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论文_汤耀红

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论文_汤耀红

汤耀红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溧阳市供电公司 213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要越来越大,极大地加大了用电工程的工作量。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用电工程逐步实现了输配电的自动化控制,但在实际的运行中还是发现不少问题,对自动控制进行改进既能解决这些问题,还能进一步提升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特点、优势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措施,希望可为输配电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输配电 用电工程 自动化运行

1 我国电力输配及用电工程的发展现状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电力的使用时间较为短暂,在技术水平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地加大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使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电力输配和用电工程中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1 科学管理水平低

我国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相对落后的计划经济阶段,很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电力输配和用电工程的管理质量有很大不足,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导致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应用于电力工程的发展之中。在供电企业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下,对于人员的调动非常不合理,使人员管理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进而使得供电企业不能及时地深入改革电力系统,给电力输配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

1.2 输配电运行复合型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在不断发展,电力资源的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就对电力的输配工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供电企业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投入足够的资金以及加强人才支持,所以导致了电力输配过程中复合型技术水平 较低,缺少深层次的技术研发。

1.3 电力输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电能损耗

就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输配系统来看,我国依旧采用的是落后的供电技术以及电网设备,加之对电网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很容易导致在电力输配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能损耗,从而造成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2 电力输配及用电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从上述我国电力输配以及用电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可以将其原因归结为3个方面。

2.1 自然因素的影响

电力输配过程中自然因素会对电力输配的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温差较大,或者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等,非常容易使输配电线路出现老化或者漏电的情况,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2.2 人为管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现阶段参与电力输配管理的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各层级人员规范化管理没有完全到位,很容易造成电力输配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技术设备的影响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起步较晚,经验和技术不足和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开展了特高压电网建设,通过800kV、1000kV输电线路传输电能,压降电能损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任务任重道远。

3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特点

我国现阶段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电子通信技术和电力设备系统相结合。通过对输配电过程的全面监控来实现对供电过程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供电系统效率和供电质量,最终达到电力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电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来弥补传统配电方式的不足与漏洞,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保障配电信息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复并改善。除此之外,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

3.1 灵活、高效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输电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扩充了管理范围,简化了管理工作,使输配电过程更加安全快捷,同时也极大地 提高了输配电工作效率。

3.2 快捷、智能我国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是基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来解决输配电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所造成的电网滞后等问题。通过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输配电过程中的各种故障问题,促进电网的快速发展。

3.3 综合、简约传统的电力输配模式使电力输配工作比较繁琐和密集,建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电力工作的程序。另外,现代电力企业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知识水平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才能满足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保障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的平稳运行。

3.4 安全、科学电力输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在输配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得输配电的过程更加地安全和科学。

4 电力输配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

4.1 及时消除故障,提高输电效能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的建立能够实现对输配电过程的全方位监管,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出警报,使得技术人员能够迅速地锁定故障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故障部位进行修复。计算机在发现故障的同时还会建立故障分析资源库,为今后的输配电工作提供参照。

4.2 优化输配电环节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优化输配电的环节,使得电网线路得到科学的调控,降低电力输配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5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措施

5.1 研发专业技术

我国输配电自动化技术落后是限制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在发展输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要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大对于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为输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5.2培养专门性人才

发展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应该加大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培养的产业式链条。电力企业在聘用员工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电力输配操控经验的专门性人才。人才资源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改变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能保证创新科技的发展,推动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进程。

6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力传输、配电、用电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电力传输和配电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输电和配电,并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成为电力传输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传输和配电和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和分配的效率,提高配电的安全性,减少电能损耗,简化了电力传输和配电管理程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蕾,苗智国.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电源技术应用,2013(8)

[2]李权芳.关于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江西建材,2013(2)

[3]赵亮.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论文作者:汤耀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论文_汤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