用户和输电网,二是为用户输送电能或者供电。当配网发生故障时,用电问题必然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带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配网抢修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实现配网抢修工作标准化流程,提升抢修效率和质量,是保证供电安全、让用户满意的根本所在。本文分析了配网故障抢修现状,并提出实现配网抢修标准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配网故障;抢修;标准化

1配网故障抢修存在的问题

1.1信息系统数据

无法共享我国许多地区的配电营销系统与管理系统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两者通常是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的需求独立开发,各个部门之间缺少交流,信息流通性较差,导致客户人员在接到配网报修信息时,却对保修用户的基本信息没有充分的了解,以至于配网抢修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明确抢修措施,抢修效率低,从而影响了配网抢修工作质量。

1.2没有创新的配网抢修模式

工作人员大多采用的是传统配网抢修模式,与客服人员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电话,检测配网故障的方法也相对缺乏,以致在配网抢修工作中,工作人员非常被动。客服人员接到配网报修后也并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配网发生故障的具体范围,进一步降低了配网抢修的效率。信息不共享,各电力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配网抢修工作人员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故障现场,从而耽误了配网抢修时间。

2开展标准化配网抢修的措施

2.1组建专业抢修队伍,提高抢修响应速度

以抢修组织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为主线,强化指挥协调功能,缩短管理链条,搭建专业抢修队伍组织架构,通过抢修调度组抢修扁平化管理,依托工程公司,组建专业化抢修队伍,承担电气、电缆、线路专业化抢修工作,实现抢修资源集约化。

2.2抢修队伍合理分布,确保到岗承诺时限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故障分布和抢修工作承载,结合抢修队伍资源现状,确定了多点分布、统一调度抢修队伍值班长模型,确定了抢修队伍分布合理,确保抢修人员在承诺时限内到岗。

2.3实施抢修标准作业,保证抢修服务品质

从抢修流程、抢修场所、标准工器具、服务规范四个方面开展抢修标准化作业管理,保证抢修服务质量。

2.3.1配置标准工器具,提升装备水平

根据配网抢修工作需要,按车辆、照明器具、大型仪器仪表、抢修工器具等四大类对抢修装备进行了规范配置。

1)抢修车辆:共5类30辆,其中抢修车20辆、工程车4辆、货车2辆、电缆故障查找车、应急供电车。

2)照明器具:大型移动灯塔、蓄电池照明灯、发电机应急照明、强光巡线手电筒、带磁铁的手电筒。

3)大型仪器仪表:电缆故障查找设备、绝缘测试设备、电缆判别设备、直流电阻测试设备。

4)抢修工器具:包括个人工器具、班组工器具、车载工器具、临时供电装备和抢修辅助设施,其中临时供电装备主要是低压短接软电缆,抢修辅助设施有安全围栏等。

2.3.2.实行标准化抢修场所,保证抢修规范化管理

实施抢修场所标准化管理,保证抢修工作各项设备齐整,工作休息环境良好,为实施抢修专业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2.3.3实行抢修标准化服务规范,提升客户满意度

明确抢修过程抢修人员服务规范,规定抢修人员仪容仪表规范、人员行为举止规范、人员沟通接洽规范,保持企业形象,保证客户满意度。

2.3.4抢修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提升抢修管理水平

通过抢修作业标准化流程规范抢修作业行为,通过实施抢修任务受理、作业班前会、作业过程、作业班后会的标准化作业,提升抢修质量缩短抢修时间,减少作业安全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打造抢修服务平台,集成抢修信息资源

基于GPMS系统,匹配并集成SG186的客户基础信息,形成准确的变线户关系数据库。整合营销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SCADA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等信息,实现报修工单管理、辅助分析决策、停电信息综合展示、抢修人员、备品调配管理、抢修现场管理、以及抢修事后分析评价、抢修资源信息标准库等功能,打造抢修管理可视化、信息化、易沟通的抢修服务综合平台。

2.5抢修工单移动作业,抢修信息实时传输

现场抢修人员利用智能终端上的移动系统,依托全球定位系统,结合抢修工单管理WEB系统,为省供电服务中心提供恢复供电的信息,实时回答用户对有关恢复供电的咨询,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应用此工具配电现场实现了现场抢修作业信息化、可视化、标准化、实时化作业模式。

2.6引入抢修集群对讲,加强抢修沟通调度

抢修集群对讲系统综合运用了CDMA3G网络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集成了手机和对讲机的通讯功能,在充分考虑电力抢修调度和作业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力系统内部抢修集群调度管理。一方面解决了传统指挥后台与抢修人员一对一单点电话联系速度慢、无法实时掌握抢修人员分布位置,并在人员调配上常出现“远水解近渴”的问题;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抢修管理人员对现场故障信息掌握不全,指挥常常抓“瞎”,后台抢修专家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情况。

2.7流程优化

2.7.1增加故障研判环节,减少无效工单,提高抢修效率

基于完善的客户基本信息,高级应用SG186系统的数据,结合GPMS系统的拓扑功能,不断总结故障研判的经验,提升研判手段。

一是利用SG186抄表催费模块信息,整合“停电信息查询”的计划停电、故障停电等信息,建立已知停电知识库,建立GPMS相应接口,辅助故障报修工单的研判。

二是远程工作站人员根据SG186系统户号对应供电区域、报修工单反馈的内容,对报修工单进行初级研判。利用“抢修工单辅助分析”模块,判断是否已知停电原因。

三是根据GPMS“抢修车辆管理”及“操作抢修班业务在线”模块,明确班组在办工作清单和报修点、车辆图形显示,科学派单。

四是利用台区集抄、大客户集抄、智能电表等系统数据,分析传回信息主站的电压、电流等基础信息,结合故障范围内终端的召测功能,提高信息系统对故障研判的支持。

五是抢修复电专家组在故障查找阶段,依据信息系统的辅助,结合自身经验,向现场抢修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如提供相关联的客户报修信息;站所、杆塔具体位置导航;依据掌握的施工作业情况提示可能外破地点等。

2.7.2优化故障隔离,实现故障隔离、设备状态变更一次完成

故障隔离由抢修班根据配调的口头指令进行,记录到“配网抢修运行日志”。故障设备的状态变更由抢修班提出,对于具备条件的现场,应做到故障隔离、设备状态变更一次性完成。抢修班巡线人员在查明架空线路设备故障故障点后,根据现场抢修需要,尽快通过电话向配网调度当值调度员申请需断开的开关、刀闸。配置高压接地线(电气型)2组、低压接地线(线路型)1组、高压接地线(线路型)1组,满足电缆、配电站所设备故障大部分一次性隔离操作到位。

2.7.3优化事故应急抢修单签发沟通流程

现场配电故障隔离人员同抢修单签发人不能为同一组人,为了抢修单签发的顺畅,规定抢修班现场隔离人员可通过电话,将故障设备、现场工作范围、故障隔离及设备状态变更情况告知事故应急抢修单签发人,确保所报安全措施正确完备。事故应急抢修单签发人在明确抢修需变更变电站设备状态后,立即通过电话向配网调度当值调度员提出设备状态变更的申请,当值调度员应尽快指挥变电运维人员进行倒闸操作。

2.7.4实行抢修预领料机制,减少领料用时

配电运维班、应急抢修班、专业抢修队伍按驻点、抢修内容就近储备主要备品,实现56.2%的备品可一次性带往现场,根据抢修调度组确认的领料单先行领用,最大限度减少领料用时。

3结语

标准化配网抢修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故障现场的抢修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确保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朱进,卢小敏.开展标准化配网抢修的探讨田.农村电工,2013.

论文作者: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开展配网抢修标准化论文_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