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中技术创新的应用论文_王祥

水利工程管理中技术创新的应用论文_王祥

王祥

身份证号:6403811987****2730

摘要:加强技术创新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中要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科技支撑与技术成果转化,将技术创新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利用,从而切实推动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应用

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水利工程建设一般耗时较长、投入资金巨大、技术要求极高,因此对工程的管理工作也相对复杂。施工前,需明确各方的权利及职责,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解决好施工前的一切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只有管理工作提前做好,才能保证项目的推进,工程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所保障。

1.2工程质量的保证

水利工程建设对国家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质量要求必然较高。所以工程收尾时的竣工验收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验收和资料信息管理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工程资料来了解施工环节的每个细节,核对账目,了解施工技术及进度,以此作为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的依据。工程验收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通过验收才可进行竣工结算。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的保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行业安全意识低

水利工程需要施工的场地复杂多样,难以从客观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的多发也让许多技术人才在选择从事这项工作时望而却步。其次,水利工程属于新兴行业,许多企业并不重视,也没有看到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看不到利益,就希望降低成本,在工程中用一些劣质材料,这极大程度上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提高行业的安全意识,重视水利工程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2.2制度不健全及监管力度不够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不健全也是监管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该行业没有成型的管理体系、安全规范,让监管的部门没有奖惩的依据,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惩罚处理也是“师出无名”。制度的不健全、监管力度的低下,使得水利工程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行业进驻较为简单,导致水利工程企业能力参差不齐,这也很大程度上滞缓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

2.3技术管理水平低

技术管理发展缓慢是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最主要问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就难在要求技术人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需要有很广的知识涉猎。技术管理发展缓慢也与从事该行业的技术人才少有关,人才少原因之一是行业技术难度大,其二就是施工环境复杂,安全保障性能低,属于高危行业。并且施工后的检测检查也比较困难,因为环境的限制,施工后的监察难以实现。

2.4技术管理不受重视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缓慢,又属于新兴行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并不受重视。技术的发展是需要资金的支持的,如果有资金支持高端人才便会纷至沓来,也能有更好的方式来保障安全。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个资金耗费量很大的工程,启动时为了给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环境的处理就将耗费巨大的资金,更不用说水利工程项目完成后的维修和养护,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将无法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技术创新

3.1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工作环境

从宏观上看,水利工程管理事关国计民生,应当形成支持水利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政府应当积极组织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对于技术创新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科研经费的支持。从微观上看,水利管理单位的内部要形成一定的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激发个人的潜能,鼓励大家在干中学,积极进行各项技术以及非技术的创新,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优先提拔能够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同时,应当积极鼓励跨区域的技术交流,将水利工程管理的经验在各级水利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分享,使得水利管理技术创新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例如:举办小型水库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分享会,让大家能够在一起交流管理经验,共享水利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3.2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支撑

应当进一步健全水利科技管理体系,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水利科技管理评价体系,为各层级水利管理部门加强技术学习提供一定的渠道与方法。强化科技管理成果转化工作,为实现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需要强化科技支撑,一条河流贯穿不同的行政区域,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时候更加要注重系统性管理。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经由分布在广东省境内6个市县的八大口门流入南海,在防洪、灌溉、排涝等方面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通过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加强各项技术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实效。

3.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有相当一部分的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创新是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在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质量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够高。提前预警、辅助决策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应用各项新进的信息化技术,配备微波、短波通讯设备,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遥控系统、自动化系统。例如:通过GIS系统收集水利信息,实施动态管理,提前研判,做好充足的准备。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时掌握上下游的水利数据,依据数据确定排洪量的大小,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水利工程的自我监测,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报警,采用新材料进行工程维护,延长水利设施的使用年限。

3.4提升对RTK技术的利用

RTK技术全称为Real-timekinematic,是一种新型的实时动态卫星定位测量方法。RTK技术是继GPS技术之后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技术,在工程放样、地形测图,控制测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RTK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时间成本。应用RTK技术可以实时掌握当前流域的水量,同时可以更加有效进行水利工程管理决策,确定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

3.5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官方部门要有成型和完备的安全管理规则出台,让水利工程行业有规则可循。制度的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企业钻空子。监管部门首先需要对从事水利工程工作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防止那些能力技术不达标的企业进入行业浑水摸鱼。监管部门还需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监督,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成保驾护航。同时水利工程后期的维修和养护监督也不能放松,严格监控水利工程项目后期的运作。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与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息息相关,大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小到河流清淤、小型水库建设,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利用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通过科学有序管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126-127.

[2]卓严鹏.水库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269-270.

[3]李翔.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8-9.

[4]周宏娇,刘颖.关于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110-111.

[5]李磊.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18(24):225.

论文作者:王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管理中技术创新的应用论文_王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