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究论文_蒲建红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究论文_蒲建红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746052)

摘要:美术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创新教育是指创造、发现处理事物新方法的思维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与能力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实施小学美术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1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广大教育者普遍关心的话题。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这就是在告诫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要有所创新。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创新思维概念的正确认识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它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有其自身特征,创新思维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需要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的同时又不完全依赖它们。《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创新思维一词:“创新思维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在旧的方法和途径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突破惯例,探索以新的方法和途径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鲁克成在他的《创造心理与技法》一书中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重新组织观念,发现或发明一种新的方式去处理某种事物或问题的过程,以便产生新的产品。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和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征,它是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本文认为,创新思维在美术教育中是作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使用艺术语言创作作品、解决美术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独特而灵活的思维形式,它的思考方向灵活多变,结果也是多种多样。创新思维还表现在能够对他人提出的观点或看法要进行积极地思考,而不是欣然的接受或拒绝,要善于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它是由能够直接领悟的直觉思维与建立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分析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形式。同时,创新思维也是由没有固定思维方式的发散思维与沿着一个方向寻求正确答案的聚合思维的统一。

3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3.1多法导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创造活动的诱发点,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欲望才能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其中所用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多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激起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泼墨和吹墨的绘画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维和创作。泼墨绘画教育方法,即是利用泼墨随机产生的图形,通过教师的问题式引导,让学生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图画。吹墨是将墨水沾一些在纸上,采用用嘴吹的方式作画,一般线条采用吸管来吹出,是简单有趣的教学方法,从几点墨水―吹出线条―勾勒图形―细节上的添加,通过这一系列过程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画作生成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2营造宽松氛围,唤起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课堂上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应努力营造激发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有趣的素材,创造大量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美术活动。在教学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3.3突破定势思维,鼓励学生发散

由于受简笔画的影响,不少学生画画习惯用固定的表现方法,比如,画房子时,都是三角形屋顶,正方形房间,窗户则是用田字形表示。画太阳的位置不是在画面左上角就是在右上角。学生的这种思维定势,都是由于只临摹现成的范画,而没有仔细观察事物造成的。教师如果不想办法去打破这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渐渐地会越来越缺乏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表现事物。例如: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叶子》内容时,先展示几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和不同花纹的树叶给学对比观察,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教学活动,找到叶子不仅外形、色彩、花纹不一样,细节也有区别:有的叶子边缘是整齐的、有的叶子边缘是有齿轮的、有的叶子边缘像钢锯一样尖锐……学生自发地去观察叶子边缘的细节,了解叶脉纹理的独特,感受叶子排列的形式美感。接着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大师和学生的作品,懂得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树叶原本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去拼贴有趣的作品,还可以通过画笔用变形、夸张、添加等方式让叶子变得更具有装饰性,这些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突破学生的定势思维,让学生大胆的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叶子的形状、色彩和花纹,进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4在生活实践关注中提升创新思维与能力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的积累源于观察,观察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同的人看问题有不同的角度,大脑中形成的印象也不同,在未经过系统训练前,小学生的发散思维特别发达,学生要自由思考。教师的教学不限于技能教学,而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一种渐进式的创新能力培养。只有通过细致、连续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根本保证。如在《走进大自然》这一节的教学中,教科书中的图片不能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如果仅局限于美术教科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将学生们组织到大自然去观察小花、小草、绿水和青山,小河的碧波等景色。同时,学生们还会看到飞舞的蝴蝶和蜻蜓,学生们在实际场景中再次观察,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想象大自然中的景色,让学生自己画。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束语

美术学科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小学美术中,教师需要勇敢的去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将课堂培养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阵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保护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个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课堂中的所学知识,将发散的思维所带给学生的灵感切实的用到艺术创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潘佳.创新思维教学在小学美术课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苗倩倩.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J].科技视界,2016,10:119-120.

[3]包玉荣.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6,09:70.

论文作者:蒲建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究论文_蒲建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