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创新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浅谈论文,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中学思想政治课在这一形势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适应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平时教育实践的心得和教学改革的探索,笔者谈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要真正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当前在思想政治课中要真正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切就会水到渠成,而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有了较高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任何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边活动的教学过程,而要改进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着力点则应该放在教师这一因素上。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其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经到来,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等,况且现在的中考政治科试卷呈现出地方特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开放性明确,允许有不同途径解决问题,但同时必须学以致用,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这些方面都要求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创新。
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师如何教好书育好人,关键在于对教育教学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信念。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支配下,才能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培养创新人才。因此,要重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才能辩证地分析和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不足,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疑问游刃有余地解决。面对学生的种种疑惑和迷茫时,才能做学生人生起程上的导航者、领路人,为学生指明人生目标。
再次,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不断地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一片天空,创造自己的一种特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创新人才。此外,还必须有敏锐的时政信息的能力,要能善于将最新的时政热点或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教材知识结合,为课堂所用。要懂得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能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相融,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工作能符合并遵循学生心理特点,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步入一条正确的人生轨道。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要进行教育创新就必须先从思想上下手,转变教育观念,然后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认识的提高后转化成新的观念再来指导新的实践,以达到新的突破。因此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就包括了转变教育观念与具体的实践过程。
1、转变教育观念。任何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须转变观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中学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一起走向知识,走向批判地继承与创新。实施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教育往往变成了教条式的说教,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考试的压力,这就是学生感到负担过重、厌学的主要原因。学生没有学好知识,就会失去了创新的前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代之以新的观念。
首先,观念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根据心理学与教育学的需要,针对学生厌学的政治心理,帮助解决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学生方法与端正学习态度。要教学中不要单纯讲授理论知识,还要教学生思考与追求“真、善、美”,学会思考分析辨别能力,学会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批判创新能力。应该进行风趣幽默、语言生动、教法多样的民主开放的教育。有了这样的观念后,就能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的机会和一个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有教育改革的创新。
其次,观念要符合学科与学生的要求。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知识、能力和觉悟为一体的,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学习政治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政治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现象等问题,要求政治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需要指导训练学生运用理论观点与原理,思考分析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批判创新等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状态、时事形势与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还需要加强实践教育,使学生加深理解与牢固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判别是非等能力。这样的观念使创新教育体现学科的特点,既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让学生能够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科学合理地判断和分析新现象和新问题。
再次,观念要跟得上时代的要求。根据时代与素质教育的需要,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又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知识的更新,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政治教师从事教育与教学活动时,要站在新世纪的高度,用现代化的标尺来衡量我们的教育,要体现时代的精神,能够运用多媒体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以新颖、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吸引学生,创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育学生怎么样做人、劳动求知、创新、健体、审美等。另外,教师要不断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观念上进行革新,多研究多思考,研究如何使看似枯燥的知识活起来,研究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有用,学而有趣,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
2、教育的具体实践。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指新规律的发现、新知识产生以及对技术和知识的运用方面的革新。创新是培育出来的,这是一个过程。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教学过程要做到师生交互、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过程和目的,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启动思维;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
首先要创设情境,组织讨论,激发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营造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是有益于思维的发散和拓展,是创新至关重要的条件。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创设多种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和教师一道去发现问题,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一是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思维。如在讲“意志坚强”的表现之一“富有主见”时,我创设问题情境:“考试中,某位同学不会做,请求你的帮助,你会怎么做?”鼓励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而分析这些做法中,哪些属于意志坚强,哪些是意志薄弱,没有主见?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讲到“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情趣条件时,我设置这幅情景:“某位同学乘坐公交车到青少年宫,车上特别挤,被人不经意踩了一脚,这时,你如何运用幽默缓解当时气氛?”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思维异常活跃,出现让我吃惊的幽默语言“谢谢你提醒我该换皮鞋了”,“没关系,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的鞋想跟你的鞋亲热一下”。二是通过联系切身感受给学生一个现实情境。比如,在讲初一心理品质课的“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时,我没有仅仅停留在例举雷锋、李素丽等人的感人事迹。因为学生觉得他们太遥远了。每次举例都是老生常谈,老歌重唱,容易使学生陷入一种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中,我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同学们进入初中学习将近一个学期了,对班集体也由陌生到熟悉,请大家找一找为班集体作奉献的同学?”课堂气氛很活跃,经过前后左右热烈的讨论之后,一些胆大,机灵的同学举手回答:“劳动委员在为班集体作奉献,他每天要安排值日生,督查卫生。”这位同学思路一打开,很多同学争先恐后踊跃回答收发作业等工作也是为班级作奉献,大家纷纷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我不失时机地要求全班同学与班干部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级,当全班情感达到共鸣时,我再对其进行教育,如鱼得水,水到渠成,集体凝聚力增强了。更让我吃惊的是学习委员的回答:“老师,其实我班每个同学都有在做奉献。”我一愣,故作镇定地问:“那你说说,你看流动红旗在我班连续飘扬三周了,是否和大家的努力分不开?”全班同学的眼睛亮了,嘴巴笑了!三是为了创造一个情境,经常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讲到“爱国情操”时,我让同学模拟表演27届奥运会上孔令辉夺冠后挥舞双拳和球拍,亲吻胸前国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形象逼真地再现了爱国情操,给学生创设一个激情的爱国情境,学生在激动的情绪中和欢乐的笑声中,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共鸣,纷纷表达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国争光。
其次要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培养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做到以知导行,这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书本知识转变为学生的认识,进而能指导自己的心理和品德修养,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分析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做到学以致用,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讲“开拓进取”时,我让学生回去制作一件小发明。通过学生的小制作,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讲到“爱国情操”中对家乡的热爱时,我从材料“上海学生设计南浦大桥”得到启示,提出问题,现在福州正处在东扩南延的发展中,请你以市长的身份,规划50年后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觉得新鲜,兴趣也很高,我就继续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福州,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侧重环境问题,有的侧重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场所,有的侧重交通方面。我对同学发表的见解都进行了肯定。面对现在很多的中学生上网的事设计了辩题:“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让学生进行辩解,使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求异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三、创新教育的启示
创新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我们产生的启发是很多的。要真正上好政治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多方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的启示有:
第一,政治学科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书本知识要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第二,教师的素质要不断地提高,要在学习与教育中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很大,素质全靠培养才能提高,所以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思维、想象和实践。
第四,创新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第五,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得到提高。“纸上谈兵”是取不到效果的,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再从实践中得到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