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经济布局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布局论文,模式论文,论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动中的总量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结构性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经济布局结构的优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的不断临近,对我国经济布局进行必要的理性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比较分析:经济布局理论述评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布局的理论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梯度推移战略”、“反梯度推移战略”、“中心开花战略”、“一、三线协调发展战略”、“东部决战论”、“战略重点西移论”等地区倾斜政策和三沿、四沿、三环战略等观点相继提出。这些理论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重点论”、“结合论”、“中性论”、“综合论”四种类型。
“梯度推移战略”、“反梯度推移战略”、“中心开花论”、“战略重点西移论”、“东部决战论”等,尽管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坚持重点突破,充分利用既成的比较优势,培养经济生长点则是共同的。“重点论”呈现明显的地区局限性。第一,以东部地区作为布局重点的理论,忽视了各地带经济差距日益拉大而隐含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危险性;第二,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理论,错误地把后进赶上或超过先进的特殊事例加以普遍化,忽视了东西部相互转化的内外条件;第三,“中心开花论”过高估计了华中地区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忽略了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第四,仅仅一个重点论,在小国可能很实用,但在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国, 则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第五,“重点论”的实施,会遮蔽政府纵观全局的视角,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结合论”中,比较注意发挥一、三线这两个生产要素密集地带的作用,但倾向于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均衡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对目前中国实际的人力、物力、财力有估计太高的倾向。
无论是主张沿海、沿江、沿边同时开放的“三沿战略”,还是主张沿海、沿江、沿线、沿边同时开放的“四沿战略”,都包括在“中性论”范畴内。“中性论”主张在经济布局过程中,在产业政策上要进行倾斜,而在区域的布局上则奉行“中性”的政策。
在“综合论”的观点中,以“点轴开发理论”最为突出。它主张以一定区域的各级中心城镇为“点”,以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为“轴”,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以及地市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走“以点带面”的发展道路。这一理论的实质是等级开发和渐进开发的统一过程。选择不同的重点开发轴线,将得到不同的经济布局模式。
上述分析可见,在今后的经济布局研究中,必须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考虑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效益,又兼顾各地区的合理发展,以防止地区发展差距的过度扩大。
二、非均衡协调发展:我国经济布局的总方针
我国生产要素的地域分布表现为东西部严重错位,这一反差集中反映在我国经济和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客观事实上。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经济布局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总方针。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为了取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更大的产出经济效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极化效应,应向优势区域倾斜,把非均衡作为布局的基本出发点;2.向优势区域的政策倾斜要适度,把经济差距有效地控制在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之内,既保持整个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又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3.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要通过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实现二者的统一。
历史地看,我国经济布局的总方针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行重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以备战为主,进行三线建设;第二阶段,实行重沿海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两次战略从总体上看,则呈现出战略重点“龙摆尾”的现象,沿海与内地各自孤立突出,带来重复建设,投资浪费大、宏观效益差等问题。因此无论是均衡发展战略,还是非均衡发展战略,都有各自的缺陷。
现实地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异大,又处于区域经济成长的初始阶段,为了产生较大的极化效应,宜采取向东部沿海倾斜的非均衡布局。尽管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但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渡,因此非均衡的发展要适度,注意不平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相互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跨度大,互补性强,非均衡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地区间的经济互补来实现。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经济既要高速增长,又要保持地区间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为了实现这种双重目标,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理论框架的束缚。均衡发展战略,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它虽保持了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却不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非均衡发展战略,虽保持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却难以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为了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看,我国是一个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在不同地区发展同一产业和同一产品的投入与产出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极不相同。因此,从效率角度出发,应把布局重点放在优区域、重点开发区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我国欠发达和落后地区往往是少数民族地区,为政局稳定和民族团结,从公平角度出发,必须保持地区间的协调发展。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可以通过非均衡——效率,协调——公平来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布局应遵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总方针。
三、我国经济布局模式的选择
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总方针,应以城市为中心来构建我国经济布局的系统模式。
1.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分散式带状布局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发达地区所作的一种布局模式选择。发达地区城市和人口高度密集,已不宜集中发展更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应走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并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分散式带状布局道路。这种布局的选择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现实上的可能性。
在理论上,这种布局的科学性体现在:第一,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经济要素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融合,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大幅度提高本区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用率;第二,有利于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区域乘数效益,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第三,有利于控制大城市过度膨胀,从而抑制“城市病”;第四,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在现实上,这种布局具有可能性。以大中城市或港口城市为中心,连接毗邻的一系列大中小城市,形成一个带状的经济区域,已成为世界经济布局的潮流。在国内,经济布局的发展也为走带状分散布局道路提供了可能性。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沿铁路线从南京到上海,经杭州到宁波,已基本形成一个“Z”型区域;在京津唐地区,从北京到天津, 经唐山到秦皇岛,已形成“V”型经济带;等等。 这些地区的布局现状,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的分散式带状布局构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从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工业化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布局总方针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发展来看,下个世纪,将形成以若干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六大经济发达地区和工业化城市化地区:西起宜宾、东到上海,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包括数十座大中小城市,长达数千公里的长江中下游经济区;北起哈尔滨、南到大连,以哈大铁路线为主轴,以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为中心,包括沿线数十座大中小城市在内的东北经济区;西起宝鸡,东到连云港,以陇海铁路干线为主轴,以西安、郑州为中心的陇海铁路东部经济区;北起北京、南到广州,以京广铁路为主轴,以北京、武汉、石家庄、长沙等大城市为中心的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区;北起北京、南到九龙,以北京、保定、济南、合肥为中心,以京九铁路干线为主轴,包括数十座大中小型城市在内的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区;北起北京、南到上海,以京沪铁路干线为主轴,以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为中心,包括京沪铁路沿线数十座大中小城市在内的京沪铁路沿线经济区。六大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产业最集中、工业化水平最高的经济发达区,将长期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2.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网状结构布局
这主要是针对次发达地区(如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汉水流域等地区)而作出的模式选择。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公路、铁路、航运网络基本形成,且分布较为合理。因此,只有采取既相对集中又相对分散的网状结构布局,才能使经济要素配置更加合理,经济才能得到高速发展。
尽管这些地区经济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还很不完整,规模结构不合理,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辐射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应选择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文化基础较好的城市,建立起区域中心。此外,还应适当选点,结合较大工业项目的布点,再发展几座大城市和数座中等城市以及数量更多的小城镇,形成比较完整、分布合理的布局系统。
3.以中等城市为中心的集中化布局模式
这主要是针对不发达地区而言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差,人口稀少,交通不发达,城市稀疏,而且规模较小,辐射力弱。既没有条件实现体系完整、分布合理的网状结构,更谈不上走分散式的带状道路,只有集中一途才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上述分析,主要是根据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所作的层次分析。在我国,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同级经济中心之间往往存在断裂点或断裂带。如果是断裂点,则在断裂点位置建立一个次级中心;如果是断裂带,则应在断裂带建立一个相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由若干等级不同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城镇构建而成的多层次的立体化布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